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尧舜广施仁德是讲什么

2.概括尧的故事 :

3.为什么古代宫殿前要立“华表”?

4.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5.知道全国哪两个城市有华表吗?

尧舜广施仁德是讲什么

诽谤之木是尧造的还是舜造的-诽谤之木是尧造的还是舜造的意思

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

出处:《上下五千年》第005章 尧舜广施仁德

原文:

历史上的尧十分贤明。尧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黄帝的妻子嫘祖生玄嚣,人们都认为玄嚣是太白金星下凡。他长大以后,黄帝封他为少昊帝。黄帝还封给少昊一块地,称为少昊国。少昊精明能干,把这块土地上治理得十分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少昊帝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少昊帝的侄儿颛顼前来学习治国之道,而当时颛顼才10岁。几年后,颛顼别的没长进,琴瑟之技倒是高了许多。

黄帝有一天听颛顼弹琴,从那优美铿锵的乐声中和他端然稳坐的神态中判断出他将是一个理想远大的年轻人。黄帝十分喜爱他,便时常让颛顼为他弹琴,并与他谈论治国之道。在颛顼年仅20岁时,黄帝就把帝位传给了这个孙子。当时社会比较民主,百姓对首领有什么不满或是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还可以登上天梯向神仙诉说,反映人间的情况。神仙也通过天梯下凡,帮助人们除奸去恶。颛顼认为作为一个首领,应当说一不二,百姓没有权力直接指责首领。于是颛顼砍掉天梯。百姓没有了天梯,又无法直接对首领妄加评说,十分不满。不但如此,颛顼还规定女子见到男子必须躲避,否则要受处罚。许多女子更是不满这条规定。两条规定反映了人类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男尊女卑已经初步形成了。颛顼的措施遭到了众人的反叛,从此人心不稳,社会动荡不安。颛顼也因此忧郁不安,没过几年,颛顼因病而亡。继位的是少昊帝的孙子帝喾。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尧继位时年仅20岁。首都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因为他被封于陶和唐,所以又叫陶唐氏。

尧十分聪明又仁慈,颇受人尊敬。尧是继炎帝、黄帝之后的又一个最有威望的部落首领。尧统治时期,天下太平,人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尧自己却十分俭朴。

尧很重视农业,命人观察天象制订历法,以方便人们掌握耕种的节气。

尧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住的是连白灰都没有涂过的茅草房,外边下雨,屋内就渗进小雨滴,但尧没有半点怨言。他吃的是糙米饭、野菜汤。他穿的衣服除非破烂不堪,否则不换新衣服。人们见到尧如此,心里十分心疼他,对尧说:“您是我们的首领,整天那么辛苦,吃的、穿的、住的都应该是最好的,我们不会有怨言的。”尧诚恳地说:“天下那么大,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挨饿受冻,还有没有人没有房子住。我没有别的追求,只想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都有房子住,都能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天下只要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的过错啊!”因此,尧更加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人们敬仰他,信任他。而且尧从不一意孤行,十分讲究民主。他有什么事都和大家商议。他经常召开部落会议,征求大家意见,让大家共同出谋划策。

尧还十分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之很有效的行政机构,这一机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萌芽。尧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强大,也得益于他手下的干将。那时他手下的名臣有很多,包括管民政的舜(舜后来继承了帝位),管军政的契,管教育的夔,管农业的弃,管司法的皋陶以及一些有能力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尧渐渐地老了,于是尧按照惯例召开了部落会议,人们都愿意让尧继续担任首领,但又不忍心看到上了年纪的尧继续操劳。大家共同商议决定推荐尧九个儿子之一的丹朱为继承人。尧说:“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授舜,则天下得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于是他把帝位让给了舜。这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使人们更是敬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领。舜是黄帝的九世孙,生在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县北10公里处),他的先人封于虞,所以舜又叫虞氏、虞舜。舜的父亲叫瞽瞍,母亲早亡,继母和继弟经常折磨他、陷害他。后来他无法在家中继续住下去,就离家出走了。他为人诚实,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人们都很喜欢他。在舜继位之前,尧亲自派人去考察他。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还为他修了一个粮仓,送去许多牛羊。舜的继弟象得到这个消息后,就想方设法害舜,把两个美女据为己妻,占有财产。有一天他和父亲把舜骗到仓顶,撤走了,让舜无法下来,然后又放起了熊熊大火。舜一看着火了,急忙往下跳,由于他当时带了个大斗笠,跳下来时一点没受伤,大斗笠成了救命的降落伞。象一看没有达到目的,又想出一计。他和父亲又把舜骗到枯井旁,说井里边有许多宝物,让舜下去取宝。舜将信将疑,但父命难违,他还是下去了。可刚一到井底,象和他父亲就往井里扔石头,想砸舜。而枯井旁边恰好有个侧洞,舜躲在侧洞里,丝毫无损。当象和他父亲正在舜的屋里抢夺财产时,舜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但是舜什么也没说,仍然十分孝顺父母。尧知道之后,很受感动,所以在召开部落会议时力排众议,不让丹朱继位而推荐德才兼备的舜。

舜继位后,任用贤人“八恺”、“八元”,除掉了“四凶”,制定了“五刑”,取得了辉煌的政绩。舜还设立了官职。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舜渐渐老了。他见大禹治水有功,又有才有德,便决定把帝位让给禹。他带着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到各地游说,帮助禹在百姓中树立威信。大禹十分感动。在巡游过程中,由于年岁已高(110岁),舜在路上突然患病,在苍梧之野劳瘁而。娥皇和女英伤心欲绝,泪水打湿了路边的竹子,我们现在还可以找到带有斑斑泪痕的斑竹,那就是湘妃竹。娥皇、女英最后在湘水里溺,成了湖水的女神。大禹为了纪念舜,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修了零陵与舜庙。而那个曾经陷害舜的继弟象,被舜的德行感化。在舜后,他真的变成了一头大象,默默地在舜的墓田中耕种,寒来暑往,不知疲倦。尧和舜早已成为历史人物,但他们都具有中华民族的美德:选贤任能,宽厚豁达。他们的高尚德行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

尧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五帝”之一。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去。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上下五千年》(少儿历史通俗读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让“上下五千年”名闻遐迩的是国内第一款少儿通俗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它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历史教育家林汉达教授与现代作家曹余章先后编著,林汉达教授编写了写作提纲和部分篇目,曹余章则写了剩下的篇目,其中第一版分5册于1979年问世,东汉以前的部分为林汉达与曹余章合著,其余的部分是曹余章在林汉达手稿基础上整理而成,1991年该书分精华版和平装版发行了第二版。受其影响和启发,有了相关读物“中华上下五千年”,继而又有了“世界五千年”少儿文学读物问世。但是,这些读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书,不能和“通史”,断代史,中国史,世界史相提并论。

概括尧的故事 :

1、勤俭听谏:

尧当政后依然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编织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就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

为了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果来人愿意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

尧经常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我害了他。”

2、儒墨之宗:

在先秦时期,以儒家和墨家两个学派最有势力,号称“显学”,两家都以尧舜为号召。从那时起,尧就成为古昔圣王,既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孔子对尧的赞美,随着儒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渐趋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后来儒家即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标帜;到唐代韩愈以至于宋明理学,大倡“道统”之说,尧遂成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

3、发明造酒:

传说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

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

4、龙图腾:

唐尧时基本确定了龙这一形象。根据《竹书纪年》 记载 ,尧生在伊祈山(在保定市顺平县境),尧母庆都为陈锋氏部族,生于斗维之野。唐县有庆都山,传为尧母居住之地,庆都出生时常有黄云覆其上,及成年常有龙随之。

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有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伊祈山)。伊祁山尧母洞,即尧出生地。这就说明赤龙族当时就栖身生活于伊祈山附近,更加深了龙与中华民族的血肉关系,也说明了龙的传人在尧时已为世人所共认。

5、尧王牧马坡:

传说上古姑射山北仙洞一带有尧王牧马坡。山头绿草如茵,山坡灌木丛生,沟下一片林海。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夏天树木茂盛,山花烂漫,秋天枫叶红似火,冬天松柏傲霜雪。传说这里“树为尧王栽”,是尧王的放马山,那里北有生马庄,南有牧马滩。

生马、二驹的村名都是尧王时留传下来的名称。《临汾县志》中以此地为临汾八景之一。山下汾水西边的东马栅、西马栅传为尧王的牧马场,鹿仙女与尧王婚后,还在这一带管理过马场哩。

为什么古代宫殿前要立“华表”?

为什么古代宫殿前要立“华表”?

 相信曾到过北京的人都看到,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天安门的华表是用汉白玉石柱雕制,雕刻精美,以圆柱形为主体,柱身雕有云龙纹饰,上部还横插一块长形云片,柱顶雕有瑞兽。此外,在明十三陵、卢沟桥等地,也都可以见到矗立着类似天安门的华表,只是造型稍异,瑞兽略有不同。

 华表,又称为“华表柱”,是古人设置在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的大石柱,柱身大多雕刻龙凤等图案,柱顶横插着雕花的长石片,顶上有蹲兽。那么,为什么古代宫殿前要立“华表”呢?

 据载,华表源于上古尧舜时期设置的诽谤之木。如《吕氏春秋。自知》记载︰“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又《史记。孝文本纪》上载︰“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及《淮南子。主术》:“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诽谤之木,即指木牌。

 这些古籍记载是说,上古时代,尧舜两位君王治理天下时,在四通八达的路口树立了旌旗、木牌、鼓,要进善言的人就站在旌旗下畅所欲言,要批评朝政的就把谏言写在木牌上或击鼓以申。如此就能使治国途径通畅,招来进谏的贤才。

 在古代,“诽谤”不是现在我们用的毁谤的意思,而是进谏之意。如《周书。柳虬传》上载︰“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及《汉书。贾山传》曰︰“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

 华表最早的形状、作用是什么样?为什么叫华表?据晋朝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上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诽谤之木就是华表木、表木。华表的外形是顶端横木相交,有如花形的巨大木柱,而“华”字在古代同“花”字,如《说文解字》曰︰“花,本作华。”故这是“华”字的由来。另华表最早的作用,是古人用来表示王者纳谏,或路径标示。表,有标识之意,这是“表”字的由来。

 华表通常分为底座、柱身、柱顶三部分。柱顶上的部分又称为“承露盘”,据传汉武帝因迷于仙术,曾在建章宫筑神明台,立铜仙人舒展双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希望喝了可以延年不。后来盘上不立仙人改置瑞兽,有祈福辟邪作用。柱身大多雕有蟠龙等图案,上方横插一长形石板,上面雕满祥云。底座是须弥座或莲花座,底方盘圆,象征天圆地方。

 华表上的蹲兽(网络)

 古代的华表是用来上达民意,有监督作用,皆为木制,而使用石柱作华表,则盛行于东汉时期。后来,华表的作用消失了,只是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城门等前的大柱,作为纪功、装饰、标识等作用,近代更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了。

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自古民间有“击鼓鸣冤”之说,现在称作上访申诉。大致自魏晋时起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有这项让民间冤情直达皇帝的制度,称之为“挝登闻鼓”。挝读“抓”音,意为击打。所击之鼓称作“登闻”。挝登闻鼓就是民间经常说的击鼓鸣冤。

“登闻鼓”一词首见《晋书》。晋怀帝永嘉年,有一名廷尉检举殿中帐吏邵广偷了宫中三张帐幔,折合布三十匹,有司衙门判处邵广斩首弃市。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二子救父心切,于是“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奚官奴,以赎父命”(《晋书·汪叔坚传》)。黄幡即手举黄旗,没奚意为罚作奴隶。朝廷听闻这两名幼子自愿为奴来换取父亲性命,于是以“垂恩之仁”成全了邵氏父子,免去邵广罪。

“登闻鼓”之流变

上古时期就有“击鼓以达上闻”的做法。那时击鼓并非鸣冤之用,是为了纳谏而设。《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云:“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尧帝为谏言之士专门设置了一面鼓,有想要进谏的人即可击鼓。舜帝设立木牌供人书写其过失,称之为诽谤之木。《汉书·贾谊传》又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的说法。魏晋时期,衍生出鸣冤之用,挝登闻鼓由此成制。后世登闻鼓之用,鸣冤大于谏言。

隋唐之前,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左。《魏书·刑罚志》:“(太武帝)神?中,诏司徒崔浩定律令。……阙左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奏其表。”穷冤意为穷尽各种途径申冤仍得不到公正审理。此处“公车”为官署名,是卫尉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宫廷宿卫传达等事。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有冤屈之人击鼓诉于朝堂,遂令东西都设置登闻鼓。另外,唐代宫阙前还有谤木肺石。谤木即“诽谤之木”。肺石,长八九尺,形如垂肺。周秦时期申冤者立于肺石下,向司员诉说冤情。肺主声,喻意以声达其冤,故名“肺石”。

宋代登闻鼓置于宣德门南街之西,由“鼓司”受理其事。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五月,“鼓司”更名为“登闻鼓院”。所有人申冤所呈递状子一律先经登闻鼓院。事情涉及军机密事或者告发京城官僚的,登闻鼓院依例实封,不得拆阅。仁宗朝又设“登闻检院”,合称“鼓检院”。“鼓院”收状子“检院”审状子,随后进呈御前。(参宋孙逢吉《职官分纪·登闻鼓院》)

宋太宗淳化年间,京畿户民牟晖击登闻鼓,诉称家奴把一头公猪弄丢了。鼓司遂将此事奏报太宗,太宗诏令赐给牟晖一千钱,赔偿他所丢猪钱。随后对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如此断决听起来可笑。然而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参《古今事文类聚·失豭击鼓》)

明代朱元璋立国后即设立登闻鼓。“登闻鼓,洪武元年置于午门外,一御史日监之,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移至长安右门外,六科、锦衣卫轮收以闻。”(《明史·刑法志二》)明代专门由一名御史每日监理登闻鼓,凡有击鼓者,御史一律将其呈状奏报。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登闻鼓院设置在西长安门外。有小厅三间,东向,旁有一小楼悬鼓。每天有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流值班,司理申冤之事。明代各省按察司负责本省谳狱事,百姓若认为他断案不公,自己确有冤情,可赴巡按监察御史处申冤。巡按监察御史是都察院派往各省的中央机枢职官,品秩或不高,但是权力颇大。若监察御史仍然判案不公,允许冤情者进京赴通政司递状申诉于都察院。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情,或者状告不法等事,通政司负责誊写诉告缘由向上呈报。都察院接到通政司呈状后不予审理,或仍枉问,则允许冤情者挝登闻鼓。

清代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外街东。顺、康两朝设满、汉科道各一员值班监理。清初京师有“御状”“通状”“鼓状”之分。御状即拦截御驾喊冤申告。通状指赴通政司申告。鼓状即挝登闻鼓。雍正二年改制,统归于通政司职掌受理申诉之事。再后,申诉者直接赴都察院及提督衙门,外藩人员则赴理藩院,自此再无鼓状、通状之说。

“登闻鼓制”相关律文

司法公正关乎天下社稷,古人为此设置登闻鼓院以让百姓申告冤屈。有登闻鼓院必然有相应的典章制度。古代诉讼是四级三审,四级指县(州)、府、省、刑部及大理寺,三审指县衙一审、府衙二审、省衙三审,三审后案件终结。若事主仍觉冤屈则进京申诉,由刑部及大理寺决定是否复审,登闻鼓院即为此而设。刑民案件的起诉与受理皆由下而上,历代禁止越级诉讼。只有本级衙署不予受理时,方可越诉。

《唐律·斗讼》规定:“诸越诉及受者,各笞四十。若应合为受,推抑而不受者笞五十,三条加一等,十条杖九十。”此条所称越诉是指本该赴县级衙署申告,而越级去州、府、省衙门一类情形。若职官受理了越诉案件,越诉者与受理者皆笞四十。若本级衙门不受理,越诉者无罪。“应合为受”指衙署官吏依令应当受理,并作出判决。应当受理却拒而不受理的,笞五十。“三条加一等”指不受理案件超过三件,杖责六十。十条罪止,杖责九十。州府一级衙署接到越诉状词,受理官员判付给县衙审理者,不构成此罪。

又规定:“即邀车驾及挝登闻鼓,若上表诉,而主司不即受者,加罪一等。其邀车驾诉,而入部伍内,杖六十。”

“邀车驾”指半路拦截皇帝御驾。百姓拦截车驾及挝登闻鼓递交状词,有司官吏应当即刻受理,不即时受理者加罪一等。拦截车驾申告者若进入了仪仗队伍中,杖责六十。这就是民间所谓的“告御状”,无论是击鼓鸣冤还是拦截御驾,官吏皆须即刻受理,不能让申告者冲进仪仗队伍中。但是倘若击鼓鸣冤与告御状的人虚假告状,则要杖责八十。

《大明律·诉讼·越诉》规定:“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笞五十。若迎车驾及击登闻鼓申诉,而不实者,杖一百;事重者,从重论;得实者,免罪。”

到明朝,击登闻鼓与拦截车驾申诉所述事由,仍分实与不实两种情形。属实者,免罪;不实者,杖一百。是否属实须经有司官吏审核后断决。坊间传闻进京告御状须先承受“滚钉板”之类酷刑等,本人未见此项典章规制。百姓进京告御状击登闻鼓无非三种情况:一是对地方衙门判决不服,二是地方衙门不受理而进京状告于刑部及大理寺,三是无理取闹即所谓“刁状”。诉讼需要成本。公家衙门是司法行政成本,个人须付差旅食宿费用。依常理判断,对地方司法衙门所判不服而进京击鼓鸣冤者居多,所以登闻鼓制主要为不服地方判决而设。《大明律》将“告状不受理”作为罪名入律,并列出地方衙门不受理者依事由大小之不同罚则。

《大清律》沿用照搬了《大明律·诉讼》“越诉”及“告状不受理”两条。两律又皆以《条例》对此二条规定了相关细则。

不算汉代之前的“敢谏之鼓”,仅作鸣冤之用登闻鼓制沿用了大约一千四百余年。秦代以后,朝廷中枢既要防止疆吏拥权自重,又要杜绝地方各级官吏枉法而积民怨。登闻鼓制一方面为百姓鸣冤提供渠道,另一方面可察验地方官员操守情况。虽然自古就有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等监察机构,但其毕竟是官方所属。登闻鼓制可令百姓呼声直达上听,此又为朝廷直接了解真实舆情的办法之一。古人深谙百姓“没地方讲理”的要害。宋太宗以一千钱赔给丢猪百姓,换来天下可以无冤民之公信,又何尝不是高明?当然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须有足够底气才行。

知道全国哪两个城市有华表吗?

华表起源很早。早在尧舜时代,帝王就习惯在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设置一些木柱。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柱子乃“舜之诽谤之木”,“书其善恶于华表木也”。意思是,人民群众对帝王有什么批评建议,可以写在这些叫做华表的木柱上面。可见华表最初是发扬民主的工具。秦始皇时代,为加强专制统治,废除了华表。汉代又恢复华表,称做“桓表”。但是,由于封建帝王不爱听批评,不准人民提意见,因此华表逐渐成为街心路口的路标,后来又变成一种石雕艺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

现在北京除天安门的前后两面各有一对华表外,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校园里,以及明十三陵大红门内侧等处,也保留着用汉白玉雕琢的华表。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 做吼),是一种食肉兽。你可曾注意到,天安门前面那对华表上的 面向南,而天安门后边那对华表顶上的 却面向北,这有什么讲究?据说,面朝北的 ,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湎于宫廷生活,应该经常出去走走,体察民间疾苦,向南的 ,叫“望君归”,是叫皇帝不要长期在外游逛,忘了国事,应该回宫来处理朝政。其实,这些象征性的寓意只是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意愿和期望而已。各朝各代,有哪个皇帝的行踪真正是受“华表 ”的支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