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沆瀣一气成语故事典故
1.沆瀣一气的读音
沆瀣一气的读音
沆瀣一气的读音:hàng xiè yī qì。
沆瀣一气(拼音:hàng xiè yī q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沆瀣一气”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成文用法“沆瀣一气”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用于人或其集体、组织,含贬义。
运用示例北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崔相沆知贡举,得崔瀣。时榜中同姓,瀣最为沆知。谭者称:‘座主门生, 沆瀣一气。’”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成语寓意
从历史记载来看,崔沆是凭考卷录取崔瀣的,二人此前并无瓜葛,姓名联璧只是一种巧合,但语言的传播自有其约定俗成的惯性,传扬日久,“沆瀣一气”就从玩笑话变成了含有贬义的成语。客观地说,这即使不是一件冤案,也是因巧合而引起的曲解和讹传。这也警示人们,酒后谈资、坊间笑料、小道消息一类的传言,有时极具杀伤力,从来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在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勾结起来,做一些危害社会的事,这也提醒人们交友需谨慎,交邪友,容易沆瀣一气,后患无穷。一定要看清这类人的本质,洁身自好,结交益友、乐友、诤友,坚决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