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直书的史官-秉笔直书解释
1.史官记载的史实真的就是真的吗
2.诚实的史官董狐 故事概括一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200个字以上
3.古代记录历史的官员称什么?
史官记载的史实真的就是真的吗
应该说史官记载的历史大多数是真实的,但史官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都是秉笔直书的史官。
直笔写史是中国历史纪录的好传统,可是秉笔直书的史官毕竟是少数,特别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打破传统惯例查看对于自己的历史资料,于是直笔写史的传统便被逐渐抛弃了。
起居注史官的职责是“君举必书”,但慢慢的“君举必书”也就有了附加条件。
君主鲜明,当然要大书特书,可君王没做好事甚至做了错事,也要“假人之美”以予君王,因为没有君王希望“秽迹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
于是“曲笔“便大行其道,历史记录的真实性也备受质疑。
诚实的史官董狐 故事概括一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200个字以上
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位在历史上有名的昏君,称晋灵公。他在位时,不但搜刮民财,乱收赋税,还时常站在城楼上,用弹弓射街上来往的行人取乐。有一次,厨师为他炖熊掌没炖熟,他竟然一怒之下把厨师给杀了。
晋国的一位大臣赵盾,看到晋灵公这样残忍昏庸,眼看着晋国就在毁在他的手里,就几次劝说他。晋灵公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在心里算计着一定要杀掉赵盾,除掉这个让他不高兴的人。
一天,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吃饭的时候,早已经埋伏好的十几个士兵突然冲上来把赵盾包围起来,要他。幸亏赵盾武艺高强,才逃了出来。
后来,赵盾的一个亲戚找了个机会杀了晋灵公,为赵盾报了仇。并且立了新的国君,重新把在国外避难的赵盾接回来,官复原职。
那时候,君主再昏庸也是不能杀的,臣下杀君主是不忠不义的表现。无论如何谁也不想承担杀君的罪名,于是赵盾就想看一看,史官是如何记录这件事的。
一天下午,赵盾来到当时负责编写晋国国史的太史官董狐的办公室里。赵盾拿起记录历史的竹简一样摔,很生气地对董狐说:“晋灵公的时候我都不在朝中,怎么能说是我杀的呢?你这样乱写,诬蔑朝廷命官,是要杀头的。”
董狐不慌不忙地说:“你那时虽不在国都,可是你现在身为国家大臣,回来后从未追究过杀国君的人的责任,说你不是这件事的主谋,谁也不会相信。”
赵盾一听,觉得也是这么回事,但他还是说:“还是修改一下吧,改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董狐严肃的说:“作为一个史官,最重要的就是诚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来不得半天虚假,否则就是对后代人的欺骗。我的职责就是记录真实的历史,让我为了个人私利改写史书,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丢脑袋对于我而言是件小事,丢掉了作为一个史官应有的节操可大事了。”
赵盾听了董狐的一番话,被他这种诚实的品德打动了,没再说什么就走了,并且以后也不曾为难董狐。
董狐这种不畏强权,书写真实历史的职业精神一直被后代史官当做楷模。就连圣人孔子也称赞过他的诚实。
古代记录历史的官员称什么?
称为史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
“史官”在上古时候,是地位很重要的一种官,他掌管天人之间的许许多多的事,像天时、历法、预言等等,做史官的,都脱不了分。
可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之后,中国史官记载的历史就很明显出现了篡改,从夏朝到唐朝近三千年的皇帝不能看史官的记载被打破了。
因为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兄弟逼迫父亲禅位才当上皇帝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李世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功劳最大,封赏最少,还被兄弟迫害,最后不得已才起来反抗的,正因为把自己说得清清白白,才说明心里有鬼,害怕被后人唾骂。
李世民威胁史官,史官没办法,开始篡改历史。自此,中国的历史真实性大打折扣,后来的皇帝也纷纷效仿,只要是不利的全部改掉。帝王把史官记录历史事件当成了歌功颂德的工具,就没有了正史的客观性和广泛性!
扩展资料
史上著名史官:司马迁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百度百科-史官
百度百科-司马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