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斥责人的词语

2.恶怎么读音

3.善字组词是

4.求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高考密卷 语文(A2)详细解析

5.斥责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斥责人的词语

彰善瘅恶怎么读-彰善瘅恶怎么读音

1.形容斥责的成语

形容斥责的成语 关于斥责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斥责的成语8条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褒善贬恶 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不过禄位耳。惟有三四寸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

大发雷霆 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无父无君 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橡皮钉子 犹软钉子。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出处:茅盾《子夜》十四:“屠维岳第二次听出吴荪甫很挖苦他,也就回敬了一个橡皮钉子。”又《清明前后》第一幕:“[余为民]只有一点美中不足,在碰了人家的橡皮钉子而自解嘲的时候,他那笑形,他那眼神,宛然是个 *** 。”

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

出处:《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攒锋聚镝 受到众多的刀箭围攻。比喻备受舆论斥责。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宰相子应举》:“四明在位久,卒被恶声以去,归里至与玺丞不相见。初不难借其子以市公,终于攒锋聚镝,受前人未有之弹射。”

彰善瘅恶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2.形容斥责的词语

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大发雷霆: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攻乎异端:攻:钻研;异端:旧指不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对异端的斥责。

诟谇谣诼:诟:辱骂;谇:斥责;谣诼:造谣污蔑。辱骂斥责,造谣诽谤。形容相互勾心斗角,弄得乌烟瘴气。

鬼子敢尔:鬼子:骂人的话;敢尔:竟敢如此。斥责人竟敢如此大胆。

戟指怒目: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怒目戟指: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橡皮钉子:犹软钉子。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3.描写批评人的成语

批评人的成语:

混淆视听、丧心病狂、衣冠禽兽、指鹿为马、

厚颜 *** 、斯文败类、禽兽不如、欺善怕恶、

小肚鸡肠、恩将仇报、忘恩负义、腆不知耻

赞扬人的成语: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而后已

襟怀坦白 舍己为人 舍生忘 舍生取义

4.形容人发怒的成语

脸红筋暴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疾言遽色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恼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恼羞变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同“恼羞成怒”。

老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脸红筋涨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同“脸红筋暴”。

直眉怒目 形容发怒的样子。

柳眉倒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柳眉剔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柳眉踢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

睚眦必报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疾声厉色 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狂风怒号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5.关于"斥责"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斥责"的成语有:戟指怒目、攻乎异端、诟谇谣诼、橡皮钉子、怒目圆睁、戟指嚼舌、星眼圆、横眉怒目、虎目圆睁、金刚怒目。

1、“戟指怒目”

读音:jǐ zhǐ nù mù

释义: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2、“攻乎异端”

读音:gōng hū yì duān

释义:旧指不符合儒家礼教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

3、“诟谇谣诼”

读音:gòu suì yáo zhuó

释义:意为造谣毁谤责骂别人。

4、“橡皮钉子”

读音:xiàng pí dìng zǐ

释义:犹软钉子。 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5、“怒目圆睁”

读音:nù mù yuán zhēng

释义:形容很愤怒。

6、“戟指嚼舌”

读音:jǐ zhǐ jiáo shé

释义: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7、“星眼圆睁”

读音:xīng yǎn yuán zhēng

释义:形容很愤怒。

8、“横眉怒目”

读音:héng méi nù mù

释义: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9、“虎目圆睁”

读音:hǔ mù yuán zhēng

释义:虎目圆睁时的表情。

10、“金刚怒目”

读音:jīn gāng nù mù

释义: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6.赞美表扬人的成语有多少个

很多

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而后已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无动于衷 勃然大怒

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7.形容表扬人的成语

风度翩翩、正气凛然、光明磊落、无所畏惧、平易近人

一、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译文:平原君,翩翩浊世佳公子一样的。

二、正气凛然 [ zhèng qì lǐn rán ]

解释: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出自:近代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三、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译文:譬如人光明磊落底就是好人,昏昧迷暗底就不是好朋友。

四、无所畏惧 [ wú suǒ wèi jù ]

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自:近代 *** 《在中国 *** 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 *** 人也是无所畏惧。”

五、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译文:让人容易接近,人民必定会再次信任的。

8.形容人怒斥的成语

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语出] 《晋书·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厉;不能写作“历”。

[近义] 疾言厉色 正颜厉色

[反义] 和颜悦色

[用法] 用于人说话的语气。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正颜厉色”;都有“语言态度严厉”的意思;但~偏重在态度凶;“正颜厉色”偏重指表情严肃。

[例句] 孩子做错了事;应该对他讲明道理;耐心教育;不要~地责骂。

[英译] loud voice and stern expression

9.描写人发怒的词语成语句子段落

怒气 怒目 激怒 大怒 怒号 怒吼 怒色 怒火 怒斥 怒骂 怒视 义愤 怒容 动怒 火气 生气 气恼 恼火 愤慨愤恨 愤懑 恼怒 怀恨 遗恨 怨恨 痛恨 憎恨 愤激愤然 愤怒 发怒 怒瞪火目 怒瞪虎目 满脸怒色 一脸怒色 一脸怒容 满脸通红满脸溅朱满面怒容 面有愠色勃然变色 愤然作色怫然作色脸色发青 面青眼蓝 虎视怒颜 面带怒容 双眉怒竖 剑眉怒竖 直眉瞪眼 横眉竖眼 万目睚眦 发指眦裂 戟指怒目 大眼圆瞪 青筋凸起 满头冒火 五官冒火 满心冒火 十分恼火 双眼喷焰 满腔怒焰 鼻孔生烟 口角生烟 七孔生烟 七窍生烟 炉里添炭 火攻头皮 气撞顶梁 三尸暴跳 眼里出火 无比愤怒 异常恼怒 万分恼怒 有点愠怒十分恼怒 浑身冒火 两眼冒火 两眼喷火 双目喷火 目喷烈火 鼻孔怒张 鼻翼怒张钢牙紧咬 切齿腐心 脸如猪肝 火气十足 火气很大 火气冲天 火冒三尺 火冒三丈 心头起火 心中上火 火上加油 *** 辣地 火星乱冒 心头火起 顿时火起 无名火起 生气动火 盛怒之下 大为恼火 逐渐息怒 转悲为怒 怒容满面 怒容可掬 怒形于色 怒发直立 怒发倒立 怒发上冲 怒发冲冠 愤怒至极愤恨不平愤懑不平愤世嫉俗愤世嫉邪 悲愤填膺 义愤填膺 愤愤不平 羞怒交加 羞怒难忍 众怒难犯 天怒人怨 人神共愤 令人发指恼怒万分 疾言怒色 天怒民怨 神人共愤 一旦之愤 一朝之愤 万分愤慨 怨愤之情 激起义愤 引起忧愤 眼看激眼 激愤满腔 余怒未消 余怒未息 鼻里冒烟 七窍生火 五腑冒烟 怒眉倒竖 怒目横眉 怒目圆睁 怒目横视 怒日相对 怒目而视 怒目迸火 怒目戟指 怒目切齿 怒目咬牙 大肆咆哮 咆哮如雷 大发雷霆 急怒叫跳 跺脚赌气 疯狂如狗 使酒骂座 大怒如狂 愤懑填胸 愤不欲生愤懑难平愤怒已极 气恨满胸 气炸肝肺 气得发狂 气得暴叫 气炸了肺 气得跺脚 气得跳脚 气冲霄汉 气冲斗牛 气满胸膛 气恼难言 气势汹汹 气逾霄汉气愤至极气愤异常 气愤万分 气愤难忍 气愤不已 十分气愤 气愤不平 气冲冲的 气呼呼的 气鼓鼓的 气嘟嘟的 气嚷嚷地气愤愤地气汹汹地 气狠狠地 气扑扑地 气哼哼地 气昂昂地 气刚刚的 气咻咻地又气又急 又气又恼含火带气 故作生气 令人生气 爱生闲气 捧胸生气 常生闷气 常发脾气 十分气恼 心头气恼肺炸肝烧 浑身发抖 暴跳如雷 一蹦老高 拍案而起 愤然而起 拂袖而去 悻悻而去 怒火满腔 怒火填胸 怒火烧胸 怒火冲胸 怒火胸烧 怒火攻心 怒火竖起 怒火渐升 怒火上升 怒火复燃 怒火燃烧 怒火中烧怒火熊熊 怒火正旺怒火猛升 怒火顿起 怒火难捺怒火喷吐 怒火三丈 怒火千丈 怒火万丈 怒不可遏 怒不可忍 怒不能忍 怒冲冲地 满腔怒气 满面怒气 满脸怒气 恼羞成怒 老羞成怒 勃然大怒 满腔怒火满胸怒火 一腔怒火 满眼怒火 眼射怒火 怒气满腮怒气填胸怒气塞胸 怒气满胸 怒气难忍 怒气逼人怒气翻滚 怒气升腾 怒气直起 怒气冲冲 怒气冲天怒气冲霄 怒气勃发 怒气爆发 怒气难消 怒气不息 满气胸膛怒从心起 怒涛高溅 立刻大怒 登时大怒 赫然而怒 雷霆之怒 愤然作怒 油然生怒 人怨天怒 桃腮愤怒 面带愠怒 满心愤怒 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止的怒火,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他气得满脸通红,鼻翼张得大大的直吸气,额角上冒出 豆大的汗珠,一条深深的皱纹从紧咬着的嘴唇向突出的下巴伸 展过去。 她的两眼变暗了…… 愤怒的火焰在人们的心中燃烧。

他怒睁着眼,额角上青筋随着呼呼的粗气一鼓一胀。 他气得张口结舌,两只手直颤抖,半天才喊出话来口 像燃烧着的二F柴堆上浇上一桶油,我只觉得心火烧到了 脑顶。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像扑鼠之猫盯着我。 当时,我的脑袋“嗡"的一声,愤怒的火在胸中燃烧,我恨不得端起冲锋枪…… 他的脸色立刻变得白惨惨的,愤恨的光芒从他的眼睛里喷射出来。

听了她俩这一唱‘和,我气得像个憋足了气的皮球,差点没炸裂了肚子。 好像全身都燃烧着猛火,每根毛发上闪着火星,他把双拳捏得格格作响。

他被骂得脸色由红变黄,气得浑身直打战,顶到嗓子眼的火儿,跟着蹿上脑瓜门。 这句话一下扎在他的肺管子上了,他不由得怒火中烧,脸蛋子立刻罩上了一层阴云。

我强忍着压住心中的怒火…… 她板着脸孔一声不吭,核桃纹皱得又深又密,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我心中的怒气冲天,护士阿姨,你这是怎么了?你看,这孩子很危险啊! 他悲愤填胸,无可奈何地瞅着滑腻腻的楼梯,望着破玻璃窗上头随风飘荡的蜘蛛网。

劣酒、假药、坑人、骗人、害人,这人世间怎么了?我气得说不出话来,气得头顶冒烟。 她眼里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刻骨铭心的仇恨像火花般喷发。 仇恨如同潮水在胸中汹涌起伏。

这仇恨像刀刻的一样记在我的心里。 强烈的复仇欲望,渗透到他每滴血和每个细胞里。

这两天,她已不再哭了,仇恨的烈火已经把她的泪水烧干了。 怒火在他胸中翻腾,如同压力过大,马上就要爆炸的锅炉一样。

我非找他算账不可,怨恨在胸中滋生着,气恨难忍了。 真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我对她的怨恨越来越强烈,我发誓:至少恨她一个月。

谁也惹不起他,我们只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他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

他脸上的肌肉在愤怒地颤抖着,眼睛里迸出火般凌厉的目光。 老爷爷。

恶怎么读音

恶的拼音:[è]。

解释:1、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2、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3、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组词:恶仗、恶劣、恶变、恶声。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心。

造句

1、那个邪恶的歹徒又了。

2、他向国家的财产伸出了罪恶的黑手。

3、那个穷凶极恶的坏蛋了小女孩。

4、敌人丑恶的嘴脸原形毕露了。

5、在群众的帮助下,警察抓住了一个凶恶的歹徒。

6、对工作,他表露出了厌恶的情绪。

7、谁也不难看出他那险恶的用心。

8、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毫无惧色。

9、歌剧《白毛女》是对万恶的旧社会的血泪控诉。

10、狼是凶恶的,小羊是怯懦的。

善字组词是

善字组词:完善、善良、乏善可陈、多多益善、善待、多愁善感、日臻完善、从善如流、明眸善睐、骁勇善战、尽善尽美、至善至美、择善而从、彰善瘅恶、循循善诱、不善、妥善、亲善、善终、善罢甘休、善男信女、善报、伪善、善意、行善。

善,读作shàn,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说文》:“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从利他性上引申为友好、擅长、赞许、容易等义。

词语解释

1、完善[wán shàn]

齐备而良好:设施~。

2、善良[shàn liáng]

心地好,充满善意的。

3、乏善可陈[fá shàn kěchén]

陈:述说。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述说。

4、善待[shàn dài]

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

5、妥善[tuǒshàn]

妥当完善:~安置。

6、善类[shàn lèi]

善良的人;有德之士。

7、善处[shàn chǔ]

妥当、周到地解决处理。

求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高考密卷 语文(A2)详细解析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颀长(qí) 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 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 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 “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 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 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 “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答案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答案C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答案A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答案B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答案A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答案A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答案C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答案: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                                  

答案: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答案: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

纷纷暮雪下辕门, 。轮台东门送君去, 。(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

答案: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

(2)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答案: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经历沧桑、时间冲刷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答案:当前的现实和文学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以前革命作家群那段历史已趋遗忘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答案:感悟到文章与道义共存,想到革命的文学青年与鲁迅文章一起不朽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答:

答案:文字利用的工具、写文章的人、写作对象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一波三折曲折行文最终感悟而解脱归于平静清澈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划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1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的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客”可知不是戏曲界专业人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还搜集了700余份上世纪的戏单。

19.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 20个字。(3分)

____________。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

一是:“深刻”,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欣赏与评价音乐主要看它是否有“深度”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斥责的成语有哪些

斥责的成语:

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大发雷霆: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攻乎异端:攻:钻研;异端:旧指不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对异端的斥责。

诟谇谣诼:诟:辱骂;谇:斥责;谣诼:造谣污蔑。辱骂斥责,造谣诽谤。形容相互勾心斗角,弄得乌烟瘴气。

鬼子敢尔:鬼子:骂人的话;敢尔:竟敢如此。斥责人竟敢如此大胆。

戟指怒目: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怒目戟指: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橡皮钉子:犹软钉子。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一鼻子灰:比喻碰壁或受斥责。

攒锋聚镝:受到众多的刀箭围攻。比喻备受舆论斥责。

贼夫人之子:贼:毁坏;夫:这,那。害了人家的儿子。对引导别人犯错误者的斥责。

彰善瘅恶: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