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兴象?

2.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四字成语大全

3.《二十四诗品》和《诗品序》有什么区别?

4.目加一个木字旁是什么字?

5.存目的引证解释存目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什么是兴象?

目击而道存矣什么意思-目击道存属于什么思想

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

唐人诗作中的“兴象”浅析

摘要:唐诗的特质,包括其风骨、兴寄、声律、辞章、兴象、情韵等等。一般而言,凡具有唐诗特质的诗,皆可称为“唐诗”,唐诗的艺术品格,主要体现在“重风骨,讲兴寄,注重声律与辞章,追求兴象与情韵等方面。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美学境界,是唐诗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唐诗 作品 风格 兴象

唐诗的定义,一般而言,凡具有唐诗特质的诗,皆可称为“唐诗”,既把唐代诗人写的诗称作唐诗,同时也把唐代以后的人所写的具有唐诗特质的诗歌也称为唐诗。唐诗的特质,主要体现在“重风骨,讲兴寄,注重声律与辞章,追求兴象与情韵等方面。

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美学境界,是唐诗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兴象的“兴”是从比兴中的“兴”发展衍化而来的,但又与“比兴”的“兴”不同,它具有另外层含意,指的是一种含蓄、委婉的诗歌风味。“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南宋钟嵘《诗品序》)。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该诗首二句以蝉声引出客思。三、四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把物我联系在一起;五六句纯用比体,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七、八句仍用比体,写蝉的心志高洁,实则比喻自己的志洁行廉。全诗由物到人,由人及物,构成物我一体的境界。

“兴象”的象指的是物象,包括景物、事物的形象或人生图画,总的说就是指诗歌中描绘出的形象。“象“是诗歌作品的外在形象,“兴”是形象所蕴含的深一层的意思和情感,二者相结合,就构成了唐代诗人的“兴象”观,成为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兴象说”的提出,表明了唐人对艺术形象的把握已经由注重外形的感知深入到对内心精神的探求。

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借“绝”、“灭”、“孤”、“独”、“寒”等象,写出了自己清高孤傲,廉洁如雪的个性品格。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绝妙的寒江雪景图,勾画了在风雪中独自垂钓的渔翁形象,更深一层地表达诗人在谪居永州时,遭到打击后傲岸而孤寂的情绪,“渔翁”这一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个性、品格的写照。

又如: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前两句描绘柳树嫩叶翠绝的色泽和柳条轻柔阿娜的风姿,后两句由春风杨柳展开联想,通过新颖工巧的比喻,既渲染了春风化雨育万物,裁剪春色的作用,也暗示了嫩柳细叶的精妙绝伦,通过咏柳歌咏春风,赞美春天,宣扬生活,歌颂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前三句是“象”,末句用的则是“兴”。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形象地描绘出秀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田家生活,纯真的主客情谊,以及诗人陶醉田园的恬然自适之情。

又如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全诗的“象”不是鲜明,但其追求的象外之意却给人一种美感。其间的暗喻唐王朝就如“夕阳”,逐步衰落,表现出诗人对唐王朝行将没落的婉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成为流传至今的描述伤感情愫的名句。

譬如高适的边塞诗表现了征人思乡、居妇念远之情,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姜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荡子从军事征战,峨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塞下曲》)、“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

高适的诗描绘了边塞的民俗风情,兴象之势尤为明显。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部落曲》:“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氏着锦裘。周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表现了边地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和强悍勇武的精神。其平实沉著,为典型的现实笔墨;高适总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像平面镜一样去观照,而不像三梭镜那样去折射。如思乡之作,高适则“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左云霖在《试论高适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文中说:“高适的诗歌,主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观高适的诗作,完全可以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高适总是按客观事物固有的风貌、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地反映它。简括地说,就是:实写,写实,兴象笔触盛。以政治家、军事家的胆识气魄,深刻地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陈述自己对战争的见解,带着一种明显的政论色彩。他既反对妥协和亲的政策,也反对辗转久战的策略,即“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前者造成“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这种边患频繁的局面;后者造成“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这一劳民伤财的后果;他主张“总戎扫大漠,战擒单于”。集中全力,一战成功,永绝边患;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庶物随交泰 ,苍生解倒悬。卤郊增气象,万里绝烽烟”(《信安王幕府诗》),是“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瞧阳酬别畅大判官》)用战争消灭战争,用战争争取和平;他反对穷兵黩武,滥用武力;“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关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蓟门·其二》)他揭露主帅主人,策略失当,致使败亡惨重:“亦谓扫 枪,旋惊陷蜂 (《赠别王十七管记》)、”五将深入,前军止半回”(《自蓟北归》);他指责边将隐其败状,妄奏军功而受勋封赏:“归旌告东捷,斗骑传西败。遥飞绝漠书,已筑长安第。”(《赠别五十七管记》)他忧虑边将偷惰欺蔽而边守废驰,胡虏凶顽:“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蓟中作》)他颂扬武功,但也反对滥杀:“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在庆贺胜利的同时,他又注视着新患,他怒斥奸邪弄权,策勋不公:“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将军既坎禀,使者亦辛酸。”(《东平留曾狄司马》)这才是高适边塞诗审美情趣的主要方面,创作个性的集中体现。

一些写景佳句,如“湍上急流声如箭,城头残月势如弓”等等,他的边塞诗中竟没有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其中所涉景物,也不过是作为情理的点染罢了。他的审美情趣、创作指向在于社会美,在于政治、军事、民情等事关大局的一面。《旧唐书》本传胃高适“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赡文雅之才,长策远图,可云大体,谠言义色,实谓忠臣。”“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高适”也自谓“明时好画策,动欲于王公”(《东平路作三首》其二),“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故形诸歌咏,自然就国魂军心,处士横议了。

高适边塞诗皆平易自然,整炼浏亮,劲健有力。

王维后期的诗,更多地追求“兴象”,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材,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写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钱锺书《管锥编》)写出了空旷、宁静、清幽的境界。“响”古代指回声,作者借此“象”表达了对“佛家境界”空寂、空灵的切身体验,同时也表达他对高洁人格的孜孜追求。

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全诗“象”很明显,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场景;后两句写友人间临别劝酒,依依惜别的深情,前路 重的祝愿,尽在其中,但其中的“象”也很特别,不是写黯然销魂,愁畅满怀的离别,从“青青”、“新”等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轻快而充满希望的情调,表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然,唐诗的“兴象”特质经过后来的不断发展,逐步分流,一种发展成为“意境说”,一种成为“韵味说”。形成了唐诗独特的艺术特质和审美风格。

-- [转贴]林继中教授:兴象发挥

文无心停留在对某一古人提出的某一概念原意的追究,而有意让它回到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中去,充实其内涵,庶几于新诗论之建构有一瓦一石之助焉。

先民很注意言、意、象之间的关系。“周易·系辞》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故谓之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又发挥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古人己很明了象是言、意之间的桥梁。哲学之象与文学之象于是乎同源。不但此也,众所周知,后代玄学与禅宗的方法论又不断地影响着中国文艺的发展,二象于是又似乎同流。

因此,古人言二象之同者多,之异者少。神韵说之流弊与兴象说之可取处,便在对“象”字的理解上。

拈出“兴象”二字以评诗,首见于唐人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检全集,可得三处:

《叙》日: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辩官商徽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

评陶翰曰:

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令陶生实谓兼之: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评孟浩然曰:

浩然诗,文彩丰(加草头)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

“兴象”与“轻艳”对立,与“风骨”并举,又可与“故实”兼容。殷氏虽未口答“这是什么”,却告诉我们“这不是什么”。

与轻艳对立,则兴象应是指不轻艳的一种文风;与风骨并举,则该是刚健之外的一种风格的内在质素。做为实例的是孟浩然诗:“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殷氏称之为“无论兴象,兼复故实”,只要排除用谢灵运的“故实”,剩下的“对景即兴”便有“兴象”。

据此,大致可圈出“兴象”的范围:指一种刚健之外而又不流于轻艳文风的诗歌内在的质素,其形成与对景即兴有关。

我总以为,古人未必如今人将内容与形式分得径渭般分明。言气骨,不但指精练有力的语言风格的外部特征,且指其由里到表的感人力量,既是内容的,也是形式的,而且更是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本身。同样,言兴象,不但指兴与象的静态构成(鲜明生动之形象蕴含兴味神韵),而且是指由诗人兴发而物我遇合,达到情景交融效果的动态过程本身。所以殷氏评王维云:

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境是常境,但意须新而理须惬,使之成为“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艺术胜境。评张谓更说得明白:

谓代北州老翁答,及湖中对酒,行在物情之外,但众人未曾说耳,亦何必历退远探古迹,然后始为冥搜?

试读张谓《湖中对酒作》: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余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莱芙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翁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孤负东园花。

这种“对景即兴”的创作方法是显而易见的,与评孟浩然时所标举“无论兴象,兼复故实”的“众山遥对酒”句的情趣也是一致的。境只须常境,故殷氏更多地强调诗人的兴须新奇。评岑参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评贺兰进明:“又《行路难》五首,并多新兴”;评王季友:“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但殷氏更注重的是“远”,评储光羲云:“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评刘沓(此字无法排版)虚云:“沓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情趣高远,然后得遇相惬之景物,“忽有所得”,这才是有兴象的佳作。所以开卷评常建便云:

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幽情发为远兴,中间经过思苦语奇的构思与创作,终于忽有所得,佳句辄来。这样的艺术意象,往往能体现旨远兴僻的初心。殷氏用“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的形象语言来表达兴象获得过程,用心良苦。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旨远有味的艺术效果是来自情幽兴远的内在情趣。

让我们再从殷氏的批评回到所举实例。殷氏所好,大致两类:一是风骨凛然、直抒胸臆语,如“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辽水上,走马渔阳归”、“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之类;一是情幽旨远的景句,如: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王维)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王维)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刘沓虚)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岑参)

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设。(薛据)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綦母潜)

小门入松柏,天路涵虚空。(储光羲)

景象大都是较平实的常景,但蕴含着逸致幽情,颇有意味。这些都应看作殷氏兴象说的具体化。

现在,我们可以对殷氏兴象进行比较明确的勾画:兴象是诗人幽远情趣与实景的遇合,是“对景即兴”的创作过程及其富有意味的艺术效果。

我们感兴趣的是该概念的可容量与活力。在殷氏留下的这么个大空白圈于中,后人又是如何进行着兴与象的种种组合?兴,比兴?寄兴?感兴?象,形象?意象?境象?兴与象之间是“兴”主“象”宾,抑“象”主“兴”宾?或“兴”、“象”互为宾主?兴在象中?兴在象外?象外有象?司空图、严羽、胡应麟、王士帧、方东树乃至今人,无不按自家的思路组合春这块魔方。

是的,兴象说的活力,首先就来自兴与象的并列,两端确定,之间关系则不确定,从而留下很大的空间,有很大的容量。于是乎兴象超越了殷璠的原意,获得长生。

陈子昂的兴寄说,振起一代雄风,影响可谓大矣!但兴寄易流于比附。《文心雕龙·比兴》有云:“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刘勰是反对附理的,所以又说:“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子昂倡兴寄,本为倡兴体而斥齐梁用比之风,奈何兴寄之“寄”字倾向太甚,往往使人忽略了形象的独立性,仅仅当作义理之宅,乃误人“附理”之区。殷氏拈出“兴象”二字,既保留了“兴”,又独立了“象”,使兴与象不做寄居蟹式组合,可免附理之弊,实得子昂之初心。且如前所论,殷氏兴象说不但指创作效果,且包容着创作方法,点出旨远有味之艺术效果来自情幽兴远之内在情趣,“兴象”有物我遇合义,因此《文心雕龙·比兴》所云“诗人比兴,触物圆览”、《诗品序》所云“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二家独到之说亦俱可在兴象说中圆融通贯。

我于“触物圆览”,犹有说焉。

请注意这样一个基本思想:中国古人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主张“人心通天”的。文艺也尽力表现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盛唐田园山水诗尤其如此——上引殷氏《河岳英灵集》所标举之佳句亦足以证明。兴象说颇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平等,既不是由人向物的“移情”,也不是物成为人意念化的“象征”,人与物是互相感应的关系。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上引)

这就是《文心雕龙。物色》所谓“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这就是物我双向建构的感应关系。

诗人自己怎么说?

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有云:“子美(杜甫)之志,其素所蓄积如此;而目前之景,适与意会,偶然发于诗声,六义中所谓兴也,兴则触景而得,此乃取物。”张氏之论与兴象说的精神契合,也是得杜甫之诗心。杜甫关于兴的言论甚多,兹举数例,以见一斑: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兴与烟霞会(《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

山林引兴长(《秋野五首》)

在野兴清深(《课小竖姐析舍北果林……》)

这里也是”对景即兴”之意,但杜甫似乎更喜欢用“发兴”二字: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万丈潭》)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平高发兴新。(《题郑县亭子》)

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春日江村》)

兴自何而来?自我?自物?“发”字的强烈动态的确更能将物、我相激相生之情状显现出来。如果说“触物圆览”尚有自“我”向“物”运动之嫌,那么“发兴”二字则颇准确有力地表达了物我双向建构的感应关系。不大涉及诗论的李白,无意之中也曾很漂亮地表达了这种关系: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兴象”二字并列,也正是这种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

“象”,得与“兴”取得如此独立平等的并列地位,当得力于道家“目击道存”故思维方式不少。《庄子·田子方》云:

子路日:“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日:“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郭庆藩注云:“目裁往而意已达,无所容其德音也。”事物自身的呈露可取代言辞的解说。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晋人才以对山水之观照取代道的说教,是所谓“寓目理自陈”。(王羲之句)于是乎山水诗才从玄言的附庸脱出,蔚成大国。如果我们再考虑到山水诗的“远祖”——民歌中用以起兴的景句,那未山水景物与言意之间的关系就更明朗了。林庚先生有说云:

正如有一些起兴往往可以用在许多的歌词上,某些山水诗句也往往能引起多方面的联想…山水诗虽不停留于起兴,却往往带有比兴的丰富启发性。

山水景物用以起兴,却又从兴中独立出来;山水景物用以言道,却又从玄言中解放出来。它是如此圆满自足,使艺术之“象”得以区别于哲学之“象”。同时,它又从“兴”与“目击道存”的“双亲”那儿获得“遗传”,而具有多重启发性与象外指向性的品格。也许正是这种品格导致中国诗歌中景物描写有着西方诗歌中景物描写所不可比拟的自足性,而为西方现代“意象派”诗人们所膜拜。

“象”的这种品格,在唐前尚未臻厥美,要待到盛唐田园山水诗勃兴,这才叫功德圆满。于是瓜熟蒂落“兴象”取代了“兴寄”。

再往前跨一步,如何?

旧传王昌龄以“诗境”论诗,有云:“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搜求于象,心人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诗格》)“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象,如在掌中”。(《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境”是物、是象,但它强调的是物象的整体效应。应当说,这比起“兴象”的“象”内涵更丰富,更能概括盛唐诗的特征。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许是“诗格”本为教人作诗的体裁,所以难免界说太清楚,太执实,使“境”失去应有的灵活性与可容量,反而不如兴象“两端明确而兴象之间关系不明确”来得有灵气、可容量大。

“反者道之动”。为了纠正中晚唐人执诗法太实的偏颇,司空图提出了空灵超脱的“三外”说:“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对此,今之论者所论多矣,笔者别无新解,只是想就“象外之象”与“兴象”略作比较。

清人孙联奎自序其《诗品臆说》云:“昔钟嵘创作《诗品》,志在沿流溯源,若司空图《诗品》,意在摹神取象。”可谓一发中的。司空氏言“象外之象”,是要求摹实象得其神,即《诗品·精神》所谓“生气远出,不著灰”,乃得艺术之象。前象为实相,后象为“诗家之景”,《与极浦书》说得明白: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淡哉!

如何摹神取象?司空氏不做“诗格”式句,而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可达雄浑之境;“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可达冲淡之境/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可达疏野之境》云云。与其说专注在取象之法,不如说所重在取象时应有的心态,故又云:“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劲健》)、“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豪放》)、“神出古异,淡不可收”(《清奇》),云云。在司空氏看来,只要心态佳,“万象在旁”(《豪放》)、“俯拾即是”(《自然》),“情性所至,妙不自寻”(《实境》)。由此导致司空氏迈出偏离兴象说关键的一步:倡“离形得似”(《形容》),倡“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含蓄》)。这就将对“象”的自足性的追求引向表现力的追求,即暗示性的追求。如果说古代诗论中的“象”来自文艺与哲学这“双亲”,那未兴象之“象”更像她的母亲文艺之“象”,而“象外之象”的“象”则更像她的父亲哲学之“象”。

这种偏离不但是个人的,更是时代的。一种文论之产生,必然与当代创作实践相关联,优秀文论尤其如此。兴象说是六朝以来“目击道存”、“神用象通”的艺术哲学最成熟圆满的显现,也是盛唐诗情景交融、即景即情的艺术特征的概括。盛唐人所重在现世间的意气功业,即便是田园之作,所着力表现的也是“世上桃源”里士大夫自足自在的神情。这与后期封建社会文人对精神世界中的安慰的追求有重大差别。兴与象,好比两端的电极,诗思便是两间之电弧。这就叫“发兴”,这就叫“苍茫兴有神”!

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有云:

宋人学杜得其骨,不得其肉;得其气,不得其韵;得其意,不得其象,至声与色并亡之矣。

后人学唐诗亦然,最难得的是如盛唐人之骨肉停匀,血脉充和。倡神韵太甚,难免要魂不守舍。从司空图的“离形得似”到严沧浪的“不即不离”,再到王渔洋的“略有笔墨”,平心而论,与兴象说都不无因缘,只是在“象”字上,虚化日甚,也就愈走愈远了。所以诸公都倡盛唐诗,却离盛唐日远。

“象”字之辨,能不慎哉!

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四字成语大全

嘤鸣求声: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声气相求:指志同道合,意气相投。

谊切苔岑: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嘤鸣求友: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回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嘤鸣求友声: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引为同调:同调:声调相同一致,比喻志趣相同。把某人视为是志同道合者或言论主张相同的人。

异苔同岑:岑:小而高的山。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上。比喻朋友志同道合。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起相处。指对志同道合者的寻求。

目击道存:眼睛一看便知道“道”存在着。后指声气相求,志同道合。

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 志同道合 拼音: zhì tóng dào hé

解释: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 心心相印 拼音: xīn xīn xiāng yìn

解释: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 情投意合 拼音: qíng tóu yì hé

解释: 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 意气相投 拼音: yì qì xiāng tóu

解释: 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处: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 气味相投 拼音: qì wèi xiāng tóu

解释: 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出处: 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

形容志同道合的词语: 引为同调 拼音: yǐn wéi tóng diào

解释: 同调:声调相同一致,比喻志趣相同。把某人视为是志同道合者或言论主张相同的人。

出处: 清·归庄《蒋路然诗序》:“余素以孤傲得狂名,路然之狂,不减于余,一见知心,引为同调。”

《二十四诗品》和《诗品序》有什么区别?

(一)诗品

①钟嵘《诗品》是在刘勰《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

在齐梁时代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齐梁时代曾作过参军、记室等小官。他的《诗品》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于今南京写成的。钟嵘的时代,诗风的衰落已经相当严重。

★《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钟嵘论诗还坚决反对用典:“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钟嵘论诗还坚决反对沈约等人四声八病的主张:“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钟嵘论诗有一个重大特色,这就是他善于概括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是论赋比兴

阮籍的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左思诗“得讽谕之致”

张华诗“兴托不奇”

二是论风骨和词采

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刘桢诗“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

张协诗“雄于潘岳,靡于太冲”,“词采葱倩,音韵铿锵”

三是重视诗味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反对东晋玄言诗的“淡乎寡味”。

四是注意摘引和称道诗中佳句

“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风”等名句,称为“胜语”;

论谢灵运诗,称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

论谢朓诗,称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论曹操诗也说他“甚有悲凉之句

还善于运用形容比喻的词语来描绘诗歌的风格特征。

★钟嵘论诗也有一定的历史观念。钟嵘论诗一方面是反对某些形式主义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受到南朝形式主义潮流的影响。他品评诗人,往往把词采放在第一位,很少涉及他们作品的思想成就。钟嵘《诗品》是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对后代诗歌的批评有很大的影响。唐司空图,宋严羽、敖陶孙,明胡应麟,清王士祯、袁枚、洪亮吉等人论诗都在观点上、方法上、或词句形式上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影响。

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简称——书名,作者:司空图。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地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为中国文学史经典名篇。?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今山西永济)。少有俊才,生活在唐末大动荡的时代,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而“欲揣机穷变,角功利于古豪”,意欲济世安民,为李唐王朝尽犬马之劳。唐懿宗咸通中登进士第,之后随恩师王凝而为幕僚。两度经历战乱,看到“朝廷微弱,纪纲大坏”,知道唐哀帝被害的消息后,司空图不食而。司空图长期隐居,“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有感》)。?

★司空图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是晚唐著名诗人:“侬家自有麟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苏轼曾说:“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又说:“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之味。‘绿树连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司空图在文学史上地位——《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本身也是批评的文学作品——一组美丽的写景四言诗,用种种形象来比拟、烘托不同的诗格风格,颇得神貌,并在诗歌批评中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体裁。?

★司空图概括的二十四种诗歌风格是:?

雄浑冲淡纤 沉着;高右典雅洗炼劲健?

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

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高古》)?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韵。”(《自然》)?

“高人惠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飘逸》)?

★《二十四诗品》的审美意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在于它区分了诗歌意境的不同类型,更在于它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本质。司空图以“比物取象,目击道存”的思维方式,将哲人对生命的体知,诗人对诗意的了悟,论者对诗思的省会三种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超越经验世界而进入实在,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主要强调“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它是关于诗歌的理论,更是诗,是一部体大虑周的艺术哲学著作。?

★《二十四诗品》产生以后,历代各种丛书,均有辑录,同时,在中国近古文学史上标榜“性灵”与“神韵”的两个重要流派,都从中寻找自己的理论依据。现代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美学史,也都把《二十四诗品》看作意境诠释的典范。?

《二十四诗品》还远播外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最早翻译的,是英国汉学家翟理思《中国文学史》(1901年纽约)

克兰默·宾《翠玉瑟琶:中国古诗选》(1909年伦敦)中进行了更精道的阐述

日本学者《二十四诗品》研究,如《二十四诗品举例》、《诗品详解》

苏联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1946年发表《一篇关于中国诗人的长诗:司空图的〈诗品〉翻译和研究》,《二十四诗品》苏联汉学研究热点

目加一个木字旁是什么字?

"目"字组词:目光;目送;目视;瞩目;注目;双目;名目;瞑目;明目;目击;节目;目的;项目;眉清目秀;耳闻目睹。

1、目光

拼音: mùguāng

解释: 眼睛的神采;眼光:~炯炯|~如豆。

2、目送

拼音:mù sòng?

解释: 用目光送别离去的人或物。

出处:语本《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

3、目视

拼音:mù shì?

解释:以目示意。

出处:《汉书·李陵传》:“ 立政 等见 陵 ,未得私语,即目视 陵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 汉 也。” 颜师古 注:“以目相视而感动之,今俗所谓眼语者也。”

4、瞩目

拼音:zhǔmù

解释:注视;注目。

出处:音姿容止,莫不瞩目。——《南史·张畅传》

5、注目

拼音:zhù mù

解释:

(1)意思是注视,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3)引申为注意,重视。

出处:《晋书·孙惠传》:“天下喁喁,四海注目。”

6、目的

拼音:mù dì

基本释义

(1)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地点或境界。

(2)奋斗的目标。

出处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惟其政治之目的,则以压制暴威为大戒。”

7、醒目

拼音: xiàngmù

解释: 事物分成的门类:首先兴办关键性的建设~。?

8、 眉清目秀

拼音: méi qīng mù xiù

解释: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举例造句: 因为本是贵族子弟,所以往往眉清目秀,举止娴雅,而知识水准也相当高。 ★闻一多《屈原问题》

9、过目不忘

拼音: guò mù bù wàng

解释: 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举例造句: 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10、耳闻目睹

拼音: ěr wén mù dǔ

解释: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举例造句: 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鲁迅《呐喊·一件小事》

11、目

拼音:mù?

基本解释

◎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

◎ 名称:数~。巧立名~。

◎ 标题:~录。

◎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

◎ 孔眼:网~。

◎ 指为首的人:头~。

汉英互译

◎?目

eye?item?order

相关词语

◎?目

English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详细解释

◎?目?mù?

〈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eye]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eye-sight]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mesh]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item]。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catalogue]。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chieftan]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order]。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name of a thing;number;row]

不在使者之目。——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词性变化

◎?目?mù?

〈动〉

(1) 观看,注视 [look;regard]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give a hint with the eyes]

酒阑,吕布因目留?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treat with;regard as]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存目的引证解释存目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存目的引证解释是:⒈保留书目。清初纂修《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分类编次,凡触犯时讳,不利统治,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以及被认为没有价值的书籍,均不入四库。其中一部分保留书名,略附提要,编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称为“存目”,计六千余种。引《四库全书总目·凡例》:“至于其书虽_代著_经圣鉴洞烛其妄者,则亦斥而存目,不使滥登。”。

存目的引证解释是:⒈保留书目。清初纂修《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分类编次,凡触犯时讳,不利统治,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以及被认为没有价值的书籍,均不入四库。其中一部分保留书名,略附提要,编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称为“存目”,计六千余种。引《四库全书总目·凡例》:“至于其书虽_代著_经圣鉴洞烛其妄者,则亦斥而存目,不使滥登。”。拼音是:cúnmù。结构是:存(半包围结构)目(独体结构)。注音是:ㄘㄨㄣ_ㄇㄨ_。

存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保留书目。

二、网络解释

存目存目,汉语词语,意思是保留书目。

关于存目的诗句

不止存目击道存目击岂非温不止存目击

关于存目的成语

若存若亡存亡绝续道存目击目击道存存而不论硕果仅存存亡未卜

关于存目的词语

存亡绝续硕果仅存目击道存势不两存心存目替存而不论存亡未卜道存目击闲邪存诚心存目识

关于存目的造句

1、一些工具,例如,也将这些文件组织到目录并保存目录和目录版本。

2、伟人之心常存目标;常人之心常存愿望。

3、人的生存目标和境界各有所求,我尊重你所追求的,但不欣赏。

4、交友不是打猎,猎物的学历,身高和年龄,对于一个交往者来说,实在不必太注意。放松身心,不存目的,不刻意找一个投诉的对象,那份自在和愉快,必定是不同的。所谓“无为而治”的道理,就在这句话里面了。

5、;然后歼十歼十一飞豹过去拾遗补缺,消灭残存目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存目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