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请安晨昏定省-早请安晚什么
1.“特什么问安”是什么成语?
2.我们和长辈为什么会有代沟
“特什么问安”是什么成语?
没有“特什么问安”这个成语,如果是表达请安礼节的成语,可以是成语“晨昏定省”。
一、拼音:
chén hūn dìng xǐng
二、释义: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三、出处: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四、近义词:
昏定晨省、晨参暮礼
五、造句:
1、晨昏定省,这个点,李氏那个应该在老夫人那请安去了。
2、虽不能晨昏定省,但一定要常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
3、晨昏定省,这个点,李氏那个应该在老夫人那请安去了。
4、三人忙上前请安,晨昏定省是阮家的规矩,这么多年来,只要没出门,阮祖兄弟每天早晚都会到这里来请安,而阮黑,阮老太爷待他如子侄,他自然也得来。
5、这每日的晨昏定省,可是不能少的,只有之前怀着德瑞月份大了后,老福晋才开口免了。
我们和长辈为什么会有代沟
代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阻碍了代与代之间思想、感情和生活上的交流和沟通。代沟是怎么产生的?怎样消除或减轻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呢?
长辈与晚辈,在各自的生活圈里活动,接触的人和事各有不同,思想和行为形成一定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修补肆意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将愈积愈厚,误会也越发容易发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套用一句现代语言,即所谓“代沟”。
“代沟”一词从英文generation gap直译过来,成了人们的常用语。“代沟”,顾名思义,是说代与代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阻碍了老少之间思想、感情和生活上的交流和沟通。
“代沟”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时间上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事件,同时它又是一个生物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老一辈人和咱们这些新兴人类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经历,历史发展了,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任务必然有所不同;一个人由青年到老年,生理上的变化也必然带来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
说起代沟,也许该介绍一些教育学的知识,看到梁实秋这篇《代沟》觉得值得一读,对增进两代人之间的交流也许会有启发:
代沟是翻译过来的一个比较新的名词,但这个东西是我们古已有之的。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的深沟天堑,也可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间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卷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的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
虽说一代一沟,腌臜的情形难免,然大体上相安无事。这就是因为有所谓传统者,把人的某一些观念胶着在一套固定的范畴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家都守规矩,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鞋大鞋小,别走了样子!”小的一代自然不免要憋一肚皮委屈,但是,别忙,“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道路走成河”,转眼间黄口小儿变成了鲐背耈老,又轮到自己唉声叹气,抱怨一肚皮不合时宜了。
大家庭制度下,公婆儿媳之间的代沟是最鲜明也最凄惨的。儿子自外归来,不能一头扎进闺房,那样做不但公婆瞪眼,所有的人都要竖起眉毛。他一定要先到上房请安,说说笑笑好一大阵,然后公婆(多半是婆)开恩发话:“你回屋里歇歇去吧”,儿子奉旨回到阃闱。媳妇不能随后跟进,还要在公婆面前周旋一下,然后公婆再度开恩,“你也去吧”,媳妇才能走,慢慢的走。如果媳妇正在院里浣洗衣服,儿子过去帮一下忙,到后院井里用柳罐汲取一两桶水,送过去备用,结果也会召致一顿长辈的唾骂:“你走开,这不是你做的事。”我 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对大家庭中的小夫妻,十分的恩爱,夫暴病,妻觉得在那样家庭中了无生趣,竟服毒以殉。殡殓后,追悼之日政府颁赠匾额曰:“彤管扬芬”,女家致送的白布横披曰:“看我门楣!”我们可以听得见代沟的冤魂哭泣,虽然代沟另一边的人还在逞强。
以上说的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代沟中有小风波,但没有大氾滥。代沟虽然永久存在,不过其现象可能随时变化。人生的麻烦事,千端万绪,要言之,不外财色两项。关于钱财,年长的一辈多少有一点吝啬的倾向。吝啬并不一定全是缺点。“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谓之啬。积多不能分人,而厚自养,谓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养,谓之爱。”这是《晏子春秋》的说法。所谓爱,就是守财奴。是有人好像是把孔方兄一个个的穿挂在他的肋骨上,取下一个都是血丝糊拉的。英文俚语,勉强拿出一块钱,叫做“咳出一块钱”,大概也是表示钱是深藏于肺腑,需要用力咳才能跳出来。年 轻一代看了这种情形,老大的不以为然,心里想:“这真是‘昔之人,无闻知’,有钱不用,害得大家受苦,忘记了‘一个钱也带不了棺材里去’。”心里有这样的愤懑蕴积,有时候就要发泄。所以,曾经有一个儿子向父亲要五十元零用,其父靳而不予,由冷言恶语而拖拖拉拉,儿子比较身手矫健,一把揪住父亲的领带,(唉,领带真误事)领带越揪越紧,父亲一口气上不来,一翻白眼,了。这件案子,按理应剐,基于“心神丧失”的理由,没有剐,在代沟的历史里留下一个悲惨的记录。
人到成年,嘤嘤求偶,这时节不但自己着急,家长更是担心,可是所谓代沟出现了,一方面说这是我的事,你少管,另一方面说传宗接代的大事如何能不过问。一个人究竟是姣好还是寝陋,是端庄还是阴鸷,本来难有定评。“看那样子,长头发、牛仔裤、嬉游浪荡、好吃懒做,大概不是善类。”“爬山、露营、打球、跳舞,都是青年的娱乐,难道要我们天天匀出功夫来晨昏定省,膝下承欢?”南辕北辙,越说越远。其实“养儿防老”、“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现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坚持。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 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谁也无需剑拔弩张,放任自己,而诿过于代沟。沟是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不能像希腊神话中的亚力山大以利剑砍难解之绳结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因为人终归是人。
近年来,“代沟”的问题日益严重,在生活中越来越明显,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起这个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减缓或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呢?
作为家长,应主动和孩子沟通,不要因为工作等原因而忽略了多和孩子交流,经常和孩子谈谈心,由此也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了解孩子与什么人交往,了解孩子周围发生的事。经常这样做,孩子就会主动与你沟通的。
作为家长,不能只是主动与孩子多沟通,还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不要一味地说、训、骂,唱“独角戏”,更多的应该是听、谅、教,做个忠实的听众,适当的纠正孩子的误区,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别把孩子当孩子,我们有思维,有想法,请尊重我们!”
每个人都有其考虑问题的方式,即使他是个八岁的孩子也罢。无论以成年人的标准看待他的看法是如何的错误,如何的不切实际,但是他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总会认为自己是对的。
而且实际上,如果真的从他的立场出发,他也确实会有一些他的合理之处。即使他是错误的,也要从他的角度出发,一点点地去劝说,不要着急,也不要发火,他早晚会明白你是对的。如果真的是原则性问题,那么告诉他你希望他保留自己的意见,以后再考虑。我相信,如果真正的尊重、真正的理解基础上的交流,孩子会体会到的。
代沟不仅存在与家长与孩子之间,老人也会因“代沟”而郁闷。
老年人多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在许多观念上与下一代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而家里的年轻一代则往往强调跟上时代潮流,认为父母的想法是老古板、脑筋。于是,两代人便常常会在观念的继承和创新上各执一词,认知上的分歧又往往影响到两代人感情的融洽和心理相容程度,甚至心理距离还可能因此而拉大。对这一问题,正确的认识态度和处理方法是:提倡长辈与晚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在新旧观念转换磨合的过程中,各自加强学习。老年人要学习了解新事物、新观念,下一代也不要把传统观念中一些好思想一并抛弃,这样方能使两代人达到认识上的一致,也会使家庭关系更和睦,老年人的精神更愉快。
在一般家庭中,子女是不能平等地和父母交换对社会、对人生等各种问题的看法的。在一般父母看来,大人似乎总是对的。“你懂什么!”这是许多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不错,由于知识、阅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原因,父母会比孩子们懂得多。
但是,这也是相对的,有时孩子们懂的东西,大人未必全部懂得。所以,和孩子们平等地交换看法,谁说得对就服从谁,完全符合认识的规律,丝毫不存在丢面子的问题,用不着在孩子面前装模作样。
父母的专横、不民主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消极影响更值得重视,孩子或者会因此变得怯懦、忧郁,或者变得同样不讲道理。为什么有些孩子对大人们的教育不接受,逆反心理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父母不能平等地对待他们。
所以,不论做长辈的如何“有知”,也不论孩子们如何“无知”,都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即使孩子们的认识是错误的,也要善于引导,因为有些事情在他们没有亲身经历时,是很难理解的。
有的家长不给孩子留情面,孩子稍有不是,不分场合,不顾影响,劈头盖脑就是一顿训斥;而自己有了差错,非但不允许孩子们提出批评,而且孩子稍有不恭,便火冒三丈。这也会造成孩子们的不平等感。没有平等,就不会有正常的人际往来。
无论大人、孩子,在人格上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都应当互相爱护,互相尊重。根据“交换”原则,付出尊重得到的也是尊重,付出爱得到的也是爱。尽管慑服于威严,孩子们不敢公然对你表示不恭,但内心并不服气,而这种内心的不服总有一天会爆发,造成家庭不和。给孩子以充分的平等,是建立良好的代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