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退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2.东晋高僧竺道壹简介,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才华

3.“终南山第1隐士”隐居30多年,天天清水白菜,后来怎样?

隐退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遁世隐居的高人有谁-遁世隐居的高人有谁啊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王维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的闲适的生活道路。他先是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了隐居,身为官吏,却全身远祸于林下。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此乃其山水诗。创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盛唐的殷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范蠡:生于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我囯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东晋高僧竺道壹简介,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才华

简介 人物名称

竺道壹(晋吴虎丘东寺)

所属类别

高僧、历史人物、佛教

详细介绍 人物介绍

竺道壹,本姓陆,为吴地人。少年时出家为僧,言行一致,守志不移,且有学问,却韬光隐智,把自己的才华掩盖起来而不炫露,使外不知,只有与他相、处的时间久了,才知道他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才华。王殉兄弟等名土对道壹深加敬事。东晋太和(公元366年一371年)年间,来到京城,住瓦官寺,跟从高僧竺法汰学习佛经,几年之内,他就对佛经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道壹讲述演说法义时,倾倒了整个京城。法汰还有个弟子名叫昙一,也是风雅而有操行之人,当时的人们称昙一为“大一”,称道壹为“小一”,他们两人在名声和德行方面受到社会舆论的推崇,东晋简文皇帝对他们也是非常敬重。

待简文帝和法汰法师都了以后,道壹离开京城,住在虎丘山,学徒们苦留不住,只好让丹阳尹请道壹回京城,道壹回答说:“我听说大道理行于天下,上古圣人治理国家时的盛世,对遁世隐居的人并不夺其性情,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志愿生活。大晋朝光明远照,以德覆盖内外,崇尚佛法,。使佛教弘扬光大。所以偏远地区的信徒们,不远万里,披着粗麻布的衣服,拿着锡杖,来到晋朝。他们都割舍了自己所爱好的东西,舍弃了自己的欲望,一心向佛。

从上古以来,有道行的人都是隐居;志存慈救的人,都是游历四方而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地方。无论到哪里,都以弘扬佛法为要务,虽一样,把我这样的人编入名册、户籍,恐怕那些为修行间道而云游四方的僧人,就会远望圣世,长往而不返,有亏于盛明之风,也有悖于原本的宗旨。而且边疆地区的人和隐逸之士,与帝王和官府本不相关。望您认真考虑而定。”于是道壹便隐居在山中。

当时,若耶山有位僧人名帛道猷,他俗家姓冯,是山阴县人,少年时就写的一手好文章,在当地很出名。帛道献性情率直、朴实,喜好山水,他一吟一诵,都寄情玄言。过去,在一次讲经时,帛道猷曾与道壹相识,他给道壹写信说:“能够优游于山林之间,纵心于佛家和儒家的经书,触动兴致而作诗,在高高的山峰上采药,服下草药治疗疾病,这是多么快乐啊!但是,因不能和您一起享受这种快乐,我常耿耿于怀。”因有诗曰:

连峰数千里,修林常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 下,故有上皇民。

道壹收到这封信后,也有心前往,于是来到耶溪,与道猷相会,住在山林中。他们纵情于尘世之外,以经书自娱自乐。

过了没多久,太守王荟在城西建起嘉祥寺,因道壹的风范和德行高尚,请道壹为僧主。道壹带着佛家弟子必须的六物(即大衣、中衣、下衣、铁钵、坐具、水囊)来到嘉祥寺,并为寺院造金牒千像。因道壹博通佛家内外经典,而且戒律之行清严,所以四方僧尼,都来向他问学,当时的人们称道壹为“管理九州僧众修持事务的都维那”。后来道壹又暂住虎丘山,丁东晋安帝隆安(公元397年一40l年)年间因病而卒,后葬于山南,终年71岁。

道壹有个弟子道宝,本姓张,也是吴地人。聪慧素成,尤其擅于讲经。张彭祖、王秀琰等人都很推重他,并成为莫逆之交。

《高僧传》记载

竺道壹(晋吴虎丘东寺)[《高僧传》卷五]

竺道壹姓陆。吴人也。少出家贞正有学业。而晦迹隐智。人莫能知。与之久处方悟其神出。琅琊王兄弟深加敬事。晋太和中出都止瓦官寺。从汰公受学。数年之中。思彻渊深讲倾都邑。汰有弟子昙一。亦雅有风操。时人呼昙一为大一。道一为小壹。名德相继为时论所宗。晋简文皇帝深所知重。及帝崩汰。壹乃还东止虎丘山。学徒苦留不止。乃令丹阳尹移壹还都。壹答移曰。盖闻大道之行嘉遁得肆其志。唐虞之盛逸民不夺其性。弘方由于有外。致远待而不践。大晋光熙德被无外。崇礼佛法弘长弥大。是以殊域之人不远万里。被褐振锡洋溢天邑。皆割爱弃欲。洗心清玄遐期旷世。故道深常隐志存慈救。故游不滞方自东徂西。唯道是务。虽万物惑其日计。而识者悟其岁功。今若责其属籍同役编户。恐游方之士望崖于圣世。轻举之徒长往而不反。亏盛明之风。谬主相之旨。且荒服之宾。无关天台。幽薮之人。不书王府。幸以时审翔而后集也。壹于是闲居幽阜晦影穷谷。时若耶山有帛道猷者。本姓冯。山阴人。少以篇牍著称。性率素好丘壑。一吟一咏有濠上之风。与道壹经有讲筵之遇。后与壹书云。始得优游山林之下。纵心孔释之书。触兴为诗陵峰采药服饵蠲疴乐有余也。但不与足下同日。以此为恨耳。因有诗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壹既得书有契心抱。乃东适耶溪。与道猷相会定于林下。于是纵情尘外以经书自娱。顷之郡守琅琊王荟。于邑西起嘉祥寺。以壹之风德高远。请居僧首。壹乃抽六物遗于寺。造金牒千像。壹既博通内外。又律行清严。故四远僧尼咸依附谘禀。时人号曰九州都维那。后暂往吴之虎丘山。以晋隆安中遇疾而卒。即葬于山南。春秋七十有一矣。孙绰为之赞曰。驰词说言。因缘不虚。惟兹壹公。绰然有余。譬若春圃。载芬载誉。条被猗蔚。枝[干-乞+余]森疏。壹弟子道宝。姓张亦吴人。聪慧夙成尤善席上。张彭祖王秀琰皆见推重。并着莫逆之交焉。

“终南山第1隐士”隐居30多年,天天清水白菜,后来怎样?

隐士一词对应儒家的出世,即和入仕相对。旧时是指隐居而不愿做官的人。“士”之一词指的是那种拥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否则则不能称之为隐士。没有强调“士”的隐士一词是不精确的,而且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周易》一书也曾说过:“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说明隐士所指的也并不是一般的人。

众所周知,佛教是我国三大教派之中唯一一个非本土发源而来的教派。而儒家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致仕”“学得百家书,卖与帝王家”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国家政务大事,为人民谋福祉,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思想。而与儒教同样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更加信奉于“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等顺应时势规律消极治世的心态。而钟南山——便可说得上是道家的圣地。

钟南山或可不能称之为道家的发源地,但是绝对是道教的兴盛之地。在这里有着众多的道观,同时也有许多的道家之人在此修行,而本文要说的这个人——但侯大师便是这钟南山众多修行的隐士之一。?同时他也被称为钟南山的第一隐士,据说但侯大师至今已在钟南山隐居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之间,所吃的食物就是简单的清水白菜。而在他隐居所拥有的也不过是一座简简单单的茅草屋。

隐而非“隐”

自古以来避世而隐居的人并不少,一些人是为了躲避战乱,如桃花源记中那些村民的先祖,为了躲避战乱而保全自身才不得不选择避世而居。这一类的人因为没有强调的‘士’的特点所以只能称之为隐居之人。

而‘隐士’这一词同样的也有着很多的类型,一种是全隐,也可以称作为真隐,这种隐士一般就是虽然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声望,同时也拥有着大学问,但是却是真正的对做官入仕不感兴趣,即使皇帝征召也不去,也不与官府打交道的人。

而隐士还有着另外的几类——先官后隐,这种隐士一般是因为官场的黑暗或者不能够受到皇帝的重用,最终难以忍受便选择退隐,其中陶渊明便是前者的著名代表。陶渊明因为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所以选择的隐居。那么抱树而的介子推便可以称得上是后者的典范。

在这两类之后,隐士还有半官半隐,忽官忽隐,假隐,名隐实官,以隐求官,无奈而隐,真隐而仕,隐于朝等多种类型。而如今的社会,并不存在这种或许因为战乱,或许因为官场黑暗,或许因为名利而去归隐的理由,那么作为一个生活在环境安定的法治社会,归隐于山林更多的应该就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但侯大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修道”钟南山

既然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或者说是为了修身养性,但侯大师所信奉追求的便是道家的清静无为,为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老子的思想和生活,最终达到一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理想状态,他坚信每天做同样的事,并且用心去接触和感受,日积月累下来就能够到达一个超脱的境界。

就这样,但侯大师选择了钟南山,这样一个远离尘世,却最与道家相接的地方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在这里,他每天过着有规律的生活,早起打坐,晚上冥想,并且研读老子的《道德经》一书。

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自身的修炼,他每一次读道德经都能够得到不同的体会,在白天的时候,黑夜的时候,下雨之时,暴雪之时,电闪雷鸣之时,风和日丽之时,春夏秋冬都在反复地做这一件事,而不同的时候诵读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同样的时候有时也能够有得到不同的感悟。

或许我们很多人不能够理解这样的一个状态,但对大师来说,在不同或者同样的时间里做同一件事所得到的不同的感悟,使他快乐,所以他愿意这样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专心的干这样的一件事。

就这样,但侯大师在钟南山上度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在这里,他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很差的,没有电,也没有任何的通讯设备,在这个大师所隐居的一角,几乎很难看见现代社会的影子。

而他的吃食,也只是简单的清水和白菜。在这里,但侯大师,每天遵循着自身和自然的规律,每天下山自己打水,吃着最平淡的白菜,除此之外的生活便是打坐冥想和诵读《道德经》。

不忘初心,忠于自己

或许,世人大多是偏执的,我们坚信坚信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当发现一种脱离大众认知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便会无情的去劝诫抨击他人。同样的,但侯大师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的,并且在不接受的哪一类的人群中更是出现了言语极为激烈的人群。他们认为但侯大师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极端自我主义的行为,他将自己与社会家庭相分离,但是并没有去考虑过家人的感受。

而支持他们这一说法的依据便是,但侯大师在钟南山修道的过程中,他的家人也曾去过钟南山寻找过他,却是一种相见不相识,相顾无言的状态,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导致了双方的疏远,对于他们来说眼前的但侯大师并不是他的家人们所认识的那个亲人了。

但是,不论外面的言论如何,但侯大师并没有为此而有什么改变,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终南山里面修道,过着自己的有人宁静的生活。有了“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的可贵心境。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侯大师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够成为一种被批判的理由,相反,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做同一件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