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有何寓意?

2.古代的官帽为什么叫乌纱帽?

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有何寓意?

戴乌纱帽的意思和造句-戴乌纱帽的意思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在多数人的眼里,“头戴乌纱帽,身穿盘领袍,腰挂玉带,足蹬皂靴”,这就是封建时代官僚阶级的标配。

因此,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它自然是寓意着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自夏开启了“家天下”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君主专制,都喜用服饰来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进行划分,借助允许统治阶级使用某些服饰,而禁止被统治阶级使用某些服饰,继而加强被统治阶级的服从心态。如西周,朝廷不允许百姓带冠冕,所谓“士冠,庶人巾”;西汉,朝廷不允许商人穿丝制的衣服,也不允许百姓穿有颜色的衣服(西汉末年,允许百姓穿青绿色的衣服);唐代,朝廷不允许百姓穿黄、紫色的衣服。

而乌纱帽亦是如此,在明代,只有官僚阶级才能佩戴乌纱帽,《明史》载:“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洪武三年,乌纱帽是为官僚阶级的专利,普通百姓不得佩戴乌纱帽,只能是佩戴四方平定巾(《明史》载:“洪武三年,庶人初戴四带巾,改四方平定巾”)。自此,终明一朝,若是见有人头戴乌纱帽,那必是官僚无疑。

当然,之所以说在明代,而非是古代,那是因为“乌纱帽”除了在明代外,其余朝代皆不是官僚专属的服饰,而是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能佩戴的一种帽子。

乌纱帽,所谓“乌纱帽”,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由黑色的纱织品制作而成的帽子,它最早出现在东晋成帝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当时在东晋皇宫中做事的仆人都会带戴一种用黑纱做的抽边半透明的帽子,谓之“乌纱帽”。不过此“乌纱帽”非彼乌纱帽,它并非是后世,我们所熟知的那种乌纱帽。

我们熟知的乌纱帽,是由南朝刘宋时期的刘宋宗室建安王刘休仁所创,《宋书?卷三十》载:“司徒建安王休仁统军赭圻,制乌纱帽,反抽帽裙”,建安王刘休仁于赭圻(今安徽繁昌西)领军时,或许是无聊,在某一日,他突发奇想,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制作出了一顶帽子,而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最初的“乌纱帽”。后来,因这种帽子材料便宜、制作简单,且也十分帅气,所以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开来,这时上至达官显贵,下到黎民百姓,他们都喜欢戴这种式样的帽子。

隋代,乌纱帽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据《通典》所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开皇初年,因隋文帝喜爱戴乌纱帽,所以满朝文武开始也喜爱上了乌纱帽这种式样的帽子,此后,随着上层统治阶级开始流行这种帽子,民间自然也就是跟风而行,随之流行开来。当然,因天子百官士庶皆戴乌纱帽,所以就造成上下层不分,而隋文帝并未想过要禁止百姓使用乌纱帽。

由此,为免失朝廷的威仪,隋文帝在不禁止乌纱帽使用的前提下,定下规矩,以乌纱帽上玉饰的多少来显示官职大小:一品能用九块玉,二品能用八块玉,三品能用七块玉,四品能用六块玉,五品能用五块玉,六品以下以及百姓的乌纱帽则不能用玉块装饰。

到了唐代,唐初,乌纱帽曾短暂的被唐高祖所限制,只允许皇帝以及皇太子使用。但是,到了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随着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自今以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宫士庶皆同服之”,乌纱帽就不再限制,依旧允许民间戴乌纱帽,唐白居易在《感旧纱帽》一诗中曾写道:“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此时的乌纱帽都可以用作亲朋好友之间的馈赠。同时,这时无论是何种人,只要喜欢,他或她就能戴上乌纱帽,就连亦可以,如白居易在《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一诗中,就写道一位“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头戴乌纱帽的歌妓。

当然,为了区分官员的品级,太宗还是将乌纱帽分为多种样式,其中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重要机构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出行时可佩戴“重戴” ,即在幞头之上再加戴垂纱帽,而垂纱帽也分席帽、裁帽两等,最高等的席帽为尚书左右仆射、内史、同中书门下等宰相佩戴,即帽檐周围垂吊一圈长薄纱;剩余的较低级别的官员则可戴裁帽,即在帽檐的前半周挂有长薄纱的帽子。

到了宋代,文武百官所用的乌纱帽的样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且在使用上也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首先,太祖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群臣在上早朝时,出现交头接耳这种有失朝仪的事情,所以他就对乌纱帽进行改革,《宋史》载:“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他在原有乌纱帽的基础上,在两边加上长翘,这长翘是由薄铁片或竹篾做成的长一尺以上的骨架,这样,佩戴的官员只要在交头接耳,帽子两边的软翅就会互相碰撞,忽悠忽悠的颤动,而此时,皇上居高临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原本朝廷只是规定官员能带的乌纱帽,却并没有硬性规定官员一定要带乌纱帽,只要他想戴就戴,不想戴就不戴。但是,到了淳化年间,随着宋太宗下诏:“命公卿皆服之(裁帽)”,自此在宋朝上至宰相,下到吏目,无论其愿意不愿意,他都必须要戴上乌纱帽。而之所以宋太祖要硬性规定官员必须带乌纱帽,其最初是为了体恤群臣,当时北宋东京汴梁常年风沙弥漫,有时生活在这里的人若不以物掩面,根本就出不了面。因此,太宗为体恤臣子,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的替朝廷办差,遂就硬性规定官员必须要戴上乌纱帽,也就是之前唐代给予五品以上较低官员所佩戴的帽檐的前半周挂有长薄纱的裁帽。

元代时,因元代统治者为北方少数民族,再加上他们并不重视汉族的礼仪,所以此时对于“乌纱帽”,元廷并未禁止民间使用,是听之任之,只要你想戴,你就戴。

到了明代,随着汉人重新掌权,而朱元璋又热衷于恢复汉人“冠冕”制度,及加强君主专制,因此“乌纱帽”顺其自然的就被朱元璋定为了官员专属的帽子。洪武三年,朱元璋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此乌纱帽正式成为官员的标配。

当然,明代的乌纱帽,完全有别于唐宋的乌纱帽。首先,它的样式被规范:“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其以藤丝或麻为材料,并涂以漆,待漆胶硬之后,帽固定成形,再外裹黑纱,同时其形制与唐宋的乌纱帽相仿,前有半圆的顶,后脑部分有后山高起,两旁有展角。

而对于乌纱帽的品级之分,《明史》载:“凡职官,一品、二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彩绣,帽顶、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品至九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银,帽珠玛瑙、水晶、香木”,明代,一品、二品官员的乌纱帽,其帽顶、帽珠可用玉装饰;三品至五品官员,其帽顶用金装饰,帽珠除玉外,皆可用;六品至九品,帽顶只能用银装饰,而帽珠则只能用玛瑙、水晶,或香木装饰。

此外,需注意的是,明代的官帽可不只有乌纱帽,它只是明代官员上班常戴的官帽。在这之外,还有梁冠、襆头等官帽,其中梁冠是文武百官在国家重大祭祀典礼,及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等重大节日,所戴的官帽;襆头是文武百官在重大的朝廷集会、奏事、谢恩时所戴的。

古代的官帽为什么叫乌纱帽?

乌纱帽?在现代社会的含义是权势的象征,这一点恐怕连小学生都知道。然而,今天人们对?乌纱帽?的理解和古代?乌纱帽?的含义是否相同??乌纱帽?起源于什么时代??乌纱帽?又是怎么变为官帽的呢?

乌纱帽的起源

乌纱帽最早出现在我国东晋时期,当时的纱帽,分白色和乌色两种。通常戴白纱帽的是那些皇亲国戚们,而乌纱帽大多数是官员和百姓使用,不过,这时的纱帽还不带有权势的象征。到了刘宋王朝,乌纱帽被加以改进后,流行一时,好卖到一顶难求。《宋书?五行志一》记载:?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隋唐时,沿袭前朝的风俗习惯,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纱帽。不过,根据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

宋朝对纱帽的改进

宋朝时,乌纱帽得到了改进。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不过还有一种说法,两翅的作用并不为装饰,而是镇仪。另外,乌纱帽檐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

明朝正式定为官帽

乌纱帽到了明朝才正式被定为官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同时,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退出历史舞台

清兵入关后,由于人们发型发生了改变,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作为权力象征的乌纱帽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至今人们仍习惯性地将?乌纱帽?作为权势的标志,?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被削职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