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囹圄”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秦始皇在古代是千古罪人呢?

3.赭衣塞路什么意思?

古代“囹圄”是什么样的

赭衣怎么读-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意思

成语“身陷囹圄”,意思其实就是坐牢。“囹圄”与“圜土”,均是上古周代监狱的叫法。夏代的监狱称为“夏台”,殷商叫“羑里”,春秋时期改称“狴牢”。古代监狱不仅叫法各不相同,坐牢的规矩在不同朝代也迥然有异。

先秦时期“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秦代“广狱酷罚”但农忙时刑徒可回家干活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先秦时期商鞅提出的司法思想。商鞅是法家人物,重视法治,战国时用刑最厉害的就是秦国。《汉书·刑法志》中用“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来形容秦国的严刑,路上满眼都是,监狱连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重刑”的司法理念,仍信奉“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广狱酷罚”进一步实施。

在秦朝坐牢,一律穿赭色囚衣,这种颜色的囚衣分冬夏两套,夏衣四至六月发放,冬衣九至十一月发放,逾期不再补发。这些囚衣并不是免费发放,而是由自己出钱,成年男囚夏衣55钱,冬衣110钱;成年女囚夏衣44钱,冬衣55钱。

秦朝都要劳动,秦始皇修建自己的陵墓、建筑北方的长城,都是使用囚犯。干活时,囚犯也必须戴着刑具。这种劳动时也要戴刑具的制度,到了唐代仍未改变。但秦朝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对以劳役抵偿赀赎债务的刑徒,农忙时可以放假,在播种和田间需要管理时节,各可以回家20天。

由于这一做法有益于农业生产,为后来一些朝代所继承。如汉代便有“纵囚归家”的做法,每年的伏天和腊月,出于哀怜囚犯的考虑,一些地方官府会释放回家,到期再返回。《后代书·虞延传》记载,当年虞延任细阳令时,“每年至伏腊之时,即遣所系囚犯各使回家。”

“纵囚归家”现象,在唐代也曾有过,如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年甚至将刑犯全部释放回家过年。

汉代“约法省刑”设立“颂系”制

监狱分不同级别高官重臣犯罪按爵位关押

刘邦亡秦建汉后,首先废除了秦朝的“重刑”制度,“约法省刑”,“恤刑悯囚”,尤其对犯罪的权贵颇为照顾,官员囚犯所受的处罚比普通囚犯要轻很多。

汉朝,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颂系”制度。所谓“颂系”,是宽容犯罪分子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设计,是基于儒家文化原则,首先考虑了官员和有爵位者的犯罪。凡是得到颂系的犯罪人员,不须坐牢,监外执行即可。即便坐牢,也不用戴刑具。

《汉书·惠帝纪二》记载,爵位“五大夫”以上的、公务员“六百石以上”的,还有皇帝身边的宦官、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可获得“颂系”。后来80岁以上、8岁以下及孕妇等普通囚犯也可以获颂系。

现代有不同级别的监狱,用来关押不同身份和类型的罪犯,这其实是古代之遗风。早在汉代,已设有不同类型的监狱,如掖庭秘狱、廷尉诏狱、上林诏狱、郡邸狱、共工狱、若卢诏狱、都船狱、都司空狱,等等。这些监狱所关押的身份都不一样。如“若卢诏狱”,关的是将相大臣、两千石以上的大官,是一种“高干监狱”;“都船狱”所关押的级别相对低一些,人员成分也较杂,关“将军以下与两千石”犯罪官员。

唐代沿袭了“颂系”制度,除对老幼妇病残者给予颂系外,同样照顾坐牢的官员,囚犯如果是五品以上的,“月沐一度,暑与浆饮及钱物等”。能定期洗澡,夏天还发给冷饮和钱物。

这类专押权贵的监狱,在古代被称为“官狱”。对犯罪官员的“颂系”,无疑是一种司法不公。后来不少朝代取消了官员的“坐牢特权”。如南朝陈,所有囚犯“不计阶品”,一律“著械”与“著锁”。不论是谁,只要进来了,都得戴上刑具。

唐代“诸道州府各置病囚院”

囚犯生病可“保内就医”允许家属进监照料

古代因为医疗条件差,坐牢生病、亡现象较现代普遍。特别在早期,这种情况很突出。为此,汉代会给生病的治病,了还实行官葬。

《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刘志(桓帝)当皇帝的建和三年(公元149年)曾批示,囚犯“疾病致医药,亡厚埋葬”。1964年在河南偃师大郊村附近,曾考古发现了522座东汉囚徒墓。

晋代以后,囚犯的看病权进一步规范,并呈制度化。晋代特别要求,对坐牢的“寒者与衣,疾者给医药”。

到了唐代,对生病的,在上报上级主管后,也是积极给予医治,“囚有疾病,主司陈牒,请给医药治疗。”古代坐牢没有“保外就医”一说,但可以“保内就医”,如果生病了,除了给医给药外,还允许家属进监狱来照顾。

五代时期出现了专门为看病的“监狱医院”。这一做法始于李嗣源(后唐明宗)当皇帝的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当时李嗣源下了一道红头文件(敕令):“诸道州府各置病囚院,仍委随处长吏,专切经心,或有病囚,当时差人诊候,疗理后据所犯罪轻重决断。”这里的“病囚院”就是监狱医院,这是中国监狱史上朝廷首次就监狱设置医院作出规定,此后遂成一种监狱制度。

到了宋代,无论是中央监狱,还是地方监狱,一律“置楼牖,设浆,铺席,时具沐浴,食令温暖,寒则给薪炭衣物,暑则五天一洗枷杻”。

元朝对看病问题也作了规定,设置有专职的狱医。铁穆耳(元成宗)当皇帝的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始专置官部医一人,掌调视病囚。”所用的药品,与社会慈善扶贫一样,由当地公设的药局发给,药费在药局的“营利利息钱内通行准除相应”。

汉代“虎穴”囚犯“皆相枕藉”

司马迁曾被“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

在古代封建社会,尽管大多都是严刑峻法,但有的朝代监狱管理上也有一些人性化的规定。西晋时期的《狱官令》中就曾规定,牢房(“狱屋”)要造得坚固,屋顶上要铺上厚厚的草蓐,防止漏雨潮湿。对于“去家远、无饷馈”的,一律由公家“治廪”。

晋朝这一做法,为后来各个朝代所效仿。

唐宋及以后,朝廷对监狱的居住条件都有一套具体的量化指标,如牢房要保温,刑具要保暖。据《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狱用刑》记载,元代是这样要求的:“冬月糊塞窗户,措置煖匣拘钤”,明清也都有同样的要求。

在古代,囚犯也吃“定量粮”,当然这笔生活费用一般由家属供给。如果家里无力负担,或是一时供给不上的才“吃公粮”,晋代的“治廪”就是这意思。

唐代《狱官令》规定,“囚去家悬远绝饷者,官给衣粮,家人至日,依数征纳。”意思是,对路远家属一时未能送来生活费的,由官府先行垫付,待家属来后归还。

宋朝要求,“禁囚无供饭者,临安日支钱二十文,外路十五文。”从这一规定来看,宋朝每天的伙食标准是20文和15文。

到了清代,坐牢的开支发生了质的变化,伙食费不再由家里出了,坐牢的与上班的官员一样,开始“吃皇粮”,标准还不算低:“日给仓米一升,寒给絮衣一件。”

在清朝,坐牢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一律改由官府供给。《刑部处分则例》规定,“凡应禁之一切铺监收费永行革除”,也就是说,坐牢的一切生活用品从此均由监狱配给,不再向囚犯收取。

然而,规定归规定,制度与实际生活中的做法常常是天壤之别。如在汉朝,有的牢房条件很差,有一种叫“虎穴”的牢房实际上是挖得很深、下大上小的地牢,上面出口处用一块大石覆盖住,牢里往往要关进几百人。关于“虎穴”,史书上曾有

“数日一发现,(囚犯)皆相枕藉,便舆出”的记载。

再如,汉朝虽对高官有颂系规定,但一旦进去也身不由己,进来前官再大也奈何不了狱吏,要行贿、打点方可免受身心之痛。西汉开国将领周勃,晚年被人告发谋反入狱。狱中的周勃被狱吏欺凌侮辱,后来花千两黄金行贿,得以从狱中上书给皇帝刘恒,获特赦出狱。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当年因李陵案坐牢。在牢里,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到后来,被饿极打怕的司马迁一看见狱吏过来,便赶紧磕头,即所谓“见狱吏则头抢地”。

明朝对坐牢者也不乏人文关怀的规定,然而其实际上的用刑恐怖却为历史之最。明朝的厂卫监狱可以任意私设刑堂,拷打,名为“打桩”;向敲诈钱财,则叫““干酉窄酒”。此外,“狱霸”、“黑监狱”之类的更是屡见不鲜。

为什么秦始皇在古代是千古罪人呢?

毛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泆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对暴秦,就包括反对秦始皇,完全是正义的。

秦朝时弩射不中罚钱,

农具用坏抽二十鞭子,

秦朝的秦简证明。

戍边没证明罚戍边四个月,

母牛不生育,赀罚畜牧吏。

各种连坐,逼动用七十万人修墓。

陨石坠落杀尽百里之人,

不过2000万人的天下徭役无数,

至子而亡。

另外,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表示罪人塞满了道路,监狱可以堆成一座城市。

史书说秦始皇割六国之君,劓杀其民。于是赭衣塞路,有鼻者丑。故百姓鸟惊兽骇,不知所归命。

《容斋随笔》论秦之凶恶:

秦之恶自三代讫于五季,为天下君而得罪于民,为万世所麾斥者。

就是说秦始皇的凶恶得罪了天下万民,被万世痛斥与当做教训(和近代日本暴行一样)

孽海花中评价

因是那一种帝王,暴也暴到吕政、奥古士都、成吉思汗、路易十四的地位。

宋胡宏五峰集认为秦吕政是穷欲极凶。

朱元璋亲自下令将秦始皇与杨广钉在耻辱柱上,作为永远的耻辱与反面教材,警告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以后,帝王庙也没有秦始皇与杨广。

后人也认为秦始皇让百姓,穿着牛马牲口一样的衣服,吃着犬的猪食衣只是[衣牛马之衣,食只是食犬彘之食。

史书记载:

自古以来,还没有像秦朝这样用乱救乱,严重危害天下人民的。秦朝遗留下来的毒素像残余的火焰,到现在还没有熄灭,它使习俗薄恶,人民欺诈顽劣,抵触抗拒,犯法乱德,腐败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扬雄在其《剧秦美新》一文中称之为“秦余”,也就是历史上多余的一个皇朝的意思。

后面有人认为秦始皇恶闻其过,杀直谏之士,禁偶语之人,及其祸败,行道之人皆知之,而己独不知。堪称秦始皇起罪恶的典型。

中国华夏先人几乎一致的结论:至于暴秦,天理几于灭绝。就是秦始皇时代天理几乎灭亡。

杨慎《廿一史弹词》也唾弃暴君秦始皇;

因巡狩,至沙邱,銮舆晏驾。

鲍鱼车,同载轀,厮混尸灵。

历代民间多将秦始皇称吕政,古代将暴君钉在反面教材的耻辱柱上来教育后代,

比如三字经口诀教育后代:

吕不韦,暗灭嬴,赵姬娠,献异人。生吕政,号始皇,灭六国,都咸阳;用李斯,多异见,变封建,为郡县;焚书籍,坑儒生,收兵器,铸金人;遣蒙恬,修长城。想天下,传子孙,谁知天,最难测,生赵高,实奸贼,杀扶苏,立胡亥,传二世,国即败。

史书说腐朽之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竟是形容秦始皇。

如麻成语也诞生于秦始皇,史书说: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

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

至今未灭真是一句预言,几千年后恬不知耻地为暴秦用地毯网文洗地证明了这一点。

赭衣塞路什么意思?

词目

赭衣塞路

发音

zhě yī sàī lù

释义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引用

《全唐文》第04部 卷三百二十九 ...寅设法,获毁於仲尼。偷薄之政,自是滋矣。秦至始皇,专任刑罚, 赭衣塞路 ,奸邪并生。囹圄成市,天下愁苦,刘项一呼,土崩瓦解。降... 《全唐文》第07部 卷六百七十一 ...,厚赋以竭人财,远役以殚人力,力殚财竭,尽为寇贼,群盗满山, 赭衣塞路 ,故每岁断罪,数至十万。虽则暴君*刑,奸吏弄法之所致也... 《全后汉文》卷四十六 ...与孙皓书》注引崔?《本论》)  秦割六国之君,劓杀其民,于是 赭衣塞路 ,有鼻者丑。故百姓鸟惊兽骇,不知所归命。(《文选·广绝... 《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志第十六·刑罚七 ...,毁先王之典,制挟书之禁,法繁于秋荼,纲密于凝脂,奸伪并生, 赭衣塞路 ,狱犴淹积,囹圄成市。于是天下怨叛,十室而九。汉祖入关... 《元史》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 ...。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 赭衣塞路 ,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 ...,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 赭衣塞路 ,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汉兴,高祖初入关...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折锋刃。其后,民以耰锄箠梃相挞击,犯法滋众,盗贼不胜,至於 赭衣塞路 ,群盗满山,卒以乱亡。故圣王务教化而省禁防,知其不足恃... 《全汉文》卷二十七 ...,折锋刃。其后,民以?锄?梃相挞击,犯法滋众,盗贼不胜,至於 赭衣塞路 ,群盗满山,卒以乱亡。故圣王务教化而省禁防,知其不足恃... 《艺文类聚》卷五十四 刑法部 ...下衰,运距浇季,汤刑禹政,不足禁奸,九法三章,无以息讼,所以 赭衣塞路 ,圄犴成市,凝脂已疏,秋荼非苦,奸吏为市,生杀并用,可... 《新元史》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 ...。时盗贼充斥,吏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 赭衣塞路 ,秦弊也。尚足法耶!”有告诸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 《昭明文选》卷五十五 ...惊雷骇。毛诗曰:氓之蚩蚩。广雅曰:蚩,乱也。崔寔正论曰:秦时 赭衣塞路 ,百姓鸟惊无所归。淮南子曰:月行日动,电奔雷骇也。然则... 《全梁文》卷二 ...风。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若悉加正法,则 赭衣塞路 ;并申弘宥,则难用为国,故使有罪入赎,以全元元之命。今... 《全梁文》卷四十二 ...下衰,运距浇季,汤形禹政,不足禁奸,九法三章,无以息讼,所以 赭衣塞路 ,圄犴成市,凝脂已疏,秋荼非苦,奸吏为市,生杀并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