呆若木鸡-呆若木鸡是指什么生肖
1.呆若木鸡和呆头呆脑的区别
2.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
3.是“呆若木鸡”,还是“大智若愚”
4.呆若木鸡的意思_呆若木鸡造句
5.呆若木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呆若木鸡和呆头呆脑的区别
区别如下:
1、“呆若木鸡”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惊吓、震惊等情况下出现的反应,“呆头呆脑”则更多地强调某人平时的表现状态,形容一个人的行事做事比较慢、迟钝。
2、“呆若木鸡”暗示着这个人慌乱、紧张或者是非常惊异、害怕等。“呆头呆脑”形容人的个性或性格,而非短暂的突发情况。
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
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译文:纪渻子为齐王养斗鸡。十天后(齐王)问道:“鸡(训练)完了吗?”(纪渻子答)道:“没有,(它)还没本事却骄傲而自负。”十天后(齐王)又问。(纪渻子答)道:“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
十天后(齐王)又问。(纪渻子答)道:“还不行,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十天后(齐王)又问。(纪渻子答)道:“差不多了。即使有鸡叫,(它)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看上去就像一只木鸡,它的德性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成语寓意:
呆若木鸡这则寓言故事中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主要是用来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也正是庄子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呆若木鸡,原是把精神全部收敛,后来演化为因恐惧或惊吓而发愣,成为贬义词。
是“呆若木鸡”,还是“大智若愚”
是“呆若木鸡”,还是“大智若愚”
现代汉语中对“呆若木鸡”的解释是: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例如“那个男孩呆若木鸡地站着,吓得连气都不敢喘。”
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而是一个褒义词。“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文是:
纪渻子为国君驯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纪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十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雄心壮志飞扬跋扈固然是一种英雄豪情,然而,真正的勇者,是经历多年的磨炼而修成的“呆气”。 因此,这里所说的“呆”,是去除了浮躁与妄动的深厚定力,目光凝聚,身体与心理都内蕴了真纯的力量与气魄,在面对困境之时也能出奇冷静沉着。“呆”立不动,却可以让对手不战自败,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一种超强的震慑力,更是久炼成钢的心灵的力量。当然“木鸡”也不是“空城计”,而是真正积蓄了可以激战的力量。只有凝聚力量而又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最能立于不败之地。可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吧。
现实中有一些人,是真正的老实人,他处变不惊,任何事情都能冷静处之。甚至别人欺骗他、耍弄他,也毫不知觉,仍然笑脸相迎、心安理得。其实,这样的人比那些聪明人活得要更好,更舒坦。聪明人戳穿了别人的谎言,自己生气,对健康不利;吵架就更不值得了。不如“呆”一些,一笑了之,对人对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进一步说,明明看穿了别人的忽悠,却仍当做浑然不觉,故做糊涂不加理会,自得其乐,也许这就是“呆若木鸡”的最高境界吧。
生活当中真正要做到“呆”,并不那么容易,不是简单地养精蓄锐藏而不露,——有没有表面“呆”而内里强悍的底气,能不能“呆”到表里如一善始善终,敢不敢“呆”到不顾忌别人笑你呆骂你傻?所以想要自我锤炼达到“木鸡”境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成语词典里,对“呆若木鸡”的解释仍然是: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说明这个成语误用已经趋向于“合法化”。
呆若木鸡的意思_呆若木鸡造句
呆若木鸡[dāi ru m jī]
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自:《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呆头呆脑、目瞪口呆
反义词:活泼可爱、神色自若
呆若木鸡造句:
1、都好半天了,他仍然呆若木鸡地瞪着天花板看。
2、我们班有一个人整天嬉皮笑脸的。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呆若木鸡了,等到老师发考试卷时,他更是垂头丧气!
3、听到这个坏消息,全班同学都呆若木鸡,心里暗暗为灾民们祈福。
4、小明失手打翻热水盆,吓得呆若木鸡。
5、小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老师问他问题,他总是呆若木鸡。
6、小明上课丝毫不听,时不时呆若木鸡,连老师也无可奈何。
7、小红的爸爸不幸在抢险救灾中牺牲了,小红听到这个消息后突然呆若木鸡。
怙恶不悛的意思_怙恶不悛造句怙恶不悛[h b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不改悔、罪大恶极
反义词: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怙恶不悛造句:
1、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吗?
2、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3、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4、这些飙车族如果怙恶不悛,继续胡闹,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5、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6、对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不能心慈手软。
7、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8、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首要分子。
10、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11、就算她不会悔罪,而且怙恶不悛,去命她来,因主的扇执正在主的手中。
12、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调虎离山的意思_调虎离山造句调虎离山[dio hǔ l shān]
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近义词: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调虎离山造句:
1、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
2、那太好了! 鸭妈妈就安心地牵着鸡毛的小手回家去了。其实她哪知道是中了鸡毛鸭的调虎离山计了呢。
3、只举一个具体例子,许多地面筑巢的鸟类,当捕食动物,如狐狸等接近时,会上演一出调虎离山计。
4、是调虎离山,回去保护钻石!
5、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直捣巢穴。
6、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7、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
8、为了不让他碍事,大伙决定用调虎离山计把他支开,好让计画顺利进行。
9、等他追赶一段路段,才警觉这是贼人的调虎离山,急奔返家,桌上宝物果然已失。
10、二次大战中,因为盟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能顺利地在诺曼第登陆成功。
11、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12、不料,米帅这次跟《越狱》中一样,调虎离山,从另一边的电梯口出现了。
13、它试图想通过一个表面上次要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叫它敲边鼓,或者调虎离山之计。
不速之客的意思_不速之客造句不速之客[b s zhī k]
解释: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出自:《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没有邀请的人
反义词:特约嘉宾
不速之客造句:
1、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是水到渠成,而对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未期先至的不速之客。
2、在小区围墙上方采用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进行防范,若有不速之客非法入侵,将及时报警,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
3、味莼园以几及百亩之地,广栽竹木,大开池沼,远在郊之外,断绝尘嚣之声,宜乎人人不惮车马之劳,夜夜来为不速之客。
4、他便弓腰打听哪里还有空着的座位,但已经获得座位的众神并没有人想要理睬这位不速之客。
5、这些不速之客在列车上除了不遵守乘客守则喜欢调皮捣蛋外基本是无害的。
6、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
7、除非带来意外惊喜,不速之客,都可能成立无故侵入住宅罪。
8、他没有丝毫的惧怕和胆怯,这反倒使所有的恶魔都停了下来,惊异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9、没有人愿意冒险将局域网上的数据暴露于不速之客和恶意入侵之前。
10、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总是觉得自己像是个不速之客,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感觉自己好不被接受。
11、我本来打算今天把工作做完,没想到来了二位不速之客,我的计划就泡汤了。
12、可这位不速之客没那么好说话,依然在教室里旁若无人,翩翩飞舞。
13、毫无疑问,最初的几座哥特式建筑物。在它们的罗马风式样的同类的建筑中间必定好象是一些不速之客。
14、孙宰是全家动员,招待这位落难的不速之客,使杜甫一家老小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5、随意拼凑的不仅罕见,而且因彼此的不够熟悉,难免有别扭之感,一般的不速之客只有叨陪末座的份了。
16、这样出乎意外的不速之客,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17、这些作品象不速之客,以无比的生命力猛烈地敲击着美学的窗扉,要求我们作出理论的解答。
18、谁知,途中遇到不速之客富商子弟孙富,他见十娘生得国色天香,美艳无比,顿生歹意。
19、我家来了个不速之客,仔细一看,是只老鼠。
20、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
21、受到不速之客惊扰的老鹰呼啸飞腾,一直巡弋在我们营地的上空。
22、春天里的一天早晨,我家阳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燕子。
23、这个实验室中还有会放箭的暗器和会喷火攻击不速之客的龙。
24、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从公司范围内发送邮件,或下载盗版内容,这会产生一些问题。
25、正在此时,圆号在220小节扮演了不速之客,曼弗雷德主题在中强的力度闯入,使眼前的美景一下黯然无光,曼弗雷德渐渐地从别人的快乐中清醒过来。
呆若木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呆若木鸡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dāi ruò mù jī]?
呆若木鸡
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词性:贬义词、褒义词
解释: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古反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今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今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正音:呆,不能读作“呆板”的“dài”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