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冰是什么物态变化-滴水成冰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关于物理变化的成语和诗句
2.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______m3,约______kg;水还是神奇的“魔术师”
3.谁能帮忙找一找有关物理知识的谚语、俗语、诗句?(越多越好,最好50条以上)
4.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诗词谚语
5.积水干涸
关于物理变化的成语和诗句
1. 关于物理变化的诗句成语
2. 关于物理变化的诗句或成语
关于物理变化的诗句成语 1.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近代·吴迈《桂林山水》
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
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物理原理:水循环。
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2.物理变化的诗句
1、物理变化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真金不怕火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化学变化的诗句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够用了吧
3.有关物理变化的成语有哪些
一、声学方面
1、曲高和寡: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超高,当然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2、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这是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洪亮的回声。
3、弦外之音:这是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如超声、次声)确实存在且我们是听不到的声音。
4、听其声而知其人:这是因为每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5、但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
显的衍射,而光在同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二、热学方面
1、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为1064℃ 而火焰的温度一般为800℃左右,所以金不会被熔化。
2、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充要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和能继续吸收热量。扬起的汤
向空气中散热而温度下降,但水回到锅内吸收热后马上又沸腾了,它没有断开热源,而抽薪过后能从根本上
制止液体的沸腾。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液体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振动,大部分气泡在
水内压力下就破裂,声音较大,而沸腾时,水温上下相等,气泡升到液面时才破裂,声音较小。
4、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雪时放出热量,而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因而空气的温
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5、瑞雪兆丰年:因为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地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
流,因此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三、光学方面
1、水中捞月一场空(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当然是徒劳。
2、猪不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与像等大对称,像与物一模一样,仍象
猪当然也就里外不是人了。
3、海市蜃楼:射向远处地面的太阳光,被反射到空中时,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而发生折射,看到的是
远处的景物所成的虚像。
4、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
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一天,地球上已度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千年。
5、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这是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四、运动和力学方面
1、四两压千斤: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
力臂很长,那么“四两” 压千斤是完全可能的,难怪阿基米德会有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2、如坐针毡,快刀斩乱麻:刀刃越薄,受压的面积越小,要实现同样的效果——快刀斩乱麻,当然就
省力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这个道理。
3、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4、坐地日行八万里:因为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了约为40003
千米,约为八万里,这是吟出的诗词,它科学地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
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4.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诗词谚语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第一句是物理变化 后面都是化学变化
一、成语与物质的变化
1.千变万化:形象表达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2.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物理变化)
3.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理变化)。
4.蜡炬成灰: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现象(化学变化)。
5.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凝固现象(物理变化)。
6.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化学变化)。
7.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物理变化)。
8.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物理变化)。
9.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
二、古诗中的物质变化
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 )
A.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E.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F.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析:此题将物质的变化与古诗词的含意结合起来,考查同学们对物质变化的理解。使初中阶段语文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整合达到了水融的境界,这种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试题的欣赏性和趣味性,判断的前提是理解古诗词的含意。从每句诗词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发生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蜡烛成灰”“爆竹”“爆炸”“浑不怕”“留清白”“烧不尽”等,而“梨花开”“铁杵成针”只是形状、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这道题联系生活实际,帮我们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在辨别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赏析古诗词,是否别有风味? 答案:B F
关于物理变化的诗句或成语 1.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近代·吴迈《桂林山水》
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
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物理原理:水循环。
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2.请用成语或诗句来举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比如说物理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第一句是物理变化 后面都是化学变化
一、成语与物质的变化
1.千变万化:形象表达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2.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物理变化)
3.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理变化)。
4.蜡炬成灰: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现象(化学变化)。
5.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凝固现象(物理变化)。
6.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化学变化)。
7.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物理变化)。
8.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物理变化)。
9.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
二、古诗中的物质变化
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 )
A.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E.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F.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析:此题将物质的变化与古诗词的含意结合起来,考查同学们对物质变化的理解。使初中阶段语文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整合达到了水融的境界,这种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试题的欣赏性和趣味性,判断的前提是理解古诗词的含意。从每句诗词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发生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蜡烛成灰”“爆竹”“爆炸”“浑不怕”“留清白”“烧不尽”等,而“梨花开”“铁杵成针”只是形状、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这道题联系生活实际,帮我们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在辨别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赏析古诗词,是否别有风味?
3.物理变化的诗句
1、物理变化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真金不怕火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化学变化的诗句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够用了吧
4.有关物理变化的成语有哪些
一、声学方面
1、曲高和寡: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超高,当然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2、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这是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洪亮的回声。
3、弦外之音:这是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如超声、次声)确实存在且我们是听不到的声音。
4、听其声而知其人:这是因为每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5、但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
显的衍射,而光在同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二、热学方面
1、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为1064℃ 而火焰的温度一般为800℃左右,所以金不会被熔化。
2、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充要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和能继续吸收热量。扬起的汤
向空气中散热而温度下降,但水回到锅内吸收热后马上又沸腾了,它没有断开热源,而抽薪过后能从根本上
制止液体的沸腾。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液体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振动,大部分气泡在
水内压力下就破裂,声音较大,而沸腾时,水温上下相等,气泡升到液面时才破裂,声音较小。
4、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雪时放出热量,而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因而空气的温
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5、瑞雪兆丰年:因为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地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
流,因此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三、光学方面
1、水中捞月一场空(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当然是徒劳。
2、猪不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与像等大对称,像与物一模一样,仍象
猪当然也就里外不是人了。
3、海市蜃楼:射向远处地面的太阳光,被反射到空中时,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而发生折射,看到的是
远处的景物所成的虚像。
4、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
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一天,地球上已度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千年。
5、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这是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四、运动和力学方面
1、四两压千斤: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
力臂很长,那么“四两” 压千斤是完全可能的,难怪阿基米德会有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2、如坐针毡,快刀斩乱麻:刀刃越薄,受压的面积越小,要实现同样的效果——快刀斩乱麻,当然就
省力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这个道理。
3、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4、坐地日行八万里:因为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了约为40003
千米,约为八万里,这是吟出的诗词,它科学地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
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5.有关物理知识有关的诗句,谚语,或成语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 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答案补充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
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______m3,约______kg;水还是神奇的“魔术师”
水的体积:V=2L=0.002m3,
由:ρ=
m |
V |
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露珠晶莹”,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实际上是分别经历了从液态水到固态冰的凝固过程和由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水的液化过程.
故本题答案为:0.002;2;凝固;液化.
谁能帮忙找一找有关物理知识的谚语、俗语、诗句?(越多越好,最好50条以上)
燕子低飞有雨
下雨前空气湿度很大,小飞虫的翅膀潮湿,不能高飞。燕子为了觅食,也飞得很低。
2.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是高空中的小水珠在下落过程中,遇到低温凝华而成的。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空气的温度要升高。这就是我们感觉到“下雪不冷”的原因。
下雪后,雪要熔化,雪在熔化时,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因此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到“化雪冷”。
3.真金不怕火炼
金(晶体)的熔点比较高,一般的炉火温度不能达到金的熔点,所以不能使金熔化。
4.瑞雪兆丰年
覆盖在地面的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保护小麦安全过冬。雪花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凝结了许多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的灰尘,对小麦具有一定的肥效。雪化成水渗人土里,对小麦的生长极为有利。故小麦来年必然丰收。
5.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处于西风带,降雨云大多由西向东运行。早晨看到西方有虹霞仗,表明西方有降雨云,由东方射来的阳光照射在西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了虹。而西方的降雨云很快会随着西风移到本地,所以本地很快要下雨。到傍晚看到东方有虹,这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的,这种虹的出现,说明西方已没有雨了,天气将晴。
6.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烧开水时,壶底的水吸热,汽化形成气泡。水没烧开时,这些气泡由底部上升,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气泡内部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体积逐渐缩小至消失。气泡的一涨一缩,激起水的振动,从而发出响声。水开时,壶底的水与上层的水的温度相等,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产生,体积变大,到水面后破裂,振动较小,故“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7.墙内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
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8.破镜不能重圆
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10.水火不相容
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 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1.“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吸热
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2.纸里包不住火
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13.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
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14.水缸出汗,不用挑担
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
15、钻木取火:内能的改变方式
16.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掺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17.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
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 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18.火场之旁,必有风生
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19、十雾九晴
时至初冬,我们经常会发现早上有雾当天多半是晴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雾九晴”。
“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大雾多发生于晴天。雾与晴天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先得从雾的成因上说起。
雾是指在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据资料表明,根据成因,雾一般分为四种:①辐射舞。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凝结而成的雾,日出前雾最浓,日出后随地面气温升高而逐渐消散或上升为层云,其厚度一般为100—200米,最薄者只有2—3米。②平流雾。暖空气移行到较冷下垫面上,其下部分水汽冷凝结成雾。平流雾的生、消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暖湿平流的特性,一般说它比辐射雾范围广,厚度大,时间长,日变化也不很明显。平流雾形成于冬季热带暖湿气团移行在高纬寒冷地区时;春夏大陆暖气团移行到较冷海面上时;冬秋季海洋暖湿气团移行到较冷陆地时;海洋上暖湿空气移行到冷海面和冷暖洋流交汇时。③蒸发雾。冷空气移到较暖水面上,水面蒸发加快,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雾。④锋面雾。是暖锋锋前降雨蒸发后使低层空气达到饱和形成的雾
很显然,这里所指的“雾”应该是“辐射雾”。它的形成是因为晴朗的夜晚,无云或者是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地面强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同时因为无云、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特别是云层的反射作用减弱,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因而当天多半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20、大树底下好乘凉
阻挡辐射,通风对流,水分蒸发吸热
21.扬汤止沸,釜底抽薪
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扬汤”是为了使汤的温度降低至沸点以下,但这只是暂时的“止沸”。如果“抽薪”以后,停止了加热,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22、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比热容的性质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
23、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光的反射和扩散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充要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和能继续吸收热量。扬起的汤
向空气中散热而温度下降,但水回到锅内吸收热后马上又沸腾了,它没有断开热源,而抽薪过后能从根本上
制止液体的沸腾。
声学
1.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烧开水时,壶底的水吸热,汽化形成气泡。水没烧开时,这些气泡由底部上升,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气泡内部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体积逐渐缩小至消失。气泡的一涨一缩,激起水的振动,从而发出响声。水开时,壶底的水与上层的水的温度相等,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产生,体积变大,到水面后破裂,振动较小,故“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2.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3. 但闻其声,不见其人
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4. 闻其声如见其人
根据音色就能分辨出熟悉的人
5. 余音绕梁
声音的传播与反射
6、 弦外之音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如超声、次声)确实存在且我们是听不到的声音。
7、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
8、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音色
“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了主要依据是音色 。
含物理知识的诗句----原来诗句可以这样理解的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声音是声源振动产生的(钟敲产生钟声),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到客船)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朝?李白?《早发白帝城》)
分析:前两句诗字面上意思是诗人想“一日”之内往返“千里”江陵,也就是12小时的时间要行使2000里(1000公里=1000千米)的路程。据此粗略的计算一下船速:v=s/t=1000千米/12小时≈83.33千米/时。现代的内河轮船,船速也不过10~21.6千米/时,李白乘坐的这艘船未免太快了。实际上,这正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朝?孟浩然?《宿建德江》)
分析:诗人暮投客栈,仍然兴致勃勃观赏起夜景来。建德江的水如此清澈、平静,诗人以水为镜,皓月仿佛近在身边,今夜可以高枕无忧了。明明是“平面镜”使得天上明月“成像”在水中了。
4、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扬子江》中誓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这里作者以磁针石隐喻自己抗金的决心。
分析:磁体的性质之一是指南北,所以文天祥利用“磁针石指南北”的性质比喻抗金决心的坚决。这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今人受到鼓舞,与古人情感共鸣,激发了心中深厚的爱国之情。
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
分析:诗人以优美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对美丽大自然的钦叹,准确地描述了季节交替过程中的细节。“花气袭人”说明诗人未与花儿接触已经感到了花儿的芬芳,是由于花分泌的芳香油分子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引起的;周围的气温突然上升,才会感到“骤暖”。
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随着著名**《闪闪红星》早已经深入人心。请你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其中的现象。
分析:“走”和“游”表示了两种不同的动作,在物理学上,叫做机械运动。竹排江中“游”,是以地面或者地面上的青山为参照物的;“青山”两岸“走”,实际上是一种拟人说法,人站在“竹排”上,如果以竹排为参照物,那么青山就是运动的了!
7、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物理知识:
“掬水月在手”是:镜面反射现象。
“弄花香满衣”是:分子扩散现象。
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物理知识:“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9、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物理知识:光的反射与折射
10、人面桃花相映红
物理知识:桃花反射红光就是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11、闻其声而知其人
物理知识:乐音的三大特征之一的音色
12、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乐音的三大特征之一的音色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第一句是物理变化 后面都是化学变化
一、成语与物质的变化
1.千变万化:形象表达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2.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物理变化)
3.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理变化)。
4.蜡炬成灰: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现象(化学变化)。
5.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凝固现象(物理变化)。
6.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化学变化)。
7.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物理变化)。
8.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物理变化)。
9.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
二、古诗中的物质变化
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 )
A.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E.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F.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析:此题将物质的变化与古诗词的含意结合起来,考查同学们对物质变化的理解。使初中阶段语文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整合达到了水融的境界,这种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试题的欣赏性和趣味性,判断的前提是理解古诗词的含意。从每句诗词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发生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蜡烛成灰”“爆竹”“爆炸”“浑不怕”“留清白”“烧不尽”等,而“梨花开”“铁杵成针”只是形状、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这道题联系生活实际,帮我们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在辨别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赏析古诗词,是否别有风味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诗词谚语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第一句是物理变化 后面都是化学变化
一、成语与物质的变化
1.千变万化:形象表达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2.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物理变化)
3.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理变化)。
4.蜡炬成灰: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现象(化学变化)。
5.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凝固现象(物理变化)。
6.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化学变化)。
7.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物理变化)。
8.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物理变化)。
9.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
二、古诗中的物质变化
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 )
A.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E.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F.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析:此题将物质的变化与古诗词的含意结合起来,考查同学们对物质变化的理解。使初中阶段语文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整合达到了水融的境界,这种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试题的欣赏性和趣味性,判断的前提是理解古诗词的含意。从每句诗词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发生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蜡烛成灰”“爆竹”“爆炸”“浑不怕”“留清白”“烧不尽”等,而“梨花开”“铁杵成针”只是形状、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这道题联系生活实际,帮我们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在辨别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赏析古诗词,是否别有风味? 答案:B F
积水干涸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 夏天积水干涸是液态的水汽化为水蒸气;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 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凝固;升华;凝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