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倒猢狲散是什么意思?

2.“树倒猢狲散”比喻精妙,讽刺辛辣,这个词语出自何处?

3.树倒猢狲散是谁说的

4.树倒猢狲散是何意?出自于哪?

树倒猢狲散是什么意思?

树倒猢狲散的树指的是谁-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

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投靠依附他的人也就一哄而散(含贬义)。

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译文:宋代的曹咏依附秦桧,官做到了侍郎,一时名声显赫......曹咏威胁厉德新,可是厉德新不肯屈服。后来秦桧了,厉德新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曹咏。曹咏打开一看,乃是一篇赋,题目叫“树倒猢狲散”。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墙倒众人推 [ 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

释义: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着三不着雨’,有了事就都赖他。”

示例:正直的人是不会干那种墙倒众人推的事的。

“树倒猢狲散”比喻精妙,讽刺辛辣,这个词语出自何处?

树倒猢狲散,树一倒,猴子们就散了。解释当树倒下时,树上的猴子会散开。这是一个比喻,当一个有权势的人崩溃时,依赖他的人就会和他分手。词性是贬义的。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说“得道鸡犬升天”或“靠大树乘凉好”。这意味着一个人富有或权威,而其他相关的人得到利益或好处。相反的词是“树倒猴子散”。字面意思是树倒下后,树上所有的猴子都跑掉了。

典出宋代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新卒不屈。及秦桧,德新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宋朝有个叫曹咏的人,并无真才实学,但却很会拍马屁。他依靠大奸臣秦桧的帮助,很快坐到了侍郎的位置,显赫一时。他的大舅子厉德新知他不学无术,依附秦桧才得任高官,所以断定他没有好下场。

曹咏很是气恼,一心想找个机会收拾他,但厉德新洁身自好,没有任何把柄落在他手里。 秦桧后,那些依附他的大臣相继倒台,曹咏也被贬到新州。厉德新听说后,就写了封信给他。打开一看,是一篇题目叫《树倒猢狲散》的赋。文中把秦桧比喻为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成树上的猴子。揭露了曹咏这种人依附秦桧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丑恶行径。

文章说现在大树倒了,猴子散了,国家和人民真是可嘉!曹勇看不出他说了什么。后来,人们用“树倒猴子散”来形容权势人物倒下后,依附于他的人纷纷分手。这个词也常与“墙倒,人人推”连用,如“树倒猢狲散,世态炎凉;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树倒猢狲散的下半句,其实就是“墙倒众人推”,如果说上半句是人之常情,那这下句话就有点不厚道了,一个人生活如意,人们都来巴结他,可等到他出了一点状况,那些曾经巴结他的人都恨不得上前讽刺一般,趁火打劫,趁人之危,这样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无法认同。

树倒猢狲散是谁说的

树倒猢狲散是谁说的如下:

树倒猢狲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宋代庞元英的《谈薮·七廓转摘奴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们的人就跟着散伙了。它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拥护者在其失势时纷纷离去,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权势的瓦解导致跟随者四散。

关于这个成语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南宋时期,奸臣秦桧当权,许多官员都攀附他,希望通过他的提携获得升迁。然而,当秦桧去世后,他的党羽失去了靠山,纷纷散去,再也没有人能够依附他了。

另一种说法是,这个成语是从“树倒猢狲散,运开鹰犬废”演变而来的,原意是指猎鹰和猎狗在失去了主人之后就会失去作用。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有权势的人一旦失去权势,依附他们的人就会失去依靠。

树倒猢狲散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广泛。它可以用于政治、商业、文化等多个领域。例如,当一个政治家失去选民的支持或者失去权力时,他的追随者就会散去;当一个公司破产或者***离职时,员工们也会纷纷离开。

这个成语还可以用于形容某种组织的瓦解或者某个时代的结束,例如“随着清朝的覆灭,原本依附于它的官员们也树倒猢狲散了”。

除了作为成语使用,“树倒猢狲散”还可以用于文学和艺术创作。例如,在小说中,当主角失去靠山或者遭遇重大变故时,他的追随者或者亲信就会散去,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的炎凉。在**中,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用于描绘某个组织的崩溃或者一群人的瓦解。

总之,“树倒猢狲散”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形象地描述了有权势的人失去权势后依附者失去依靠的情景。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持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不要因为攀附权贵而失去了自我。

树倒猢狲散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依附他的人也随即垮台,就像大树倒了,树上的猢狲无处存身只得离散一样。

出处宋·庞元英《谈数》。

南宋奸相秦桧,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他主张投降,出卖国家利益,害民族英雄岳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唾骂。

秦桧在任职期间,大权在握,陷害忠良,扶植亲信。当时有个名叫曹咏的人,与秦桧沾亲带故,这人又善于投机钻营。秦桧任宰相之后,曹咏就攀龙附凤,阿谀奉迎,秦桧便提携他做了侍郎的官,曹咏飞黄腾达,好不神气。

曹咏的大舅子叫厉德新,在乡里当小小的“里正”,周围人都劝他走走亲戚,不要放过眼前的荣华富贵。厉德新却不屑一顾,他早就痛恨秦桧卖国求荣,对曹咏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从心底里看不起。

曹咏对厉德新又气又恼,暗中指使地方官吏威胁厉德新,厉德新始终没有屈服。曹咏怀恨在心,却也拿他无法。

秦桧后,全国上下无不拍手称快。秦桧以前犯的罪行被揭露无遗,依附他的人全都垮了台,曹咏被贬新州。

厉德新听说曹咏被贬职,心中高兴,想讽刺讽刺曹咏。他想到以前听说过的故事:据说秦桧还未发迹时,曾当过私塾先生,成天与那些顽皮的孩子打交道,生活很清苦,有一次发牢骚说:“将来我有了钱,一定不做猢狲王。”他把学生比作猢狲,把自己比作猢狲王。厉德新灵机一动,以《树倒猢狲散》为题目,写了一篇赋,派人送给曹咏,曹咏打开一看,原来是讥讽他的:赋中把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之流比作依附大树作威作福的猴子,大树一倒,猴子们就散伙了(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