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玉温香抱满怀的全诗-软玉温香抱满怀下一句是什么
1.长亭送别
2.《西厢记》经典语录
3.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古代舅舅的地位很高
4.风流冤家在西厢(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让一个个描绘秋景的组合意象融人了戏曲空间。读者欣赏优美的唱词,如同陪同剧中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行进,进入了一种诗化的境界。下面的设计,淡化戏剧情节,突出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曲词意境的感悟和戏曲语言的欣赏。
一、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人物心理
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细腻刻画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景衬情: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例略)
二、对离别情境的生动描写
1.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3.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示例:
莺莺 (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筋?
张生 (接杯)**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 (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 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 (感动,流泪)**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 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1
4.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示例: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对戏曲语言的深入品味
1.《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①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②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长亭送别》曲词以词采典雅见长。试以[端正好]为例,说明这一语言特色。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强烈的哀怨情绪。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是为定评。
3.[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示例: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
夕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谊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四、讨论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备课资料——
1.杂剧知识
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据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2.重要关目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y”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闽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3.《西厢》体例
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厢记)却是五本,作为一个整体“通谱一事”。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虽非仅为《西厢记》,但五本的规模,毕竟是一特例。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欢离合,曲折复杂,一本四折的通例,难以容纳;二是《西厢记)作为一部古典诗剧,有浓厚的抒情性,它不仅交待一个故事,而且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内心世界,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应的篇幅;三是《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而《董西厢)是一部五万言的巨制,这也要求(王西厢)有相应的规模;四是在《王西厢》产生的时代,南戏已有发展,它的动辄几十出的体例,也必然影响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3页)
4.《西厢》评本
明代文人评论《西厢记)成风,出现诸多评本。现存明人批评《西厢记》有十多种。主要有王世贞、李贽合评本(元本出相北西厢记》、李A赞批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厢记)、陈继儒批评本<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汤显祖批评本(汤海若批评西厢记》、徐渭批评本(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汤、李、徐的《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等。这些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西厢记》的立意、结构、人物形象发表了很多看法,从中可以看到明代丈人、进步思想家和戏曲家对《西厢记)的各种理解。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7页)
5.金批《西厢》
在明清刊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金圣叹批评本,即《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金圣叹除了随文评点,还在书前撰有两篇序文,一曰《恸哭古人》,二曰《留赠后人),又有《读法》八十一则,颇多妙论,还对《西厢记》原文作了多处改动。对于金圣叹的评点和改动,历来众说纷纭。例如清人梁廷楠认为:“金圣叹强作解事,取《西厢记》而割裂之,《西厢》至此为一大厄;又以意为更改,尤属卤莽。”(《曲话》)但亦有称颂者,如谓:“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李渔《闲情偶寄》)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2页)
6.前人评点
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
(梁廷楠《曲话》)
其“风中”、“烟草”四句,非复写[端正好]中语,乃是特写双文(莺莺)眼中曾未见坐于如是之地也。[端正好]是写别景,此是写坐景也。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疏林不做荚”,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烟暮霭相遮蔽”,在烟霞中也;“夕阳古道无人语”,悲己独立也;“禾黍秋风听马嘶”,不见所欢,但闻马嘶也;“为什么懒上车儿内”,言己宜归不宜归也;“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生已过前山,适因残照而见其扬鞭也。
(《闵遇五六幻西厢记五剧笺疑》)
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何别?天涯游子,触景增怀。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
(陈维崧《才子西厢醉心篇》)
7.今人鉴赏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荚。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荚I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第348页)
“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见《少宝山房笔丛》),这比喻曾引出后人异议,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对王实甫的诗胆才气的赞誉,那么,胡氏确是有识见有眼力的。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4页)
——扩展阅读——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髫玲珑?莫不是裙拖得:
卜,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声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瞧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有文君之意。(歌曰)“有荚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惶?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听,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阅读提示]
1.[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参考解说]
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琶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工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选曲)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注:[混江龙]一曲,莺莺唱。莺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时当暮春时节,心中十分烦恼。[满庭芳]一曲,红娘唱。张生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令红娘招张生赴宴。张生以为老夫人将践约许亲,乃“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张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红娘的善意调侃。
[阅读提示]
1.试说明两段唱词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2.试比较两支曲子不同的语言风格。
[参考解说]
1.[混江龙]一曲,莺莺大胆表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前六句写伤春,“落红”、“池塘”、飞蝶、燕子这些物象,引起莺莺年华易逝的感触。后四句写伤情,“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写崔、张情思绵绵却又如隔天涯,引起了莺莺的埋怨、怅恨。[满庭芳]一曲,活画出张生的“酸丁”模样。红娘送张生“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两个雅号,十分有趣。张生的“打扮”,“额颅”揩净,“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写出了这位“酸丁”的酸态。同时也写出了红娘的俏皮性格。红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红娘对张生的奚落折射出张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这个“傻角”(红娘语)显得可笑又可爱。
2.[混江龙]一曲,典雅含蓄。“落红”句,寄寓着莺莺对妙龄易逝的感慨。翅沾飞絮的彩蝶、口衔香泥的燕子引发了莺莺的惜春情绪。“春心”则是莺莺渴望爱情的隐语。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莺莺不可能与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减。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语句雅丽。[满庭芳]一曲,幽默风趣。红娘眼中的张生,酸傻与忠厚相连,呆气与痴情并存。红娘一方面热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对张生的痴呆予以嘲弄。红娘绘声绘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语成分于曲词之中,具有“本色当行”特色。两段唱词的安排,与莺莺、红娘的身分、教养、个性完全吻合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及教学设想:
拟用二课时。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简介曲学知识,难解字词参看课文注释或查词典)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 末:男角。 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
《西厢记》经典语录
《西厢记》经典语录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西厢记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1)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2)再谁似**,小生又生此念。
3)相思只相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4)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5)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6)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7)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美貌何处寻。
8)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9)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
10)好句有情联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11)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12)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
13)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
14)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15)妻妾之差,妻同度岁月,妾权钱导向。
1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17)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18)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19)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20)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
21)生当同衾,亦同穴,一生一世一对人。
22)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
23)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24)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
25)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26)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27)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8)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29)我便知你一天星斗焕文章,谁可怜你十年窗下无人问。
30)郎才女貌合相仿。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
31)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32)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33)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之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34)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35)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6)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37)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38)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九十日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乳燕携雏;乱红满地任风吹,飞絮蒙空有谁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
39)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40)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放二四不拘束,尽人团剥。
41)未语泪先流,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42)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
43)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44)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45)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46)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47)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
48)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49)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50)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西厢记》读后感
《 西厢记》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有人将它与《红楼梦》并提。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写这篇读后感前无法下笔并不是感觉不足以动心动情,亦或是不够深刻,而是感觉满满的,那么的贴切那么唯美,只有去感知无法将它语言话,尽管如此我任然想把这心中诸多感触付之笔杆,一吐为快。
故事曲折,情趣动人,描写细腻的《西厢记》真乃爱情的美学宣言,何谓爱情的美学宣言呢?在王实甫的笔下,莺莺和张生公然战胜了封建礼教,维护了他们至纯至洁的爱情,重在公然上,这就是宣言。
“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江十六出聚以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的记诵”。这是《红楼梦》二十三回中黛玉对《西厢记》的赞词,其实也就是曹雪芹的赞词。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是《西厢记》里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几百年来无数代人心中吟唱的美好爱情生活,它洞穿亘古而发出无穷的魅力和奇峭,连西湖的月老祠,也忘不了将这句词题为对联---——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美好的爱情是我们所追求的,所以当生活略显枯燥时,我们不妨试着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层净化,翻开《西厢记》,用心去感受一下那种坎坷的爱情,那种甜蜜的聚合,还有那里面美得让人心醉的辞藻。
细细品味《西厢记》,我们不难发现,张生与崔莺莺的相识只是一种纯粹的一见钟情,张生恋上莺莺,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温柔,而莺莺喜欢上张生,也仅仅是因为张生的才气和气质。然而,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一见钟情”往往是外貌特征或者气质上偶然迎合心理需求所产生的,那是一种人类生理的荷尔蒙冲动,而冲动又总是短暂的,短暂的冲动犹如冰天雪地里的一滴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自动冷却和结冰。丘比特的神箭、月老的红线、天意神谕···在我眼里,一见钟情的神话抑或只是浪漫的幻象,生活里的故弄玄虚。它经不起天长地久的考验。
人们常说《西厢记》是喜剧,吾深感如此。张生看似有愚钝笨拙,但其实质无非是追求自身的真爱,所表所露都是自然真诚的,于生活中不易寻觅而已即不常见的更难拥有,遂讥之天真,实则笑己矣。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想法,当夕阳西下,不免有一丝哀愁,于是也就想到了张生与崔莺莺可能不完美的婚后生活,同时也奉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理由,不管有理与否,这些都是我自己过完一天读书生活后最深的心得,生活照常要过,如果有情人能终成眷属,那也何尝不是一见美满的事情!
;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古代舅舅的地位很高
古代的舅舅可以说是与自家最亲但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的男性亲属。不会与自己的外甥去争夺财产的继承权,所以说古代的娘家就把舅舅当成唯一受委屈后靠的住的人。有人也许会产生疑问,如果娘家舅舅亲的话,照理外公应该更亲吧?非也,要知道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外公的保护伞就显得不那么可靠了,唯有舅舅。先举个例子吧,记得《西厢记》中有一段话: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这本作为古代宣传自由恋爱相对于封建社会所不相符的一本书,当《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看完后,记得说了这么一段话,
宝玉问道:“妹妹,你说好不好?”
黛玉笑着点头儿。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
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的,胡说了!好好儿的,把这些*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帐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去!”为什么非要告诉贾政呢?因为在那个传统社会的时代,,只有自己的舅舅能真正的为自己做主。
其中舅舅还对外甥的家庭事务和人生大事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先从这个家庭事务上说吧,一方面是解决家庭的矛盾,一方面在外甥分家的事情上也有决定性作用,外甥分家,必须要请舅舅,而且舅舅会借此名义责难外甥,说他不孝顺,当然如果外甥敢还嘴,可能会被以下犯上的罪行抓进'看守所',蹲几天有食物,有房子的生活。
另外,在外甥的一些人生大事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外甥的媳妇怀孕,首先要通知自己舅舅,在南方也流行这'天上有雷公,海里有海龙王,地上有舅母公'的说法。在传统的社会中,母亲去世,通常要请到舅舅,如果舅舅不来,这个丧事便不能办,舅舅通常会从娘家带八九个人,外甥只能不停的磕头迎接,舅舅也会借此机会责难自己外甥,说他不训顺。
可以说好听点:舅舅是古代女性的唯一的官方代言人。
说高雅点:舅舅是古代给女性的最后一点温柔。
当然给舅舅的这么多权威,你问哪个舅?冒昧的回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当然这种权威也有负面的影响,记得《陈情表》有一段话:“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就是在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迫自己妹妹改嫁。红楼梦中也有一段,王仁卖自己外甥女巧姐到青楼一段。
当然在很多历史传说上也有体现舅舅的地位,比如玉皇大帝的妹妹瑶姬仙子偷偷嫁给杨天佑,生出杨戬,你说这舅舅的后台牛不牛,接着杨戬的妹妹又嫁给刘彦昌生下沉香,你再说这舅舅牛不牛。
为什么古代的舅舅这么重要,现代的舅舅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呢?
有人说这是一种女权社会到男权社会过渡的残留,又似乎不合理,有人说古代舅舅权威大,是一种义务,通过这种义务,来责难外甥,一方面彰显对自己妹妹的关爱,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让人戳脊梁骨,而我更赞同这一个观点,为什么现代反而舅舅的权威似乎没这么大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女性地位提高。过去妻子被丈夫大了怎么办?找村长?找法官?大部分回答,打妻子在当时很正常的事,你矫情个什么,只能依赖舅舅这根救命稻草。现在,妻子被打,一个电话,民警过来,妇联过来。
溺水在河里,一根稻草也会感到有用,上了岸,稻草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并非是一种坏事。保护女性的权益,也不仅仅需要舅舅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完善法律的制度,而不是,黑暗中,鬼画上美丽的画皮,在四处破坏,此时,***打开了灯,揭下了画皮,一张张丑恶的面目,狰狞可怕,此时一群傻子喊,是你们,是你们,破坏了传统文化,造成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
风流冤家在西厢(八)
老夫人听说张生病了,就请长老请来了太医给看,同时打发红娘一起去看张生,什么症候,吃什么药,药可吃了,看完了来回话。来到莺莺处,莺莺也知道张生病得严重。
莺莺自知张生病从何来。于是对红娘说:我写一个简帖,可当药方,你拿给他,病可痊愈。红娘则扭捏作态不肯去。莺莺道:好姐姐,救人一命啊,就去一趟吧。红娘看把莺莺逗的差不多了才说:如果那药不是你,谁也救不了他。如今,老夫人也叫我去,我就顺便给你带去吧。
张生:自从昨夜在花园里吃了一场气,再加上之前的旧病,眼看着要歇菜。老夫人打发太医来看病,我这骚毛病,岂是太医治得的。只除非是莺莺**那美干干、香喷喷、凉渗渗、娇滴滴一点唾津儿咽下去,这屌病自然就好了。
和尚引着太医来看病,下了药,又去回夫人话。
红娘:我们**把人这么成这样,又叫我去问候,送药方去,这样藕断丝连,欲罢不能,不是让他相思病害的更厉害了吗?我还是走一趟吧。毕竟: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断肠人。
为了你彩笔题诗,回文织锦;撩的人家卧枕着床,废寝忘食;把个帅似潘安的书生折磨得形销骨立,腰如麻杆。恨已深,病已沉.昨夜里人家热脸儿被你当面一顿抢白,今日个又拿冷句儿把人家亲近。你这般的抢白他,还不如你倚门待月,依韵联诗,月夜听琴。见了他还要假惺惺说那么多话,什么我与你兄妹之礼,什么勾当么!活活把一个书生气得干着急,无话可说。从今后我再不管这些,一任她胡为。
这都是咱家夫人的不是,将人家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红娘来到张生处,问张生病体如何?张生又一次添油加醋的说:害我了!我若是了,红娘同学,你也少不了牵连。红娘叹息:普天下害相思的,没一个像你这般傻的。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光在这窃玉偷香上用心。又没有得着什么,从海棠开想到如今,是什么趣味么!
张生无奈:我救了人,反而倒被害了。自古人说: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却变成了痴心汉子负心女了。我自己想来,这病就是*邪侵身,瘦骨嶙峋被相思病害,平生不会相思,刚会相思,就害相思,而且是干相思。功名不随心,婚姻上又这般反反复复。
红娘:老夫人让我看望哥哥来,看看哥哥要什么汤药。**有一封信,再三嘱托,有一药方,送来给你。
张生慌忙问:在哪里?
红娘说:还有几种生药,各有用法,你听好:“桂花”摇影月深沉,醋酸“当归”浸。
张生默想: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么个用法?
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这方儿最难寻,一服两服令人好。
张生问:忌什么物?
红娘唱: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胡说。吃了后,保准先生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了。
张生听后大笑:早知道姐姐来,定会远迎。张生眉飞色舞的说:你不懂这首诗的意思,**是要和我行“云雨之事”呢!
红娘问诗上写什么?张生读: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了。
此韵非前日之比,**必来。
红娘唱:你身下是一条破布衾,头枕着三吃瑶琴,她来时怎么和你一同睡?冻的战战兢兢,说什么知心话。
真要是你有心,她有意,昨日个秋千院宇夜深沉;花有阴,月有阴,“一刻值千金”,何须来来往往对诗吟和呢?
张生说:我这里有碎银十两,你拿去给我买一套铺盖来。
我家那鸳鸯枕,翡翠被,就太遂人心,但是怎么肯租呢?
不脱衣服和衣睡怕什么?不是强如你一个人独自在被子下,用手解决?若是将来成了亲,再享受也不迟啊。
张生说:我为了**容颜憔悴,难道**就没有为了我而减掉丝毫风韵么?我解决了她怎么办?
红娘唱:她眉如远山不再翠,眼恨秋水无光彩,体若凝脂,腰如弱柳,俊的是庞儿俏的是心,体态温柔性格儿稳重。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的观世音。
张生喜道:今夜成了好事,我绝不敢忘。
红娘唱:你只管口里念叨,梦里追寻。往事已过,不必提,只说你今夜相逢怎么做。不图你什么白壁黄金,只愿你中状元,盛装娶莺莺。
张生担忧,怕夫人约束,她出不来。
红娘安慰,就怕**不愿意,若果然有意,即使夫人整天把门禁,好歹总会叫你称心。
来不来尽由她,见了面后,亲不亲就看你了。
这边箱莺莺让红娘送信,约了张生今夜见。红娘生怕莺莺又爽约,那可就要了张生的命了。
红娘来了,莺莺说:红娘,收拾卧房,我去睡了。
红娘一听急了,你又来了,送了人家性命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若又不去,我就把你派我送帖儿约张生的事说给夫人。莺莺暗笑,这小倒会放刁。可是,羞人答答的怎么去!红娘说:有什么害羞的,到那里,关键时候你就闭上眼睛么。呵呵呵。
红娘到底是啥情况,有时候觉得她和莺莺差不多大;有时候又觉得她特别老道,仿佛有些年龄了;有时候还觉得她好像经验丰富的很。不过,倒是难得的一个丫鬟,没有红娘就没有张生和崔莺莺的成功。难得她能无视封建礼教,支持崔莺莺的行为,甚至极力撮合。
像崔莺莺这么优秀的女孩子,若不是封建礼教剥夺了她考取功名的资格,估计也是状元级女神。既然时代没有给她考取功名的权利,找个如意郎君就是她毕生的大事了,再高的才学又有何用?所以,莺莺的行为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
红娘一看莺莺要睡觉,赶紧催促,快去快去,老夫人也睡了。
莺莺言语虽强,脚步儿早先行。
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样无休止晓夜思念。用一片赤诚之心弥补老夫人的弥天大谎。出画阁,向书房,离楚岫,赴高唐,学窃玉,试偷香,巫娥女,楚襄王。楚襄王敢先在阳台上。
张生早已等在书房里了,心中惴惴不安,昨夜红娘带来了简帖,约我今夜成就好事。这时候都三更了也不见来,**难道又说谎骗我吗?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
伫立闲阶,夜深香霭、横金界。潇洒书斋闷杀读书客。
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居禅室,鸦噪庭槐。风弄竹声,以为是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心儿狂跳不止,心情烦躁不安。身心一片无处安排,痴呆发愣依着门儿等。静悄悄的毫无音信。
张生我一日十二个时辰,无一刻放下过**,你哪里知道。
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梦魂飞入楚阳台。早知道无明无夜因她害相思,想当初还不如不遇这倾城色。
靠着门儿手托腮,我实在难猜,来还是不来?是夫人处离不开其侧吗?望得人眼睛欲穿,想得人心儿变窄,浑身仿佛病了一样不自在。
她若是肯来,早应该离了贵宅,她若不来,好似石沉大海。数着她脚步儿行,依着窗棂儿等哦。寄于后生:
遭了那么多恶抢白,并不曾记心怀;只为讨得意转心回,晚上去天明来。半年了只能暗送秋波空调眼色,这期间的日子实在难捱。
**若这一回不来,那就是成心让我害相思病而,然后抬出去。想着这异乡身强把茶汤捱,就为这心上人才耐着性子熬,她若有一片赤诚心,我这一条命才能留。这半年来的忧愁数不清,载不完。
红娘和莺莺终于来了。红娘对莺莺说:姐姐我过去,你在这里。
红娘敲门,张生颤着声音问:是谁?
红娘答:是你前世的娘。
张生问:**来了么?
红娘答:你接了枕头去,**进来了。张生,你怎么谢我。
张生说:一言难尽,寸心难表,惟天地可表!红娘安顿张生:你动作轻些着,别吓着她了。
红娘推莺莺进门,说:你进去,我在门外等你。
张生一见莺莺来了,忙跪下。张生何德何能,敢劳神仙下降,这是在梦中吗?
张生这会儿规矩了,不上来就抱了。但是怎么又矫枉过正了,下跪是什么情况?欢喜糊涂了?
张生暗想:猛的一见她可爱的模样,我哪里还有什么病来?九分不快,先前见责,都烟消云散,谁承望能有今宵欢爱!就**这般用心,不才张珙应该跪拜。我没有宋玉的姿容,潘安的美貌,曹子建的才情。姐姐,你能来真是我莫大的荣幸!
张生人在那里谦词连篇,眼睛可没闲着,早看见莺莺小小的绣花脚,再往上看,柳腰儿只一把。羞答答不肯抬头,只是坐在床上靠着枕头。发髻坠了金钗,沉甸甸偏向一侧。张生一看这情景,早忘了她是什么相国之女。看着看着就走到莺莺同学跟前,动起手来,松开了纽扣,解开了裙带,兰麝异香立刻充满了光棍汉张生的书房,这要命的味道,要命的冲动要害人。嗨,美女,怎么不转过脸儿来?
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阮郎遇上仙女了。春至人间花弄色,张生进了桃花源,将她的柳腰款摆,花心轻折,霎那间清露滴得牡丹开。
但蘸著些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惊又怕,檀口吻香腮。
桃花园里风光好,蝶儿纷飞鸟儿叫。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关关雎鸠……
鱼儿戏水不知多久了。张生跪起来说:谢亲爱的不厌弃,张珙今夜才得枕席,他日当尽犬马之报。
莺莺道:妾千金之驱,今日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以后可不要抛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张生信誓旦旦了一番后,拿起手帕仔仔细细的看:春罗元莹白,此刻已见红香点嫩色。
莺莺道:羞人答答的看什么。
而张生灯下偷偷看完了,然后将绢帕贴肉藏在胸前。浑身通泰,不知春从何来。无能的张秀才,孤身在外飘零数年,自从遇上了这位美娇娘,相思就不曾下怀。忧愁只因美人难得,相思人间无处安排。谢卿卿不见责。
我将你做心肝儿般看待,点污了**的清白。可是,我为你废寝忘食害相思,若不是真心一片,志诚无限,怎能捱,又怎能尝尽相思,苦尽甘来?
成就了今宵欢爱,魂飞在九霄云外。几次三番才和你这多情的**姐相逢于今日。折磨的人憔悴形骸,瘦似麻杆。今夜鱼水和谐,还自疑惑,莫非是在梦中。露滴香埃,风静闲阶,月射书斋,云锁阳台。
莺莺:我回去了,怕夫人醒来寻我。
张生:我送**出来。
风韵无限,美色太盛,一见面叫人难受,不免起色心,一霎时不见了叫人心生恨,每时每刻都叫人爱。今宵同会碧纱厨,何时重解香罗带?
红娘对张生说:来拜你娘,张生,恭喜你破处(偷笑)。姐姐咱回家去吧。
张生看着莺莺远去的影子又一番欣赏:春意透,春色横眉黛,贱却人间玉帛。杏脸桃腮,借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下香阶,懒步苍台,动人处弓鞋凤头窄。叹小生不才,谢娇娘错爱。若是**不弃小生,对我用情至深,你一定会抽出空明天早点来。
这一出一完,几乎尘埃落定,不管是张生还是看戏的人。有些事未做时,朝思暮想,做过了就经历过了,执念就可能没有了。爱到极致若不能继续爱,就成恨了。若此时莺莺从此罢手,估计张生不至于相思成疾,保不定马上会离开,去奔他的功名。然而,此时更不能罢手的,应该是莺莺了。她肯定还回来,若不来,那就是张生太次了,不值得她夜夜的奔赴。 呵呵呵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