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冰水为之的为是什么意思-劝学中用冰寒于水
1."荀子劝学,博学则冰寒于水" 帮忙对一下下联
2.劝学作者运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
3.苟子'《劝学》本文两个成语
4.荀子劝学中比喻分别论证了什么问题
5.“冰寒于水”的下一句是什么?
"荀子劝学,博学则冰寒于水" 帮忙对一下下联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 心 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荀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学生中最优秀的是法学家韩非子、秦朝丞相李斯、汉朝丞相张苍。可见荀子之学为实学也。
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 埃 土 ,下 饮 黄 泉 ,用 心 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如下: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
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 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 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实际上是八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劝学作者运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
选文开头,在突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之后,紧接着用了“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从 科学道理和自然现象两个方面论证了人通过学习之后,必定是后可以胜前、今可以胜昔。这完全符合新事物( 学习后的人)胜过旧事物(不学习的人)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个道理,今天也仍然是正确的。因为学习实在 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学问与修养,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由旧变新的过程。
“柔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就利”三个比喻从事物经过加工、磨炼、改造,可以改变原来 的性质这一特点来说明人们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可以改变人的才质和习性,自然得出人经过磨炼,不断地、广 泛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论、行动,就会使自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这些比喻浅显易 懂,说理明白,寓议于喻,议论在体,谁还愿意停止学习呢?结论自然是“学不可以已”。
为了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了“思不如学”这个观点。虽“终日而思”,但 不学习,必定是闭门空想,会有什么收获呢?“登高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几个比喻说明了学 习的重要。“qí@①而望”是利用提起脚跟增加高度看得远一点,但太有限了;于是“登高”,爬上更高的 地方,境界就大不一样了。站在高处,见到的较“qí@①而望”就广泛多了;站在高处,再把手臂举起来, 手臂没有增长,但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增大,但听的人却听得很明白、清晰。这 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分普通,但其寓义却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通过学习接受前人知识,增长 才干。学习就象人登上高处,见多识广;而知识渊博的人就如“登高而招”的人一样,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他 ,也象顺风呼喊一样,使听的人清楚明白。为了进一步强调学习的重大作用,作者又用了“假舆马”、“假舟 楫”比喻来说明“善假于物”的妙用:“非利足”、“非能水”,却能“致千里”、“绝江河”,其原因就在 于借助外物的作用来帮助自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君子之所以有学识、有修养,就在于能借助学习来丰富 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善假于物”正是君子较常人高明的地方。学习既然 有那么大的功用,谁还不愿意借助它来帮助自己呢?愿意借助学习丰富自己的人,谁又愿意停止学习呢?回答 自然是“学不可以已”。
怎样才能通过学习使自己有所成就呢?这就涉及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问题。“积土”、“积水”和“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四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就达不到所谓“神明自得”的地步,当然也就达不到远大的目标。 积累,特别是长期积累,既是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态度。
只讲“积”不讲坚持积,同样会学无所获或收获甚微的。因此,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是学习有所成就 的关键所在。于是作者用“骐骥”、“驽马”设喻,暗示人的主观努力——“持恒”才是学好的决定因素。有 了“持恒”的正确态度,“金石”般坚硬的事物都能镌刻成功,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如果没有吃苦耐劳 、干到底的精神,就是“朽木”也难折断;不学,再容易的知识也难钻到人的脑子里去,学成更是“天方夜谭 ”了。
有了积累和持恒,还须专一。作者以“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和“蟹”“无可寄托”作喻,虽不能 贴切地说明用心专一不专一的问题(因为这是动物的本能活动),但是作者的用意所在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 要求人们在学习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用心专一,不浮不躁,专心致志。上述十个比喻明确地提出了三点:积 累、持恒、专一。使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融为一体,谁还有理由停止学习呢?回答仍然是肯定的:“学不可以 已”!
苟子'《劝学》本文两个成语
苟子'《劝学》中的成语:
青出于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寒于水
锲而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善成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
跬步千里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驽马十驾(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中比喻分别论证了什么问题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决定作用.
“冰寒于水”的下一句是什么?
“青出于蓝”
[释义]: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后来“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出处]:
《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北魏李谧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