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印把子是什么意思-印把子是成语吗
1.有没有把字成语
2.在古代的官印是谁发明的 为什么必须携带在身上
3.印的4字成语大全
4.印有什么成语
有没有把字成语
很多呢
把臂入林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拜把兄弟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把臂徐去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把持包办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把持不定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把持不住把:掌握。指意志比较薄弱,把握或控制不住自己
把饭叫饥比喻多此一举。
把酒持螯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把素持斋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把玩无厌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揣奸把猾揣:藏。奸:奸诈,狡诈,虚伪。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持斋把素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大捞一把乘机放手攫取利益。
二把刀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分兵把守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放刁把滥指刁难敲诈,胡作非为。
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盲人把烛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捞一把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拿印把儿指做官掌有实权。
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拿印把子指做官掌有实权。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也敢干下去。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亲知把臂亲知:亲人和知心朋友;把臂:握人手臂,比喻亲密的朋友。指亲人或知心朋友。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也敢干下去。
头发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投机倒把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
无可把握把握:抓住。无法抓住。
稳拿把纂稳:有把握。指确有十分把握。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一把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印把子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盈把之木盈:满;木:树。用一把手能握住的小树。比喻仅有小才能的人。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杖节把钺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在古代的官印是谁发明的 为什么必须携带在身上
从古书记载来看,官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关于官印起源,汉代《春秋合诚图》里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尧与太尉舜坐在舟中泛游,忽然,一只凤凰飞到他们面前,将背负的图书交给尧。这图书装在一个赤玉匣子中,长三尺,宽八寸,上有黄玉检斗,用绳子捆扎,两端用泥封固,并加盖了“天赤帝符玺”的印章。这说明,印章最早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出现的。比较完备的官印制度,形成于秦代,自丞相太尉到郡守县令,都由国君在任命时授予官印,同时配发穿在印钮上的丝带,叫做“绶”,以便须臾不离地佩带在身上。
秦末,天下大乱。项梁指挥项羽拔剑砍下殷通首级,“佩其印绶”,然后便自封为新的郡守,行令各县,“得精兵八千人”。这个凭印绶当官、认印不认人的制度,又为汉朝所继承。汉武帝时,穷得连老婆也养活不起的朱买臣忽然被任命为故乡会稽郡守。当其回到下榻的会稽郡驻京办事处时,吏员们仍把他当穷汉看待,不予理睬,直至发现他怀里揣着印绶,“坐中惊骇”,马上排好队,一起跪拜。这种观念的沿袭,便使“掌大印”、“拿印把子”成为当官掌权的代名词。
印绶制度的另一特征,是以铸印材料和绶带颜色区别官阶。如汉代,丞相太尉一级高官,金印紫绶;御史大夫及两千石以上,银印青绶;六百石以上,铜印黑绶;二百石以上,铜印黄绶。从晋代起,印绶制又改为印囊制,绶囊用皮革制成,盛进官印后佩在腰间,以绣缕区别官阶。
刘邦微时所干的乡亭小吏,倒也有“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的一方小印。所谓“半通”,是相对于“全通”而言的:汉制,凡二百石以上的官印,“皆为通官印”,意思是具有发号施令的法律效力,“半通”,就当做具有一半法律效力来理解了。所以,刘邦领一个泗水亭长的“半通之铜”佩在腰间,摇来晃去,也挺神气。
从官员之印到官府之印
当时人对官印的理解是官员之印,而非官府之印。印绶由官员随身佩带,除非因犯法、罢官等缘故例应追缴外,升官调职或告老病殁,都可带走。中央因某个治事官职有缺而另授新官时,通常总是另铸新印,所以官印上的文字书写不可能长期保持统一。
这种一官一印的颁授办法,一直到南朝宋时,才有尚书左丞孔琳之上书提出疑问。他说,既然皇帝公侯的玉玺都是历代递用,并不使人怀疑他们是否拥有行使权力的资格,地位卑下的臣僚又何必非要把印绶佩在身上呢?宋武帝刘裕提倡节俭是出名的,便采纳了这个建议。“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印移交制度,大抵就是从那个时候逐渐形成的。这种制度行之既久,给世人所带来的观念上的转变,就是官印乃某个部门某级机关行使权力的信物,这就同现代的“公章”概念贯通了,虽然在习惯上仍旧以“摘印”来指称罢官。
依循这种新的理念,更趋完备的官印制度的创立,应该说是发生在唐代。有个这样的例子:西晋赵王司马伦称帝时,为“取悦人情”,凡当年报名应试贤良方正、孝廉良将等文武各科的生员和16岁以上的太学生,以及各地州郡来京出差的吏员,一律免试授官,难以计数的官员,一概赐印,“金银冶铸,不给于印”,只好用木刻印章代替一时奇缺的金银铜材,舆论乃有“白板之侯”的取笑(《晋中兴书》)。
但是到唐初政体肇建时,作为中央最高政令执行机关的尚书省,只有总办公署(称都省或都堂)和吏、兵两部有印,其余各部司都用尚书省的印信发遣公事。因为官印只代表官府权力,而非官职,连左右仆射、侍郎郎中这等内阁首相、部长司长一级的高官,也无官印佩带。直到武则天当国时,体制改革,各部司的行政独立性加强,尚书省二十四司才分别置印。
相似的情况在其他部门也存在。唐德宗时薛之舆任谏议大夫,是隶属中书门下的正四品高官。因为并非一级行政机构,也无印信。薛以保密为由打报告给皇帝:“谏官所上封章,事皆机密,每进一封,须门下、中书两省印署文牒。每有封奏,人且先知。请别铸谏院印,须免漏泄。”这话听起来像是伸手讨权,还含有同中书门下闹独立性的意思。未几,此人被平调到中央大学做校长助理(国子司业)。
自德宗以后,内参密命,职权加重,号称“内相”,最终形成了与中书舍人分掌“内制”、“外制”的格局,作为一种标志,便是在宪宗初年的翰林院单独置印。官印脱离个人职级而完全成为施政机关的公章,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从此,政出多元、职司重叠的麻烦大为减少。
满意请采纳
印的4字成语大全
飞鸿印雪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挂印悬牌 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画沙印泥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印有什么成语
单传心印佛教禅宗,不依经纶、语言、文字传教,以心传心,触机而发,故称其单传心印。泛指单线秘传,口授心记。
飞鸿印雪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封金挂印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挂印悬牌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画沙印泥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金印系肘象斗一样大的金印挂在手臂上。比喻官高位尊,功勋卓着。
金印如斗象斗一样大的金印。比喻官高位尊,功勋卓着。
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拿印把儿指做官掌有实权。
拿印把子指做官掌有实权。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