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一生应该拥有多少财富真的是有定数的吗?

2.人生在世,最忌的是什么?是一个“算”字吗?

3.“财不走急,富不去偏;穷不走南,富不去北”,如何解释?

人的一生应该拥有多少财富真的是有定数的吗?

不义之财一般没好下场-不义之财的后必有灾难

佛说:其实人一生的钱财,都是有定数的。人这一生,与金钱的关系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注定只能得到,你命中注定的钱财;如果你命里没有这笔财富,就算你身处金山银山,那些钱财和你,也没有半点缘分。

你得到你命里注定的钱财,你这一生会过得平安顺遂;你意外得到了,你命中没有注定的钱财,就会带来灾祸。

人生有因有果,你前世种下的因,今生会收到果实;你命中有多少财富,都是有定数的。

该是你的钱财,你可以轻轻松松得到;不该是你命里的钱财,你对此只能无能为力。

每个人的定数不一样,每个人有钱财的节点不一样。有些人一出生大富大贵,有些人到青年就会发达有钱,有的直到中年还贫困潦倒,有的直到晚年才大器晚成。

不要去埋怨,你命里注定的钱财,为什么来得这么晚?那是因为,还没有在你生命中最恰当的时候,它会恰如其分的出现。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财禄,就是一生当中,你有多少钱财?有多少收入?是否有意外之财,其实早就命中注定了。

不要去期望那些,你生命中不应该获得的,好好珍惜你生命中拥有的,这就是你一生的福气。

2.

千万不要去争夺,你生命中的不义之财,这是在损害你自己的福报。

从小的方面来说,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灾难,从大的方面来说,可能会让你用生命抵偿。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那句话,有命赚钱,没命花钱。

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碰,不能拿,不要贪,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截断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不要因为一时的欲望,断送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那些拿了不义之财的人,大多自食恶果,当人的福报一旦用完,恶报也就随时会降临。

做人要有一颗守本分的心,赚自己能赚的,干干净净的钱财,拿自己应拿的那一部分钱财。

不是自己的钱财不要贪,不是自己的钱财不要碰,不是自己的钱财,不要有占有的起心动念。

现实社会,人人都想成为有钱人,谁都想家财万贯,有房有车,衣食无忧。

但财富的定数,早就注定了,冥冥之中,都会有最好的安排。有的人只想一夜暴富,甚至想走钱财的捷径,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人生更加的贫困潦倒。

因为他在强求,不属于他生命中的东西,他当然无法得到。关于钱财,不是靠乞求和强求就能唾手可得,而是你注定只能得到,你生命中该得的那一部分。

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也只能尽最大努力的努力去赚取。不要浪费你每一餐的饭菜,因为人一生的食物是恒定的;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你的钱财,贪婪越多,就说你能见到,到最后也会失之交臂。

3.

古人说:“心净生智能,行善生福气。”也许我们一生,无法决定我们注定的钱财,但是行善布施,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了凡四训》这本书也说: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经常财布施会得财富,经常福布施会得福气,命虽然在出生的那一刻,冥冥之中都有注定,但是《了凡四训》这本书,告诉我们:命并非一成不变的,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行为,改变生命中注定的定数。

《了凡四训》是中国第一大善书,倡导人通过行善积德,改变自己注定的命运。

这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写给子孙后代的书,是一部通过自己修身积善的著作,阐述袁老的思想:“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

本书篇幅不长,全书通过袁老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变了自己后半生的命运,本书兼容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整本书包容了现代人最稀缺的品质。

袁老先生通过这本书,是想提醒后人:愚者认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曾国藩读完这本书后,内心充满了敬畏,他不仅把自己的名号改为“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此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还要求自己的子孙后代,人人都必须读这本书。

4.

袁老先生人生本不顺遂,按照曾经算。命人给他推送的命理,他这一生做不了大官,也没有自己的孩子,甚至只有50岁的寿命。

听到自己如此命运的了凡是泄气的,认命的,毕竟又有谁,能够逃脱得了注定的命运呢?

云谷禅师却劝了凡先生:“我命由我,自己祈福。所有的福泽都离不开内心;只要能够从心出发,没有是无法通达的!一定要积德、包容、和气,并且珍视自己的精气神。你现在开始扩充自己的道德仁义,尽力去做好事,积攒阴德,为自己积累福祉,自然能乐享其成!”

这一番话,让了凡先生茅塞顿开,他开始修心修己,积德行善,打破了自己注定的命运,而他的一生也发生了转变。

有人曾断言,了凡先生只能做到一个县长,后来,他做到了尚宝司少卿。

有人曾断言,了凡先生只有53岁的寿命,在听了云谷禅师那番话后,了凡改过自身,行善积德,他活到74岁才离世。

有人曾断言,了凡先生没有孩子,后来改过后的袁先生,不仅有了子子孙孙,人丁兴旺,还有了这本传世著作。

所有的人求财求人时,都会向外求,以为外界改变了,自己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殊不知,人需要的是向内求,向内修,在内改过,人都有注定的业障果报,无可更改,但是行善积德就能为自己积攒福气和财气。

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反省,不要向命运低头,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命数是注定的,但是人所有的福报,也都是自己修来的,种下的。

改变注定的命数,最重要的就是常积善德。就像中国古人说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样的道理。

人只有种下足够多的善良,才能抵消之前的恶果和孽障,多行善积德,不仅可以庇佑自己,还能庇佑子孙后代。

与其看着自己注定的命理心酸哀叹,还不如从此刻开始,像了凡先生一样,不甘于注定的命运,有智慧的人都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信命但是切记不要认命

人生在世,最忌的是什么?是一个“算”字吗?

01

人生在世,最忌一个"算"字。

人,终日都生活在利益得失之间,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盘,而天也有一把大算盘。

有些事,我们能算对开始,却算错了结果,然后错过了太多,一个?算?字,是人生之大忌,做人,步步算计,本来是在算计别人,最后却会把自己算计进去。

充满算计的人生,太累。一个人太有目的性,为了某一件事,可以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东西,往往到最后落得所有人都远离的结局,毕竟这世上没有人傻到一直让你算计。

千算万算,费尽心机,到最后,终究是一场空。

02

做人,多点糊涂,少点算计,绝对不吃亏。

生而为人,谁都希望自己活得聪明,适当的聪明是真聪明,过分的聪明便是精明,有算计的成分在里边,遇事喜欢计较,待人虚情假意,经常为了占一时便宜,失了长远的利益。

平日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是的聪明,总认为别人比自己笨,其实,这世上并没有笨人,只有看破不说破的聪明人;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是自私和贪婪的表现,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耍小聪明并不是好事,你肚里的小算盘,其实别人都能看透。

经常打自己的小算盘,暂时看起来是得了便宜,其实是别人不和你计较,你却以为是自己聪明得了好处,这就让自己觉得挺了不起,比别人能耐大,心眼多,会算计,但是日积月累,大家都知道你是什么人,都会提防着你,不与你交往,万一遇到有困难,都没有一个真心朋友愿意帮忙,只能自食其果。

做人,并不需要小聪明,而是需要大智慧。

精于算计的人,其实日子过得并不好,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算计别人上,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事事,时时为自己算计,凡事精打细算,遇事一毛不拔,做事非常自私,这种人往往活得比任何人都痛苦,身心疲惫,内心不安,被焦虑和痛苦纠缠。

做人,问心无愧,才能心安理得,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活着,对天地,对人心,要有敬畏之心,不能事事光打自己的小算盘,过于自私狭隘,心中无他人,不会被天地,人心所庇佑,相反,只会因为执己的算计,反害了自己。

所以,做人,多点糊涂,少点算计,其实挺好。

03

自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德不配位,必生祸殃。

《易经》讲道:利者,义之和也。

真正的利益,是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合作共赢,彼此间都得利。

金钱,人人都爱,人人都向往,但若非以正当途径获得,都是不可取的,钱财经不起算计,财物各有其主,不义之财千万不可取,得到之后一定有灾难,没有好处。

利益不是算计来的,而是靠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总想着从别人的身上捞一些油水,只会贪小便宜吃大亏。

俗话说: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不义之财,损人利己,财富再多,都是灾祸,因为这种生财之道,不是正道,不顾一切的追求财富,最终不但无法享受,而且给自己和后代子孙也会带来无穷的灾难。

太能算计的人,一辈子劳碌命,心里无时无刻想着算计别人,身疲惫,心难安,都是算计算出来的,时时当心,处处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生命便就没了色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干干净净的人,挣干干净净的钱,才会一世心安!

04

人活一世,要切记,人在干,天在算。

做人,别总想着算计谁;做事,别总想着玩弄谁,一门心思的算计别人,朋友也会与你疏远;一己私利的只为自己,再真的心也会寒凉。

为了自己算来算去,生活只会越来越艰难,因为人算不过天,恶算不过善,有些事,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有时候,哄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要知道,这世上,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是终归就是,不是就不是,混淆不了视听,糊弄不了世人。

人活一世,总会算计,算计钱财的多少,算计人情的厚薄,算计不到一世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算的再多,也不如老天一算。

人有小算盘,天有大算盘,我们这一辈子,总在算计,可千算万算,都逃不过命中注定,人都是有功德的,不是你的东西,绞尽脑汁去获得,削尖脑袋去算计,最后还是会失去;属于你的东西,来来去去都是你的,兜兜转转一直都在。

做人,与其反复算计,不如顺其自然,顺应本心,以不变应万变。

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心机妄动,乱了方寸,人越算,心越慌,人越慌,失越多。

天地之间,万物自有其自然的规律,为人处事,要宽容,要忍让,要善良,俗话说:?人算天,必遭谴。?做事过于自私的人,光知道算计索取,违背天道人心,会遭到惩罚的。

“财不走急,富不去偏;穷不走南,富不去北”,如何解释?

“财不走急,富不去偏”,人的一生都追求钱财,可见钱财是不好把握的东西,急不来但也不能不急。而着急的后果,就是对不义之财的掠取。很容易、很快得来的钱财,都不是好的取财之道。有人为了致富,不惜走上偏道,违反犯罪的道路。然而,道理是如此,该如何去做,如何取财,却要在实践中去证明。如果有人不相信的话,大可以试试看,是你自认为的捷径和容易,是快速得到钱财,还是快速把自己推上犯罪道路。

“穷不走南,富不去北”,这句话是跟古代的一个故事有关,在古代,京城里的 一条大运河,东西两面,住着的大都是富贵之人,有钱人,而河的南北,却是穷人所在的地方。所以,这句俗语就这么来的。然而,如今社会,也存在这种穷富差距。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人们都向往富贵的地方,大城市的机会多,财富多,自然没有人愿意去落后的村庄发展。

而城的北边也不是什么很好的环境,这里居住的百姓背景通常比较复杂,有很多没落的贵族或者前朝的官员在这里出没,如果你本身就富有来到这里会给自己徒增很多没必要的麻烦,有些人会因为你有钱而来和你攀关系或者拜访,而弄不清形势的话容易得罪人,所以就有了后半句俗语“富不走北”的说法。

我们所说的俗语,有的是理解其字面意思,道理就是字面意思,一目了然,而有的俗语,却要通过表面看本质,理解其深层的含义。而且,古学今用,我们要从过去的典故和俗语中,运用到现实中来。这才是我们研究古文化的精髓所在,也让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