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物什么的成语有哪些-比物属事离辞连类的意思
1.比肩接迹是什么意思
2.比字相关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3.从b开头的四字成语加意思?
4.比字四字成语
5.给我20篇少于50字的古文,加上题目。
比肩接迹是什么意思
比肩接迹意思是: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接迹近义词:比翼齐飞、比屋连甍、比众不同、比比划划、比肩迭迹。
近义词的意思:
1、比类从事:比类从事是中国成语,成语解释: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2、比肩随踵: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3、比物属事: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4、比比皆是: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比比皆是”同义词是“触目皆是”,都形容很多。
5、比物连类:连:连缀。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对比。
6、比众不同: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7、比肩迭迹:比肩迭迹,汉字成语,读音bǐjiāndiéjì,释义为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出自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8、比翼连枝:比翼连枝,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9、比肩继踵:比:紧挨着;踵:脚跟。肩紧挨着肩,脚紧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0、比翼齐飞:“比翼齐飞”,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却来自于巴人有关比翼鸟的神话。
《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巴人参加周成王盟会,以比翼鸟作为方物敬献,可见比翼鸟是巴人所爱之鸟。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11、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12、比肩而立:比肩而立是中国成语,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13、比肩而事:名称比肩而事拼音bǐjiānérshì解释比:并。肩并肩做事。指共事、同事。出处宋·苏轼《范增论》:“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比字相关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比字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包含比的四字词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比字词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比字的字义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
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
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
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
5. 譬喻,摹拟:~如。~方。~兴(x?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
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
带有比的四字词语
寿比南山、将心比心、无与伦比、鳞次栉比、比比皆是、比翼双飞、心比天高、今非昔比、天涯比邻、岁比不登、比肩而立、阿党比周、枝对叶比、引律比附、比肩相亲、笑比河清、比肩齐声、朋比为奸、周而不比、比肩随踵、比物连类、比物此志、连州比县、比屋连甍、攀今比昔、比权量力、比而不党、比翼连枝、丝纷栉比、情比金坚
比字相关成语意思
1)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栉比鳞臻: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同?栉比鳞次?。
3) 属词比事: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4) 连类比事: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对比。同?连类比物?。
5) 比物属事: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6) 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7) 比类从事: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8) 比肩并起: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9) 比岁不登: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10) 岁比不登: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11) 比肩而立: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12) 比权量力: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13) 比目连枝: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14) 无可比拟:比拟:比较。没有可以相比的。
15) 无可比象: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16) 比众不同: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17) 属辞比事: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
18) 枝对叶比: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19) 较短比长: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同?较短量长?。
20) 连州比县:指遍及各地。同?连州跨郡?。
21) 比物丑类: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22) 比屋而封: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23) 无与比伦: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无与伦比?。
24) 比量齐观:指同等看待。
25) 阿党比周:指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26) 硕大无比:形容极大。同?硕大无朋?。
27) 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28) 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29) 比手划脚: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30) 笑比河清: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31) 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32) 诸如此比: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
33) 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34) 比肩随踵: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35) 比肩系踵: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看了比字成语的人还看:
1. 比开头的四字成语集锦
2. 带有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3.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大全
4. 又什么又什么的四字词语大全 ?
从b开头的四字成语加意思?
1. 以字母B开头的成语,及解释
B:拔刀相助:比喻看见不平的是,上前主持公道。
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版相开放出权艳丽的花朵。
百问不厌:怎么询问也不厌烦。形容服务态度好。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小,无济于事。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寒冷的景象。
2. B开头的4字词语 加意思 急!! 20个!!快!加分!!
比比皆然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户可封 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风俗淳美。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叠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肩叠踵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比肩继踵
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比肩皆是 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接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连袂 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比肩随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比肩系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比量齐观 指同等看待。
比目连枝
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比年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比手划脚 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比岁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比屋而封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比屋连甍 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比物丑类 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比物假事 假借相类的事物,相进行比较归纳。
比物连类 连:连缀。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对比。
比物属事 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3. 以"b"开头的词语50个
八百孤寒
八拜之交
八斗之才
八方呼应
八荒之外
八街九陌
八面见光
八面玲珑内
八面威风
八面莹容澈
八面圆通
八面张罗
八音迭奏
八珍玉食
八字打开
巴高望上
巴前算后
巴三览四
巴山蜀水
巴山夜雨
巴头探脑
拔本塞源
拔萃出群
拔刀相助
拔地摇山
拔地倚天
拔丁抽楔
拔葵啖枣
拔葵去织
拔来报往
拔茅连茹
拔苗助长
拔十得五
拔山超海
拔山盖世
拔山扛鼎
拔树寻根
拔犀擢象
拔新领异
拔宅上升
拔帜易帜
跋扈自恣
跋前踬后
跋山涉水
把臂入林
把持不定
把饭叫饥
把素持斋
把玩无厌
罢黜百家
4. 以字母b开头的成语,及解释
八拜之交:拜把子的关系。
八竿子打不着:二者之间毫无关联
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
八面玲珑: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有一套本领,互相竞赛
八字没一撇:事情还没有眉目
拔刀相助:见义勇为,打抱不平
拔苗助长:
跋前疐后:进退两难
白璧微瑕:好人或事物有小缺点
白日做梦: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百步穿杨:剑法枪法高明
百发百中
百废俱兴:各种该办的事业都在兴起
百孔千疮:破坏得很严重
百折不挠:意志坚强
不拘一格
解释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不拘小节
解释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不欢而散
解释:散:离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不共戴天
解释: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不可一世
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不可逾越
解释逾:越过。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
不可思议
解释: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不堪设想
解释: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不可救药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攻自破
解释: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5. 成语大全之b字打头的四字成语
不了了之
博而不精
百依百顺
霸道横行
宾至如归
遍地开花
比比皆是
布帛菽粟
不祥之兆专
不堪设想
不负众属望
半真半假
百一生
不顾一切
避强击弱
兵贵神速
兵多将广
兵不厌诈
兵不血刃
冰消瓦解
冰天雪地
冰炭不投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肌玉骨
冰寒于水
彬彬有礼
宾客如云
别有用心
别有风味
别有洞天
别树一帜
别开生面
别具一格
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表面文章
彪形大汉
标新立异
标同伐异
便宜行事
遍体鳞伤
变生不测
变幻无常
变幻莫测
变化无穷
6. b字母开头的成语,B字母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半间不界
拼音:bàn gān bù gà
解释: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病入膏肓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白头偕老
拼音:bái tóu xié lǎo
解释: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冰清玉润
拼音:bīng qīng yù rùn
解释: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不省人事
拼音:bù xǐng rén shì
解释: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不可一世
拼音:bù kě yī shì
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壁垒森严
拼音:bì lěi sēn yán
解释: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百花齐放
拼音:bǎi huā qí fàng
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彼众我寡
拼音:bǐ zhòng wǒ guǎ
解释: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别有肺肠
拼音:bié yǒufèi cháng
解释: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不吃烟火食
拼音:bù chī yān huǒ shí
解释: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抱诚守真
拼音:bào chéng shǒu zhēn
解释: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不不活
拼音:bù sǐ bù huó
解释:形容没有生气或处境尴尬。
半青半黄
拼音:bàn qīng bàn huáng
解释: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冰炭不投
拼音:bīng tàn bù tóu
解释:比喻彼此合不来。
7. 成语大全之B字打头的四字成语
不了了之
博而不精
百依百顺
霸道横行
宾至如归
遍地开花
比比皆是
布帛菽粟内
不祥之兆
不堪设想
不负众容望
半真半假
百一生
不顾一切
避强击弱
兵贵神速
兵多将广
兵不厌诈
兵不血刃
冰消瓦解
冰天雪地
冰炭不投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肌玉骨
冰寒于水
彬彬有礼
宾客如云
别有用心
别有风味
别有洞天
别树一帜
别开生面
别具一格
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表面文章
表里为奸
彪形大汉
标新立异
标同伐异
便宜行事
遍体鳞伤
变生不测
变幻无常
变幻莫测
变化无穷
变化无常
变化莫测
变化多端
变本加厉
鞭长莫及
壁垒森严
避重就轻
避凶趋吉
避实就虚
避实击虚
避坑落井
避祸就福
避而不谈
蔽聪塞明
碧血丹心
碧海青天
弊绝风清
敝帚自珍
敝帚千金
毕恭毕敬
8. B字母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不择生冷----蚌鹬争衡----兵来将挡----不自满假----避溺山隅----不登大雅----不经世故----杯弓蛇影
步步为营----白龙鱼服----背腹受敌----兵勇将猛----半涂而废----病民蛊国----不夷不惠----冰散瓦解
霸陵醉尉----必躬必亲----不孝之子----波罗奢花----不速之客----半梦半醒----白骨再肉----奔车朽索
避世金马----避凶趋吉----抱怨雪耻----百忍成金----不得要领----不瞅不睬----不分上下----不可思议
把酒持螯----鼻孔撩天----别有风趣----不当人子----笔老墨秀----不愧屋漏----步步登高----不情之请
不可乡迩----笔底龙蛇----拔赵帜立----不在话下----不教而杀----不通水火----不腆之仪----不尴不尬
冰消冻解----不干不净----不偏不党----不能赞一----板板六十----报效万一----剥肤锤髓----拔刃张弩
不学无识----不露形色----波委云集----不主故常----不大对头----比肩叠迹----搬弄是非----不能自拔
变古乱常----避坑落井----鞭长不及----博而寡要----别籍异财----不足为法----变颜变色----不足为奇
班马文章----不毒不发----不知疼痒----变炫无穷----扒拉不开----不忘母训----不关痛痒----半途而废
不吝金玉----别有人间----拔山盖世----炳炳烺烺----包办代替----兵贵先声----不复堪命----不可胜计
不揪不采----百世不磨----不古不今----不徐不疾----不绝如线----百喙一词----兵不厌权----
不可捉摸----百足之虫----拔山超海----不问不闻----悲痛欲绝----别出新裁----巴高枝儿----跋胡疐尾
不疾不徐----白玉无瑕----比肩连袂----不知人间----豹留皮----班师回俯----不解之仇----不得其所
悲声载道----白叟黄童----百辞莫辩----表里相依----别有用心----病魔缠身----卑谄足恭----八万四千
背恩弃义----不瘟不火----避井入坎----不顾活----冰消雪释----稗官小说----百般无赖----别无长物
半壁山河----背水一战----不识好歹----摆龙门阵----擘两分星----避实就虚----白跑一趟----布帛菽粟
班荆道故----饱暖生*----不文不武----不可胜言----筚路蓝褛----避影敛迹----步步紧逼----不可缺少
悲愤填膺----不蔓不枝----不置可否----不易之典----褒贬与夺----奔逸绝尘----白发婆娑----并蒂芙蓉
败子回头----闭合自责----并存不悖----不弃草昧----比肩接迹----白首为郎----不辱使命----不胜其烦
避俗趋新----拨乱之才----变古易常----邦家之光----不虞之隙----白蜡明经----别无出路----百灵百验
傍观者清----伯虑愁眠----不知底细----报仇雪耻----不栉进士----不轨之徒----不如意事----不远千里
不忮不求----闭门塞窦----鞭擗进里----步步进逼----悲喜交至----不矜细行----别作一眼----杯水之谢
不顾大局----补天济世----爆跳如雷----杯水舆薪----不愧不作----巴高望上----百废具作----不值一钱
不鸣则已----百怪千奇----杯盘狼籍----不成体统----必由之路----鼻青眼紫----剥极则复----不言而喻
9. b开头四字成语
比比皆然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户可封 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风俗淳美.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叠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肩叠踵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比肩继踵
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比肩皆是 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接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连袂 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比肩随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比肩系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比量齐观 指同等看待.
比目连枝
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比年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比手划脚 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比岁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比屋而封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比屋连甍 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比物丑类 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比物假事 假借相类的事物,相进行比较归纳.
比物连类 连:连缀.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对比.
比物属事 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10. 第一个字拼音开头是B的成语还要拼音和解释
百媚千娇[ bǎi mèi qiān jiāo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bǎi mèi qiān jiāo ]
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内好。
出 处
〖出处容〗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例 句
倾国倾城,~。 元·孔文升《折桂令·赠千金奴》
比字四字成语
1. 比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啊
比肩并起 比:并列,紧靠。肩并肩地一齐起来。形容接连不断到来
比肩接踵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比量齐观 观:看。指同等看待
比权量力 比:比较;量:估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比比皆是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到处都是,很多
比肩叠迹 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目连枝 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比手划脚 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比物连类 比物:比喻;连:连缀;类:相同的事物。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比肩继踵 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比户可封 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风俗淳美。
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连袂 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
比肩随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比肩系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比上不足,比下有馀 指处于中等状态。形容满足现状,甘居中游,不求进取。
比物丑类 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物假事 假借相类的事物,相进行比较归纳。
比屋连甍 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比物属事 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比肩叠踵 〖解释〗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比比皆然 〖解释〗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比年不登 〖解释〗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比岁不登 〖解释〗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比屋而封 〖解释〗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比比划划
比肩而事
2. 为什么四字成语比三字五字六字的多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
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落水狗”,有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有六个字的,如“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个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个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个字,十个字的甚至十个字以上的。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
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
《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
前面已经说过,成语多由四字组成,少于四字或多于四字的比较少;尤其少与于四字的成语,相形之下更少。因此日本人讲汉语,就有"四字汉语"这种说法(见一九七八年版,吉田升等编著的《中学校现代国语》),也有的称为"四字熟语"(见一九七八年版,今泉忠义等编的《中学校国语》)。
不过他们列入"四字汉语"和"四字熟语"中的例语,在我们看来,有的不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因为我们没有那种说法。如"左往右往""上意下达""执行犹豫""质疑应答"之类。
又如他们把"春夏秋冬""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也都认为是"四字熟语",我们也未便苟同。"春夏秋冬"这是气象学名词,"前后左右"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是地理学上常用的方位名词。
尽管这样,成语之显然有四字性是无可否认的。例如下列的成语,就它们的出处来看,都不是四个字,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成语都是把非四字的话加以提炼、形成四字成语,试看以下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梁惠王》上篇) (2)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 (3)事半功倍"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证,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篇) (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5)黔驴技穷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题目是《三戒》,其中有一个小题为《黔之驴》。
"黔驴技穷"就是从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中提炼出来的。 (6)敝帚千金(或说"敝帚自珍")"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曹丕《典论·论文》) 从上文看来,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或者把比四字为多的话缩减为四字,如"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或者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
或者把一个用字较多的故事,编写为四字,成为一个成语,如"刻(契)舟求剑""黔驴技穷"都是。 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
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引入文章。
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文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字,就成了成语。
3. 为什么四字成语比三字五字成语多成语就是现成语,是人民群众长期生活中习惯的固定词组成短句。汉语语汇里有大量的成语。它们都有一定的来源,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运用。
1、成语的特点。成语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源远流长。
⑴源远。指成语沿用的历史性,例如:成语“有恃无恐”最早见于《左转·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沿用历史了。“打草惊蛇”出自唐朝段成式所写的一个故事中“汝虽打草,吾已惊蛇”一句,至今至少千年以上。“捕风捉影”最早出现在宋朝朱熹的《朱子全书学一》,“两面三刀”最早出于《元曲灰阑记》,“南腔北调”最早出现在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这些成语都有一二百年甚至八九百年的沿用历史了。
⑵流长。指成语使用上的社会性。成语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书面或口头上广泛使用的。像一些来自古诗词中的成语,它们是从不同时代的诗词中截取的原文,因为它们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动,是全诗的警句、名句,被人民群众喜爱,广为使用和传诵,得以流传。例如“春风得意”“平分秋色”“山雨欲来风满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第二个特点是定型不变。成语是一种定型的固定词组,绝大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当然,三个字,五个字,甚至更多字数构成的也有。如“一溜烟”“更上一层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等,但这毕竟是少数。为什么成语以四字居多呢?这和汉语的特点有关,汉民族讲话,在音节上大都是成双成对的。汉语讲究四声,读起来能产生声音上的美感,四个字的结构能适应这种声调的各种变化。《诗经》这部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中305篇基本上都是四字一句,这种四字句,结构短小精悍,活泼明快,读起来抑扬顿挫,在后来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影响着诗人,作家,而诗人、作家的作品,又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语言。成语基本上源于古书和人民群众的口语,因此成语以四字为多。
而且成语既要能表达深刻复杂的思想,又要极其概括精炼,过长过短都不行,四个字最为合适。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它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有的成语里有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例如,“三言两语”中的“言”和“语”是意思相近的词;“大同小异”中的“大”和“小”、“同”和“异”都是反义词,这些都不能随便更换。再如,“奇装异服”中“奇”“异”同义,“装”和“服”同义,有人将“奇装异服”写成“奇装衣服”,表面看只是写了个错别字,其实反映了没弄清成语的结构。例如,“两虎相斗”不能说成“三虎相斗”,“南腔北调”不能说成“东腔西调”,“盲人瞎马”不能说成“盲人瞎驴”。
四字结构的词语很多,有人专门为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四字格”,其中有些原来就是成语,有些原来不是,用久了也就成了成语。我们现在有很多成语就是这样发展来的。
2、成语的来源
成语都是有来源的。一是来自于群众口语,一是来自于书面,有案可稽。首先介绍出自群众口语的成语。
4. 四字成语和四字词语的差别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④古典文学作品。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中国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成语之所以一般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词就没有上面的特点,简单,无典故无历史。
5. 引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引而不发: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意思: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2、引风吹火:利用风来吹火,使火越烧越旺.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3、引鬼上门: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意思:比喻招来坏人.4、引吭高歌:意思: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5、引虎自卫: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意思: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6、引火烧身:意思: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7、引经据典: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意思: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8、引颈受戮: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天兵到日,尚不引颈受戮,乃敢拒敌大兵.”意思: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9、引咎自责:出处:《晋书·庾亮传》:“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意思: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10、引狼入室: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朵.”意思: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11、引领而望: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意思: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12、引人入胜: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意思: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13、引人注目:意思: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14、引商刻羽: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15、引以为戒: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意思: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16、引玉之砖: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意思: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17、引足救经:出处:《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意思:引:拉;经:缢.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18、引锥刺股: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意思: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19引绳排根:出处:《汉书·灌夫传》:“及窦婴失势,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意思: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6. 第一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同一个字的成语比如像精益求精床上安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复.防不及防防:防备;胜:尽.形容防备不过来.冠上加冠比喻不恰当的多余的行动.国将不国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话里有话话里含有别的意思.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将门有将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轮扁斫轮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梦中说梦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日复一日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日甚一日一天比一天厉害.神乎其神神:神妙;乎:语助词,表感叹.神秘奇妙到了极点.形容非常奇妙神秘.损之又损形容极为谦虚.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为所欲为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屋下架屋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相门有相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惺惺惜惺惺惺惺:指聪慧的人;惜:爱惜.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玄之又玄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一不压众,百不随一少数敌不过多数.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床上迭床比喻多余和重复.同“床上施床”.床上叠床比喻多余和重复.同“床上施床”.床上施床比喻多余和重复.床下安床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豆萁燃豆比喻兄弟相残.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讹以滋讹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见所不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见所未见”.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难乎其难指非常困难.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欺人自欺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亲上成亲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亲上做亲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人不犯我,我不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家.仁者能仁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日慎一日慎:谨慎.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天外有天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头上著头犹言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屋下作屋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同“屋下架屋”.新益求新已经新了,还要求更新.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一而二,二而一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衣锦褧衣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枝外生枝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7. 有“想”字的四字词语或成语梦想颠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谬想天开 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瞑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不堪设想 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痴心妄想 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浮想联翩 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胡思乱想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可想而知 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前思后想 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思前想后 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想入非非 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想方设法 想种种办法. 想望风采 想望:仰慕.风采:风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想当然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异想天开 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左思右想 多方面想了又想. 沉思默想 静静地深思. 海怀霞想 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怀霞想”谓远游隐居之思. 胡猜乱想 没有根据地随意猜想. 魂驰梦想 形容思念万分. 眠思梦想 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妙想天开 形容想法奇特、乖谬. 暮想朝思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奇想天开 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 千思万想 无数遍的思索、考虑.犹言千思万虑.形容用心极苦. 霞思天想 苦思冥想. 霞思云想 见“霞思天想”. 想望丰采 见“想望风采”. 想望风褱 犹言想望风采. 心存目想 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行思坐想 谓不停地思考. 意想不到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游思妄想 犹言胡思乱想. 昼思夜想 昼: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极深. 昼想夜梦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②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给我20篇少于50字的古文,加上题目。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 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 ,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 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 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 。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 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 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 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 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 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 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而 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 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 。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 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道无终始,物有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 ,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 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曰: "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有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
风 赋
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入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扬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灿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啖齰嗽获,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过 秦 论 (上)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 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 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 燕、赵、齐、楚、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 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绥、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 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 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 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 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 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 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 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固。良将劲弩,守要 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 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馀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 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 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 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 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 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七 发
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节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聪明眩曜,悦怒不平。久执不废,大命乃倾。太子岂有是乎?"太子曰:"谨谢客。赖君之力,时时有之,然未至于是也。"客曰:"今夫贵人之子,必官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饮食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暖,燂烁热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濯,手足堕窳;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宴,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太子曰:"诺。病己,请事此言。"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欲闻之乎?" 太子曰:"仆愿闻之。"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鹍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 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臑,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钟、岱之牡,齿至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穱麦服处,躁中烦外。羁坚辔,附易路。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此两人者,马佚能止之,车覆能起之。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浮游览观,乃下置酒于虞怀之宫。连廊四注,台城层构,纷纭玄绿。辇道邪交,黄池纡曲。溷章、白鹭,孔鸟、鶤鹄,鵷雏、鵁鶄,翠鬣紫缨。螭龙、德牧,邕邕群鸣。阳鱼腾跃,奋翼振鳞。漃漻薵蓼,蔓草芳苓。女桑、河柳,素叶紫茎。苗松、豫章,条上造天。梧桐、并闾,极望成林。众芳芬郁,乱于五风。从容猗靡,消息阳阴。列坐纵酒,荡乐娱心。景春佐酒,杜连理音。滋味杂陈,肴糅错该。练色娱目,流声悦耳。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 、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将为太子驯骐骥之马,驾飞軨之舆,乘牡骏之乘。右夏服之劲箭,左乌号之雕弓。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掩青苹,游清风。陶阳气,荡春心。逐狡兽,集轻禽。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慑鸷鸟。逐马鸣镳,鱼跨麋角。履游麕兔,蹈践麖鹿,汗流沫坠,冤伏陵窘。无创而者,固足充后乘矣。此校猎之至壮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而上,几满大宅。
客见太子有悦色,遂推而进之曰:"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旍旗偃蹇,羽毛肃纷。驰骋角逐,慕味争先。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纯粹全牺,献之公门。"
太子曰:"善!愿复闻之"
客曰:"未既。于是榛林深泽,烟云暗莫,兕虎并作。毅武孔猛,袒裼身薄。白刃磑磑,矛戟交错。收获掌功,赏赐金帛。掩苹肆若,为牧人席。旨酒嘉肴,羞炰宾客。涌觞并起,动心惊耳。诚不必悔,决绝以诺;贞信之色,形于金石。高歌陈唱,万岁无斁。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强起耳游乎?"
太子曰:"仆甚愿从,直恐为诸大夫累耳。"然而有起色矣。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漾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日母。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于是澡概胸中,洒练五藏,澹澉手足,颓濯发齿。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伛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懑,酲醲病酒之徒哉!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
答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霓,前后络绎。顒顒昂昂,椐椐强强,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当者坏。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回翔青篾,衔枚檀桓。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彗扶桑,横奔似雷行。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混混庉庉,声如雷鼓。发怒庢沓,清升逾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 汩潺湲,披扬流洒。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暗凄怆焉。此天下怪异诡观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涩然汗出,霍然病已。
鸿 门 宴
司马迁
楚军夜击阬秦丰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闩:“旦晶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而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也!”张良 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个事有急,亡去不 义,不可不语。”良乃 入,具告沛公。沛公大 惊曰:“为之奈何?”张 良曰:“谁为大王为此 计者?”曰:“鲰生说 我曰:‘距关,毋内诸 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良曰:“料大 王士卒足以当项王 乎?”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 何?”张良曰:“请往 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沛公曰:“君 安与项伯有故?”张良 曰:“秦时与臣游,项 伯,臣活之;今事 有急,故幸来告良。”沛 公曰:“孰与君少长长” 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 得兄事之。”张良出,要 项伯。”项伯即入见沛 公。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曰:“吾入 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 军。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日夜望将军至,岂 敢反乎!愿伯具言臣 不敢倍德也。”项伯许 诺,谓沛公曰:“且日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 王。”沛公曰:“诺。”于 是项伯复夜去,至军 中,具以沛公言报项 王;因言曰:“沛公不 先破关中,公岂敢入 乎?今人有大功而击 之,不久也。不如因善 遇之。”项工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馀 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谢曰:“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 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 军于此。今者,有小人 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却。”项王曰:“此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 饮。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亚父 者,范增也;沛公北向 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 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项工默然不应。范增 超,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若入, 前为寿,寿毕,请以剑 舞,因击而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 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项王曰: “诺。”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翼蔽沛公,庄不得 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 “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喷自视项王,头头发上指,目毗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土!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啥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土!能复饮乎?”樊哙曰:“臣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背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 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等四人持剑盾,” 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 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坚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严光传
范晔
严光宇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土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堰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联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