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原意-克己复礼的意思和道理
1.一日克己复礼翻译
2.论语告诉你什么道理
3.《论语 颜渊》渐修和顿悟
4.关于论语:颜渊曰:“请问其目?”中“请问其目”什么意思?
5.论语~克己复礼
一日克己复礼翻译
一日克己复礼翻译: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成书过程: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论语告诉你什么道理
一个字:仁!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怎样达到仁?克己复礼,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
《论语 颜渊》渐修和顿悟
顿悟是苦思冥想得不到结果,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或者某一件事,触发了人的灵感,豁然开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文学上称之谓灵感,佛学上称之谓开悟,就像苹果砸到了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洗澡发明浮力原理那样,量变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发生了质变。顿悟不会凭空而来,而是要经过不断地学习、思考、练习、试验、研究,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的境界。
这一段是孔子思想的中心,“克己复礼为仁”。 克就是克,克伏下去,含有心理的争斗意思,“克己”就是通过思想斗争,达到心理的净化。“复礼”就是恢复到礼的境界,礼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达到那个礼的境界才叫做仁。
孔子继续解释说,假使有一天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的境界,就“天下归仁焉”就是归到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仁境。因此,仁的境界在于自己,要身体力行,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老师传的。
关于仁,在论语上半部的“里仁”篇中,孔子就讲了很多,比如“里仁为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等等,这些话只是讲仁的体、仁的用、仁的现象,仁的思想,仁的待人处世,没有讲到仁的本质。所以最勤奋的弟子颜渊要问孔子,如何用一句话定义“仁”,孔子给仁下了简洁的定义,那就是克己复礼为仁。
颜回听了这个定义,觉得还是太高大上了,于是他继续问。
颜回说,仁的道理很深,能否给个引子给我们入手,也许可以进入“克己复礼”的境界。因此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个消极的规范。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严格地管束自己,由外在规范,熏陶自己。这下子颜回彻底懂了,他说:我虽然很笨,不大灵敏,悟性不高,但是借外力熏陶内心的方法是懂了。我只好用这种方法,慢慢去达到那个“克己复礼”的境界。
达到仁的境界很难,相当于是顿悟的境界,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渐修,那就是借助外力来熏陶内心,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身体,从日常生活中以仁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渐向仁的境界靠拢。
冉雍,字仲弓,他是孔子表扬可以南面,具有帝王之才的弟子,他向老师问仁。孔子说:出门到外面去,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要像对待贵宾一样,对所有人都要恭敬,礼貌,不能看轻任何一个人。为老百姓做事,要像承担大祭那样庄重和肃穆,以诚敬的态度来管理人民,这就是仁道。
你自己不愿意的,就要想到别人也不愿意。在邦国和他人没有怨恨心,没有什么遗憾的事,在家里也做到心中无怨。这两条是很难做到的,不仅要家庭和睦,还要社会和谐,做到于己于人都无怨尤,就是真正的仁行。冉雍听了以后说,我虽然没有高度的智慧,但是我会朝这方面努力。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问仁,孔子的答复又不同了。他说:有仁道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不随便说话。这个“讱”就是忍。司马牛说:讲话慢一点,不随便放言高论,这样就叫做仁吗?这个很容易嘛!孔子说,你不要看得容易,真做起来很难,你能不高谈阔论吗?司马牛再问怎样才够得上作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觉得这个也很容易,他疑惑地问:只要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孔子知道他弄错了,告诉他不忧不惧是不容易的,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没有遗憾的地方,心里非常安详,才能够无忧无惧。
三个人问仁,孔子回答都不一样,告诉最优秀弟子颜回是“仁”的哲学定义“克己复礼”,和行动指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仁的最高层次。回答冉雍的是“仁”的用途,用于人际关系,待人如待贵宾;用于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是达到家人和睦,社会和谐。这是仁的第二层次。对官场人物司马牛,按照他喜欢放言高论的特点,告诉他,仁就是慢慢说话,或者不说话,要说也说实在话。这是仁的最低层次,从日常的说话做起。
所以综合来说,仁就是修行,从说话开始,然后用于待人处事,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仁的境界。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仁的要求进行自身修养,达到悟道的境界。
关于论语:颜渊曰:“请问其目?”中“请问其目”什么意思?
以我的学问是万万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的,但是我可以推荐你参考南怀瑾老先生对此作出的解释,具体请参考下面他的语录: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说,这个道理很深,很难,总要拿一个章法,一个引子给我们入手,或者可以进入“克己复礼”的境界。因此孔子才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个消极的规范。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严格的管束自己。由外在规范,薰陶自己。刚才报告的催眠术、瑜伽术,也是走的这个路线,佛家的打坐入定也是这个道理。这是实际的修养功夫的一种方法。
在理论上则很难说了,“非礼勿视”,哪一种是非礼的,不要去看呢?男人看见女人穿了一件衣服很好看,多看一眼,如果老古董的先生们,或者一板一眼的理学家,认为这个不成,非礼勿视!这就很难讲了。只是看看这件衣服的新奇,并没有别的意思,怎么是非礼呢?一定说这一看是非礼,那一看是合礼的,那就很难讲了,那天下事情没有一样可看的,首先电视不能看,有些短裙子裸背露胸上场的,选美的,都不可以看了。“非礼勿听”,现在打开电视机、收音机播出来的那些歌曲,很多是“非礼的”,我们只好用棉花把耳朵塞起来了。所以讲理论实在很难讲。
但事实上我们要了解,根据《论语》,孔子的说法,并没有后世那样的解释,这样非礼,那样非礼。这里是方法,等于刚才讲的练催眠术,训练眼光的定,当然要非礼勿视,除了看一点亮光以外,什么都不能动。颜回听了这四个方法就说,这我就懂了。换句话说,“克己复礼”做到形而上最高的功夫是很难的,退而求其次,用这种方法困住自己,训练自己不敢乱动,先端肃起来。颜回说,我虽然很笨,不大灵敏,悟性不高,但是借外力薰陶内心的方法是懂了。我只好用这种方法,慢慢
去达到那个“克己复礼”的境界。
上面这一段是讲“仁”学。孔子的道统中心是建立一个“仁”。在这一节书里分成两半。“克己复礼”是讲真正的修养功夫,达到“仁”之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明明德”等于孔子讲“克己复礼”的道理;发出来的外用在“亲民”;最高的境界在“止于至善”,是原则。一下子“明德”明不了,所以要做功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来得到什么呢?得到的就是“明德”。所以《大学》里的修养功
夫,和这里有相同之处。下面接着下来,就讲仁的用了。如果我们拿曾子的《大学》来比方着讲,等于上面这一节讲“明德”,下面就要讲“亲民”、“至善”的境界 了,也就是要讲起用的道理。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家还记得孔子弟子冉雍,孔子认为他有帝王之器,在学生当中可以当大领袖的人物。他来回仁,孔子告诉他的仁,就是由内心修养的道,发挥到外面作人做事的用,尤其是在政治领导原则下的“待人”之用。他告诉仲弓说:“出门如见大宾”,这在仁的修养就很难了。出门到外面去,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处仁的道理:对任何一个人要恭敬,有礼貌,不能看不起任何一个人。看到任何一个人,都像看到贵宾, 很有礼貌,很诚恳的,尊重任何一个人。尤其作为一个***,更应该如此,这是***的学问。当一个小小干部,马马虎虎还不要紧,当主管的则对任何一个人,即使对下面也应如此,非常尊重人家,这是很重要的修养。
为什么说这是作人处事的外用?在《大学》《中庸》里,却不是教我们“出门如见大宾”,而是教我们“慎其独也”。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一个对象,自己都要庄重。这就是内在的修养合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道理。而现在教冉雍的是外用,所以第一句话“出门如见大宾”着重于待人处世的态度修养。
其次,是讲做事的责任感。“使民如承大祭”。这个“民”就是群众。现代而言,是指对于一般老百姓,对群众社会的领导,为大家做事的时候,要负起责任,担负这个责任的态度,要“如承大祭”一般。古代对于祭祀是很慎重的事情。好比现代一个宗教徒到了教堂,心情就完全不同。对上帝、对祖先,那种心情多么庄重!多么肃穆!去拜菩萨、拜祖宗上香的时候,自然心里就诚敬。对于大众的事情,以这种心情,这种精神来处理。这就是仁道。
第三点则讲到居心、行事的大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也替人家想想。我们普通一般人,大概都是这样:自己不愿意的,都推给人家,这是普通人的心理,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大错。不过假使我们要行“仁”道,扩充于为政之间,处人处事之际,那就不同了。你自己不愿意的,就要想到别人也不愿意。怎样使得人、事至于平和,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面两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就更难了,这两句是结论。这个“怨”字包括两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这是人生哲学。我们每个人,自己心中都有好多的怨,即使对别人没有怨,也会怨自己的命真不好,碰到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这是对自己的怨。第二,人与人之间相处,同事之间相处,长官与部下之间相处,彼此之间无怨恨心,没有什么遗憾的事,这个非常难。在原则上要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做的,也应替部下设想,在他也是不愿意做的。譬
如一个任务交下去,要告诉他,这是很痛苦的,要抱牺牲精神的,你愿意不愿意?这是在行政之间。当然,领导部队作战时,那情形又不同,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做到了于己于人都无怨尤,就是真正的“仁行”。冉雍听了以后说,我虽然没有高度的智慧,但是我会朝这方面努力。 说到这里,我们看到这位《论语》的编辑实在了不起,所以我说它始终是一贯的。它第一段讲内在的修养,形而上的“克己复礼”,教诲的对象,是得孔门道统真传的颜渊。讲到外用的对象,则是孔子认为帝王之才的冉雍。下面这段是谈对于“仁”道的一般修养。
论语~克己复礼
孔子对礼是高度重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从建设理想社会的角度,孔子提出礼的层次性规范化理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代表国家行政人员及研究学问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规范性行为是义:忠于职守,清廉为政,学问泽人。他们的义,在于谋取社会民生之大义和大利。小人,从事社会生产劳动阶层的人员,他们立足本职去谋利,实质为社会增添财富。国家富足,民生康裕,直接动力源是小人利。在一定规范条件下的小人利,也是社会民生的大义和大利。提出礼的层次规范化理论,在文化史上孔子是第一人,理论上的应用、社会实践的历史沿流,已成儒学不易之义理,直至现今,仍然有存在之光辉。礼的层次规范化原理只会出现在孔子及儒学的理论中,决不会出现在老庄的道家体系中,也不会出现在佛教体系里,世界观体系及精神境觉决定其思想体系的优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