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出自何处-勿谓言之不预的意思
1.中国曾经对外说过几次“勿谓言之不预也”,都是在什么时候?
2.勿谓言之不预也什么意思
3.中国曾经对外说过几次“勿谓言之不预也”,都是在什么时候
4.勿谓言之不预 是什么意思
5.勿谓言之不预也下一句话是什么?
中国曾经对外说过几次“勿谓言之不预也”,都是在什么时候?
1、1949年
1949年2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了公布由亲笔撰写,以林、罗名义致傅的公函。公函历数傅作义的罪责并提出警告和通牒:“……城破之日,贵将军及贵属诸首领,必将从严惩办,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预。”
2、1962年
印度方面的不断挑衅行径最终升级为战争,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在开战前夕,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结尾的一句:“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3、1967年
1967年07月03日,新华社发表“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我国外交部向苏修提出强烈抗议”,文章结尾处用“勿谓言之不预也”。
4、1978年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警告越南当局“越南当局在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勿谓言之不预。”
5、2019年
2019年11月20日,针对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所谓“与”等涉港议案,外交部驻港公署负责人发表声明,“......我们敦促美方悬崖勒马,否则必将自食恶果,勿谓言之不预也!”
6、2020年
在大陆日益猖獗的间谍活动《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5日发表文章,《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告台湾情治部门书》——“我们正告台湾情治部门中抱守“”立场的顽固分子,玩火自焚只有路一条,弃暗投明才是人间正道。对冥顽不化、不悔改、继续从事“”分裂活动;
危害祖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硬分子,我国家安全机关会坚决运用反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武器,紧盯不放、穷追务获、一追到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希望这些顽固分子尽早认清形势,早早收手,回头是岸,莫要眷恋穷城,徘徊歧途,自寻绝路。勿谓言之不预也。”
7、2021年
2021年4月28日,新闻发布会,马晓光强调,“我们坚决反对岛内任何形式的“谋独”分裂行径,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反制,勿谓言之不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勿谓言之不预也
勿谓言之不预也什么意思
勿谓言之不预也
意为: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出处:①太平天国·李秀成《再致上海各领事书》。②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曾数次引用此句。分别是1962年印度军队对中印边境的侵犯和1978年越南军队对中越边境的侵犯。因此被视作中国准备开战的信号。但自从中国开始韬光养晦发展经济之后就基本没用过了。
中国曾经对外说过几次“勿谓言之不预也”,都是在什么时候
1、1949年1月28日的新华社广播,以中共发言人身份,发表关于对国民党的最后通牒;“倘有逃逸情事,必以纵匪论处,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预。”命令国民党政府逮捕等内战罪犯。两个月后,渡江战役启动,百万雄师渡大江,第三个月,南京解放,蒋家王朝覆灭。
2、1962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
社论结尾处:“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警告印度尼赫鲁政府,立即从边境撤军,否则中方将使用武力;两个月后,我驻边部队奉命自卫反击,第三个月,中国全歼入侵印军,结束了中印边境冲突,以第三世界领袖自居的尼赫鲁随后郁郁而终。
3、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发表通讯。通讯指出“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我国外交部向苏修提出强烈抗议”,文章结尾处更是点明“勿谓言之不预也”。经过两年准备充分的沈阳实施“珍宝岛反击战”,一个月后,我军夺回珍宝岛。
4、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我们要严正警告越南当局,如果你们仗恃有苏联的支持,得寸进尺,继续恣意妄为,必将受到应得的惩罚。我们把话说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
两个月后,下达《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命令》,2月17日拂晓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第三个月,我军完成自卫反击作战任务,全军撤回国内。
5、1962年印度军队对中印边境的侵犯。
6、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发表“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 我国外交部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文章结尾处用“勿谓言之不预也”。
7、1978年越南军队对中越边境的侵犯。
扩展资料:
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意思是:勿谓:不要说;预:预先。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这句话被视作中国准备开战的信号。
这句话表明了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强硬的态度。但细读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漏着“统一”的思想,并且文章结尾处的署名是“安平”,说明“开战”不是大陆地区的第一意愿,还是希望台湾方面能够看到大陆方希望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
百度百科-勿谓言之不预也
勿谓言之不预 是什么意思
勿谓言之不预也,汉语成语,意为“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该成语较早的用例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除“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表述外,还有在“谓”字后插入宾语或省略末尾“也”字(即“勿谓言之不预”? )等的用法。
出处:
“勿谓言之不预也”一语,较早的出处可追溯到康熙年间,徐元文的《含经堂集·申饬盐政札》有:“倘旧习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长弊容奸,廉访得真,即白简从事,勿谓言之不预也。所有申饬事宜开列于后。”康熙帝《训饬士子文》有“勿谓朕言之不预也”之语。
用例:
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也出现该语:
“次日又通饬各属办保甲,办积谷。办清讼。又传谕巡捕官:嗣后凡遇年、节、生日,文武属官来送礼的,一概不收。
又传谕两首县:从本署院起,以及各司、道衙门,都不许办差,又传谕各官道:‘吏治之坏,由于操守不廉;操守不廉,由于奢侈无度。今本署院力祛积弊,冀挽浇风,豁免办差,永除供亿。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以及有意逢迎,希图尝试者,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云云。”
勿谓言之不预也下一句话是什么?
这句话没有下一句。
释义: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出处:出自晚清李伯元的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原文:
“今本署院力祛积弊,冀挽浇风,豁免办差,永除供亿。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以及有意逢迎,希图尝试者,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云云。”
背景:《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作者李伯元。小说共五编60回,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全书讲了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相关信息
鲁迅将《官场现形记》与其他三部小说并称之为谴责小说,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排列前10名。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官场现形记》被列为排行榜第一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