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1.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出自于哪里啊?
2.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3.恻隐之心成语的释义及近义词
4.?恻隐之心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5.成语恻隐之心的出处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出自于哪里啊?
意思是同情怜悯的心,是本心中的仁的萌芽;耻己之不善和憎人之不善的心,是本心中的义的萌芽。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第六章。
原文: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白话译文: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
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参考资料:
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出自《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释义
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出处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原文
公都子(1)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2),以省瞽瞍(3)为父 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4)其情(5),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3)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 失之。’或相倍蓰(8)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 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9)。’孔子曰:‘为此诗者,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1]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 ‘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 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 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 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 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 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 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 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 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 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 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 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 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 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有同情心。
示例
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
灯谜
恻隐之心(打一字) 谜底:则[2]
2近、反义词编辑
近义词
悲天悯人,慈悲为怀,怜悯之心
反义词
铁石心肠,落井下石
3具体解释编辑
解释: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出自:《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示例: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常有仁慈之念。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有同情心
恻隐之心成语的释义及近义词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汉语 成语 ,拼音是cè yǐn zhī xīn,意思是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恻隐之心成语的释义及 近义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一、恻隐之心成语的解释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二、恻隐之心成语的近义词
悲天悯人 [ bēi tiān mǐn rén ]
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抗战时期,这位作家以~的情怀关注社会。
三、恻隐之心成语的 造句
1、镰刀神色冰寒,犹如亡之神般高高在上,漠然的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世上消逝,没有半分不忍与恻隐之心。
2、李诗诺看着许阳衣服破破烂烂,身上也没有任何武器,虽然从天而降的方式很奇怪,但是她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3、老道听说贵友身陷弥留,不觉动了恻隐之心,未审太史将军尊意如何,僭越了。
4、儒家说了,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辞让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不疑之心为信。
5、而小町呢,少言寡语,平庸无常,这让争强好胜的陆占强反倒多了些同情恻隐之心。
6、某天在某界的她看见了一个悲剧的乞丐在诉说自己的悲剧 故事 ,所以动了恻隐之心。
7、许多所谓慈善家的行为,只不过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是动了恻隐之心。
8、梧将军若发好生恻隐之心,敢烦开关以度蚁命,他日衔环,决不有负!
9、瞧那可怜的模样,还真让人有恻隐之心。
10、洪一见状也动了恻隐之心,心中问道:“行者,能不能救她?”
1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12、一元论,他论据的重点是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13、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难,目睹着惨状,同样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
14、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15、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16、如此痛快淋漓地斩草除根之际,偶尔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17、他做得太绝了,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18、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
19、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20、看到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个人都动了恻隐之心,纷纷慷慨解囊相助。
21、在候车室里,一位贫病交加的老妇人,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恻隐之心成语的释义及近义词相关 文章 :
★ 恻隐之心成语意思及典故
★ 恻隐之心成语含义及谜语
★ 恻隐之心成语造句及出处
★ 恻隐之心的详细解释及造句
★ 恻隐之心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 恻隐之心的造句及相关词语
★ 带隐字的成语和成语解释
★ 恻隐之心的造句与相关成语接龙
★ 带“心”的成语以及解释
★ 心心相印成语释义及近义词
?恻隐之心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释义: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读音:ce yǐn zhī xīn
近义词:悲天悯人
反义词:落井下石 铁石心肠
例句:
1.这是一种内心恻隐之心的直接表达。
2.他怀着恻隐之心,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过夜。
3.她觉得对谁显示为男性陌生人的性对象的私人部分西方妇女只不过是恻隐之心。
4.孟子认为,就看他有没有「不忍之心」或者「恻隐之心」。
5.于是我便产生了恻隐之心,将她带到家里。
6.谈到「恻隐之心」,易中天说,人们为了生存,难免会做一些「不忍之事」。
7.刚才和海利说话的那个汉子倒颇有点恻隐之心,花了不多几个钱把她买下来,接着看热闹的人就都散了。
8.把弃妇描写得令人由衷生起恻隐之心,不是件易事,但史蒂文斯做到了。
成语恻隐之心的出处是
关于成语恻隐之心的出处回答如下:
1、《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1、近义词与反义词:
1)近义词: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艰辛,怜惜人民疾苦。天:天命;悯:哀怜一腔悲天悯人的热情。
2)反义词:
铁石心肠:比喻秉性刚毅,不为感情所动。
落井下石:见人掉入陷井,不去求援,反而扔下石头加害。比喻乘人之危予以陷害。
2、释义
恻隐之心是褒义成语,可作宾语;形容对人寄予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3、成语寓意
有些人总是看到周遭的“邪恶”,而看不到人们内心的善良。所以也对他人“邪恶”,收起自己的恻隐之心。其实,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对于那些不幸者,人们会揣着自己的善良去同情他们;对于那些弱者,人们会对他们有恻隐之心,伸出手去帮助他们。
这样,才是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善良,才是看到了他人内心深处的善良。成语告诉人们,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去改变自己内心的善良,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别人善良的回报。
4、恻隐之心的例句:
1)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宁巩看在眼里,不免感叹豆萁相煎,电传安哥拉,告诉洛蒂已被解雇的消息。
2)徐仲佳指出,常人的“怵惕恻隐之心”可以使人偶为一善,而像李昌女这样的善始善终却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3)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
4)在候车室里,一位贫病交加的老妇人,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