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书袋辛弃疾-辛弃疾用典
1.的意思解释
2.一首词里历史人物和故事有多少,辛弃疾是如何的?
3.怎样看待辛弃疾词中大量用典?
的意思解释
的意思解释:
答: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卖弄才学。常常称那些说话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为“”。
资料扩展:
拼音:diào shū dài
例句:我发现有些典故有的嫌疑,有些诗有文过其辞的地方。
出处:
宋马令《南唐书·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
中国明末清初时的文学家张岱在他著的《陶庵梦忆》中记载道,有一次他到一个读书人家去做客,天黑时,他要告辞回家,主人挽留他道:“请宽心再坐会儿,等看了‘少焉’再走吧!”张岱不明白“少焉”是什么意思,便请主人解释。
主人说:“我们这儿有位官宦先生喜欢,因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面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的句子,于是就把月亮叫做‘少焉’。刚才我讲的‘少焉’,就是指月亮。”
从此,“”的称号就流传下来。
中国明末清初时的文学家张岱在他著的《陶庵梦忆》中记载,有一次他到一个读书人家去做客,天黑时,他要告辞回家,主人挽留他道:“请宽心再坐会儿,等看了‘少焉’再走吧!”张岱不明白‘少焉’是什么意思,便请主人解释。
主人说:“我们这儿有位官宦先生喜欢,因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面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的句子,于是就把月亮叫作‘少焉’。刚才我讲的‘少焉’,就是指月亮。”从此,“”的称号就流传了下来。
我们身边可能也存在着一些“”的人,但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词人辛弃疾也被一些人批评为“”,据说岳飞的孙子岳珂就评价过辛弃疾“多用事”,“多用事”就是指“”,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其实,辛弃疾之所以被批评为“”,主要是因为他在自己的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似有故意逞才卖弄的嫌疑。
一首词里历史人物和故事有多少,辛弃疾是如何的?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抗金将领。他一生力主抗金,恢复国家统一;他的词雄浑豪迈,善用前人典故。
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豪壮悲凉,情深义重,引用的典故深扣主题,全词涉及到了五位历史英雄人物。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这千古江山依旧,但是江东的英雄孙权,却已经无处寻觅了。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孙权承父兄之基业,独霸江东。曹操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十九岁执掌江东,统治长达五十二年之久,吴国是三国中坚持到最后的一国。一路走来孙权也是相当的不容易的,孙权忍辱负重多次向曹操与曹丕称臣,全然不在乎虚名,处世手段柔软,曹丕曾经用妩媚来形容孙权。孙权不断在魏、蜀汉之间摇摆,谁强就联合另一方对抗谁。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兵不血刃取荆州,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三国中另两位主角都曾经败在他的手下。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繁华的舞榭歌台,英雄的风流余韵,总被无情的风雨吹打而去。舞榭歌台指的是孙权的宫殿,风流指的是孙权的那些英雄事迹。那些繁华的建筑、那些英雄的往事都已经不在了。词里充满了惋惜和伤感。孙权纵横一时的英雄人物,晚年时也难免落入俗套变的:刻薄寡恩,残忍猜忌(退休制度还是很有必要啊,可惜皇帝不能退休)。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孙权,在三国演义里吴国感觉就是个陪衬。孙权的性格的确不讨人喜欢,但是不能否认他是个英雄,当辛弃疾处在当时的位置,他是多么羡慕这样的英雄,反观自己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孙权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那斜阳中的花草树木,那普通的街头巷口,人们说刘裕曾经在这住过。刘裕是刘宋的开国皇帝,个人认为是南北朝的第一名将,第一统帅。刘裕小字寄奴,居住在京口(江苏镇江),家境贫寒,出生后母亲就病了,靠姨妈养大。早年的刘裕靠卖鞋为生,但是他并不安心过日子,经常去,家徒四壁被人鄙视。那个年代参军是下层人民上升的唯一通道,混的好说不定还能当个小军官。刘裕是个有志向的人,他投军了。他是个天生的军人,是个天才的将领,他的光芒无法掩盖。孙恩之乱中刘裕一个人追着起义军几千人跑,孙恩被刘裕打的抱头鼠窜,逃亡海岛,不久灭亡。后来桓玄灭东晋建立桓楚。刘裕起兵诛灭桓玄开始入掌朝政,其后灭卢循、诛除异己、两次北伐。最终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贫民做成皇帝的人。
刘裕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遥想当年刘裕指挥着他的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如猛虎一般。刘裕及其北府军在魏晋南北朝战斗力雄踞榜首。刘裕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灭南燕,他打破了北方政权压着南方政权打的局面,第一次出兵北伐攻打北方政权,并成功的消灭南燕,俘虏南燕皇帝慕容超。第二次北伐是攻打关中的后秦,刘裕自建康出发,军至彭城(徐州),派檀道济先行进攻洛阳,成功收复洛阳。刘裕自彭城率水军西进,入黄河一直进军至潼关,命先锋王镇恶经渭河进攻长安,王镇恶于渭桥大败姚丕。后秦皇帝姚泓的军队因遭姚丕败兵践踏而溃乱,姚泓投降,后秦灭亡。在黄河沿岸刘裕的却月阵还大败北魏的骑兵军团。北魏骑兵那是当时天下最强的骑兵,可见刘裕的军事能力和北府军的战斗力有多强悍。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轻率鲁莽,好大喜功,想封狠居胥建立不朽的功业,却只落得仓皇逃命的结果。元嘉是刘裕儿子刘义隆的年号。刘义隆在位期间赏罚分明、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确立制度,刘宋大治,内清外晏,四海谧如。但是刘义隆并不满足,他执意北伐收复河南之地。先后三次北伐,然而他不是他爹刘裕,他手下也就他爹给他留下的檀道济算是个名将。被夸夸其谈的王玄谟一顿忽悠刘义隆居然也想封狼居胥,最后三次北伐都惨淡收场,一度还被北魏打到长江边上,举国震动。
怎样看待辛弃疾词中大量用典?
辛弃疾的词,好用典故,常为人诟病为好。没错,从江西诗派开始,宋人以资书以为诗,形成有别于唐诗的宋调,词受诗化的影响,也逐渐增加了诗化、散文化的特点,就表现为用典。
但我认为,辛弃疾词的用典,其实不应成为他被人诟病的地方。因为他是把经史子集融入到生命里去的,他的用典,不是炫才,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是他的情感的曲折的涌现,那是他化进血脉里的东西。
读辛弃疾的词,我们可以发现他用的最多的典故就是出自魏晋南北朝的,多和战争、军事有关。这是辛弃疾作为一个始终心怀收复北方的英雄豪杰的心声,辛弃疾是一位英雄词人,他常以英雄自许:
也以英雄许人:
其实读辛弃疾的词的正确姿势:不是去了解典故,而应该先了解辛弃疾的人生。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辛弃疾的词可以用“一本万殊”来概括,辛弃疾他是有一个理念在的。
不了解辛弃疾的人生,就读不懂辛弃疾的词。读懂了辛弃疾这个人,也就读懂了他的词。纵观辛弃疾的一生,他的词中是有一个中心在的,那就是英雄不遇明主的曲折委曲。
辛弃疾是少年英雄,当年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时候才20出头,“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是何等的英雄豪气,辛弃疾的胆略、才能,恐怕不下于岳飞。
可是历史却没有给他施展拳脚的机会,一旦南来,辛弃疾面对的一群“江左沉酣求名者”,甚至南宋的皇帝,为了自己的私心,也是不愿意北伐的。
飞鸟未射,良弓便已经被雪藏了,辛弃疾三分之二的人生,都是在沉沦下僚和放废家居中度过的。
生不逢时,何以解忧?辛弃疾只有把一腔愁苦诉诸山水:
这个“江南游子”,空望“楚天千里清秋”,然而如此好风景,也只不过是“献愁供恨”罢了,最后也只能是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读辛弃疾的词,大都能读出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然而读辛弃疾去还能感受到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他的这首《青玉案·元夕》:
这首诗表面看是一首情词,但真正理解这首词却应结合辛弃疾的人生,不能单单从情词处着眼。当时南宋王朝强敌在侧,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但享受宝马雕车的奢靡生活,早已“直把杭州作汴州”,大厦将倾,他们缺尚不自知,享受着最后的狂欢。35岁左右的辛弃疾,正当壮年,这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暖风,却不能腐蚀动摇辛弃疾的决心。
元宵灯会上,辛弃疾站着脂粉气满街的闹市,在车水马龙中,箫声乐声里,辛弃疾没有和众人一起醉倒在这虚幻的繁华里。他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间,穿过层层人群,辛弃疾仿佛看到一个人,那人站在灯火阑珊处与他遥遥对望。那是谁呀?终于,辛弃疾看清楚了,那分明是年少时候的自己呀。那个二十出头的辛弃疾加入抗金起义军,一路建功立业,率50多人闯数万人的敌营、千里追叛将的辛弃疾呀。
这首词写于嘉泰三年,那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那时候是1203年,而辛弃疾是1207年去世的,也就是说这首词几乎已经是辛弃疾末年时候的作品了。当故人给他写信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享受蒓羹鲈脍了!可他心心念念的,却仍旧是收付收复失地。
我们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在辛弃疾身上,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一颗终其一生始终心念收付失地的赤子之心。即使在人生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他仍然在诉说着“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所以,如果读辛词觉得典故太多,不妨先放下来,去读辛弃疾的年表,读懂辛弃疾的一生,再回过头看辛词,就事半功倍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