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懑不平的诗句-愤懑不平的诗词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什么意思?
2.愤懑的诗句愤懑的诗句是什么
3.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原文_翻译及赏析
4.日出扶桑下一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什么意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出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侧畔:旁边。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长(zhǎng):增长,振作。
创作背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同样被贬的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作答。
相关拓展
1,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3,《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原文?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译文
你拿过我的酒杯斟满美酒同饮共醉,与你一起拿着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
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
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但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
愤懑的诗句愤懑的诗句是什么
愤懑的诗句有:岁月尽能消愤懑,岁月尽能消愤懑。
愤懑的诗句有:愤懑今人终拂膺,岁月尽能消愤懑。拼音是:fènmèn。结构是:愤(左右结构)懑(上下结构)。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ㄈㄣ_ㄇㄣ_。
愤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愤懑fènmèn。(1)气愤;抑郁不平。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愤满”、“愤闷”。抑郁烦闷。引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恐卒然不可为讳,是_终已不得舒愤_以晓左右。”《后汉书·蔡邕传》:“臣不胜愤满,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诗:“道消结愤_,运开申悲凉。”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愤闷胸须豁,交加臂莫攘。”宋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_君_日益读书,大涵肆於六经,而时发其愤闷於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_。”温传昭《晴转多云,有雷雨》:“笑和尚心头甜蜜蜜的,往天积在心里的愤懑全部烟消云散了。”⒉愤慨,气愤。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_。”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吴门秀士书》:“姚江生擒汉奸头目二十_口,悉纵之回。此真__才,令人愤_。”柯云路《三千万》:“可是,敷衍的客套,官样的文章,却使丁猛愈来愈愤懑。”
三、国语词典
忿恨不平。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恐卒然不可讳,是以仆终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也作「忿懑」。
四、网络解释
愤懑愤懑,汉语词汇。拼音:fènmèn注音:ㄈㄣ_ㄇㄣ_解释:1、气愤;抑郁不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充满了愤懑的情绪。
关于愤懑的近义词
愤激义愤愤怒气忿气氛怫郁愤慨愤恨气愤怨愤
关于愤懑的诗词
《咏怀·夸谈快愤懑》
关于愤懑的成语
愤世疾邪愤不欲生悲愤欲绝愤不顾身
关于愤懑的词语
愤不顾身愤气填膺愤时疾俗愤懑不平愤然作色愤世嫉俗愤不欲生愤世疾邪悲愤欲绝激起公愤
关于愤懑的造句
1、青春的愤懑和反叛是一个古老的主题,在不同时代的舞台上不断重演。
2、这些感情炽烈的诗篇,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3、所以,他既愤懑于胸,又感到任重道远。
4、我总感到,威子的打架带有反世俗的性质。他用拳头同那些他所看不惯的讨厌的趾高气扬的春风得意不可一世的的嘴脸对话,而他的功夫加上的他的过人的狂野凶猛勇敢速度力量,一次一次地宣泄着自己的压抑和愤懑,也令不少只会吹牛不知苦练的假功夫们避之则吉。
5、你满载着民族的耻辱和愤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愤懑的详细信息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原文_翻译及赏析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宋代·陆游《夜泊水村》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爱国 , 壮志 , 感叹岁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鉴赏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陆游则不同。他感叹双鬓斑白、不能再青为的是报国之志未酬。因而其悲哀就含有深广的内容,具有崇高壮烈的色彩。此联为“流水对”但其后关连,不是互为因果,而是形成矛盾。读者正是从强烈的矛盾中感到内容的深刻,产生对诗人的崇敬。陆游类似的诗句尚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等。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 山阴是江南水乡,作者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夜泊水村为即景之作。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燕然未勒铭”,典出《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北伐匈奴,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即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未勒,意谓虏敌未灭,大功未成。这一联用层递手法,“久凋零”,乃言被弃置已久,本就失落、抑郁;“未勒名”,是说壮志难酬,则更愤懑不平。起首就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本应“捐躯赴国难,誓忽如归”才对,怎么可以安然老呢?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朝思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这就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俯首称臣割地求和而不思奋起抵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另一说是取老子(李耳)骑青牛出关,绝于大漠之中而悟道的传说)“诸君何至泣新亭”,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作者借此典,表达了他对那些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要么醉生梦,要么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精神面貌的不满。
颈联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一身报国有万”,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一万次。“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诚可谓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即便我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可是又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这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之眼。
尾联点破诗歌题面,回笔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你想,一个老翁,处江湖之远,眼看着干戈寥落了,铁马逝去了,战鼓静灭了,大宋江山是任人宰割了,他的心怎不会如刀割一般的苦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是梦醒之后呢,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寻寻觅觅的新雁,哪里有可以安栖的居所!这怎不教人潸然落泪呢?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
创作背景 本诗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于山阴。这一时期的诗人,在寄意山水、歌吟田园生活的同时,心中却一刻也未曾忘怀世事国情。本诗所抒写的,就是诗人老而弥坚、至不变的爱国情怀,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诗写得悲而且壮,笔力遒劲。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陆游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日出扶桑下一句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译文: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偶书》是唐代诗人刘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磨损的刀”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表现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全诗构思新奇,比喻警辟,气魄宏大,音节响亮,以高昂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野夫”“不平则鸣”的心声。
赏析: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韩愈也有“事随日生”的诗句,意思相同。当时正是唐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的混乱时期。诗人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每当这种时候,诗人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他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这位年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然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