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不吃嗟来之食写作文

2.新九上语文古诗词默写

3.乡为身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的译文是?

4.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在那篇古文

用不吃嗟来之食写作文

嗟来之食不受-嗟来之食乞人不屑也的意思

1. 作文,不吃嗟来之食,800字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

嗟来之食也可谓有侮辱之意,“嗟”是对施舍的简称,是对人们人格与尊严的侮辱与践踏。所以嗟来之食不能吃。

着名画家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

如果把人的尊严比作一件物品,物品掉到地上,就好比尊严被践踏,道歉就好比把物品捡起来,那物品要么会脏了,要么会支离破碎。同样的道理,当尊严已经被玷污、践踏、侮辱,尊严已经支离破碎,而又不能丢进洗衣机里,所以 活在没有尊严的世界里,生命还有何意义?虽然说生命是宝贵的,那尊严就不宝贵了吗!那尊严就是呼之则来,唤之则去的吗?回望历史,人们都为了生命去放弃尊严,命不一样也不会胜利吗!视如归的叶挺将军,宁不屈的杨开慧,女中豪杰刘胡兰……,这些人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祖国的尊严放弃生命的吗!不也正如那贫穷的逃难者一样吗?我认为尊严高于一切,尊严是生命的支柱,生命因尊严而充实, 没有了尊严的生命,褪掉了生命该有的金色内涵,只剩下黯淡的躯壳,那生命有何意义。

2. 关于嗟来之食该不该吃的作文500字

古人有“宁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而在我看来,我们不仅不应该不受嗟来之食,而且要善于受嗟来之食。

孟子之说,我是万万不能与之苟同的。依其言,不受嗟来之食是因为受到了轻视,被人践踏了尊严,当然,孟先生的用意或许并非如此,但这种做法依然让我感到反感。在当今社会,处处充斥着势力的肮脏思想,被人轻视实在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难道因为这样就放弃自己的生命了吗?未免太可笑了些,对这样的人,我只能称他们为懦夫,不敢接受被人另类的眼光,不去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是摆出一种“乞丐也正直”的姿态,甚至用生命来论证,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今天受到的耻辱并不是真正的耻辱,因为我们还有明天,明天我们要摆脱耻辱,让那些曾经嘲笑过我们的人收起他们令人厌恶的嘴脸来仰视我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要说,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坚强的心理,用灭亡来证明高尚是徒劳的、无用的,我们不能那么做,我们要自强,要敢于走自己的路,起伏兴衰都是平常之事,当处于低谷时,也许最艰难的不是如何崛起,而是如何化解别人对自己的影响,精神上的恐惧过去了,站起来就指日可待。

他,败给刘邦,江边自刎。

他,饱受屈辱,却不忘国仇,最终灭吴.

我们要做后者,不要效仿前者.

生时既可作人杰

何必后为鬼雄

当你有一天真的走投无路、穷困潦倒时,一定要善于受嗟来之食,饿不能改变什么,最理性的做法是要忍受屈辱,抓住时机,追寻生命的另一个起点。

3. 嗟来之食到底吃好还是不吃好

是吃,还是不吃 ——辩论赛观后感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综合实践课,我们班里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大赛.我们班分成了两方,一方是正方,他们的观点是:不吃嗟来之食.另一方是反方,他们的观点是:可以吃嗟来之食.正方辩手是:松柠、泽森、延鹏、吴静瑜.反方辩手是:祥宇、镕泽、彬彬、颖怡. 我支持反方观点.因为如果灾民不吃嗟来之食,那灾民就会饿.即使有了尊严,也就失去了生命.俗话说:“活着才是硬道理.”尊严可以再有,可是生命只有一次.在辩论赛中,我方辩友说了一句值得让人深思的话:“民以食为天.”是呀,民以食为天,如果连天都没有,连天都塌了,那何来尊严呢?要想有尊严,生命是必需品也是基础品,如果必须品都没有了,何来尊严?其实在“嗟来之食”这篇文章中有一个我们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在最后,富人黔敖向灾民道歉了.我认为,灾民完全可以吃完东西后,再帮富人黔敖做一些事,就像石油大王哈默一样. 伟大的越王勾践和大将军韩信也受过常人无法忍受的耻辱,但他们最后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他们也失去过尊严,但他们最后都成功了,人们也仍然赞美着他们.俗话说:“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后来我思考了一会,我认为应该思考“屈”值不值得,再来决定该不该“屈”.我认为文中的灾民屈是值得的.如果灾民了,那他的尊严永远只有那么多,如果灾民吃了东西,活了下来,那他以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尊严.这是我读完“嗟来之食”后最大的感受. 总之,我认为灾民应该吃嗟来之食,因为尊严可以再有,生命仅有一次.而且灾民的这次“屈”可以是值得的。

4. 论“嗟来之食”作文

论“嗟来之食”古有云“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自古人们就把“穷人不吃嗟来之食”,视为一个人是否有气节的标准,但这种“不食嗟来之食”的做法在千年后的今天还真正适用吗?我认为“穷人”应吃——“嗟来之食”!“穷人”之所以沦为无食可餐其原因在于“穷人”正值身处困境,而真正聪明之人应选择吃“嗟来之食”,待一日东山再起。

相传春秋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虞亡国之后,百里奚被晋所俘,在晋国“嗟来之食”面前,百里奚可以杀身成仁,成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美名,但百里奚选择了“嗟来之食”,做了奴隶,忍辱负重生存下来。最终得到了秦王赏识拜为大夫,东山再起,助秦王成就春秋霸业。

上古先贤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收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哪个不得身处困境却忍辱负重,选择了不“义”的嗟来之食,终成就了人生辉煌,实现了伟大抱负。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个人是渺小的,而却又是必须的。那个不吃嗟来之食的人虽表现了气节,但千年之后没有一部书中可以找到这个人的名字,我认为这样不足以名垂千古的是并不能重于泰山的。

太史公司马迁在面对只有腐刑才能完成《史记》时也曾想过一了之。故太史公曾曰:“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捶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而司马迁却“食”“嗟来之食”,忍辱负重数十载终著成这千古巨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虽说司马迁在“穷人”之时食得“嗟来之食”但名垂千古,可见他更加坚强,更有气节,更像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孔子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及赋《离骚》;左丘失明方有《国语》。可见千百年来多少“穷人”选择“嗟来之食”,著书立说,终流芳百世,家赞世场。

时光倒转,我们一同回顾了古代的“穷人”们在面对“嗟来之食”的选择,放眼当代又有多少“穷人”正在面对着“食”、“不食”、“嗟”的选择。在当今的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辈出,谁都可以陷入困难成为一个“穷人”,而我们应如何选择呢?举一个已经是不知讲了多少遍的我们身边的事吧!在学习生活中,考试已经成为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考试无常,谁都可以落败。有些人在这个困境之时选择“不吃嗟来之食”放弃学习,自暴自弃,最终陷入困境的深渊,越走越远。

而有些人选择“吃”下这“嗟来之食”在困境中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最终走出困境,一雪“食嗟来之食”之耻。看完故事之后如何选择心中自有一二了吧!生命是可贵的,人生是短暂的,而人又是渺小的,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而对困境我们应甘当“穷人”择“嗟来之食”为自己下一次搏击长空忍辱负重,大丈夫应能屈能伸。

新九上语文古诗词默写

1.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题

理解背诵 《出师表》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0.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1.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3.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鱼我所欲也》 ⑴、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⑶、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⑷、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者。 ⑸、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⑹、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⑺、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⑻、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⑼、“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者。 ⑽、《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2)《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13)《鱼我所欲也》写出“有所不辟”的原因的句子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者 《生于忧患,安乐》 1.《生于忧患,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 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于安乐也 《诗经二首》 1、《关雎》中描写男子对心爱的人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2、《关雎》中,以欢快鸣叫的水鸟起兴,表明一个男青年已经看准了一个追求目标的诗句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中小伙子追求姑娘没有达到目的,他的心情怎样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4、《关雎》中写君子翻来覆去。

2.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理解性默写

梅花 王冕 林下见清真,草衣如野人。

开花冰雪里,岂是不知春? 梅花 王冕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 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

梅花 王冕 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 独此冰玉姿,照影清溪月。

梅花 王冕 故人江海去,相隔万重云。 岁晚思无已,梅花可寄君。

梅花 王冕 何处寻春信?江南路渺漫。 夜深山月白,疏影隔窗看。

梅花 王冕 老干渍清霜,寒梢挂新月。 徐徐暗香来,可是春机泄? 梅花 王冕 疏枝照清浅,一见兴何饶?记得春风夜,题诗过断桥。

梅花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梅花 王冕 不同杨柳争妍,冷笑托根泉石。

岁寒寄语高人,可问调羹消息? 梅花 王冕 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梅花 王冕 仙子步轻盈,泠泠玉佩声。 罗浮烟水远,诗梦不胜情。

梅花 王冕 冷艳凝轻露,清香度晚风。 如何冰玉质,却学小桃红? 梅花 王冕 深院春无限,香风吹绿漪。

玉妃清梦醒,花雨落燕脂。 梅花 王冕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

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梅花 王冕 庭院春日迟,风回翠鸾舞。

谁倚玉阑干?摇动燕脂雨。 梅花 王冕 不作桃李态,山林别是春。

但令心似夷,何虑惹缁尘? 梅花 王冕 面墨已无情,岂但心如夷? 昨宵疏影横,空山半窗月。 梅花 王冕 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 怀贞岁华晚,只有天地知。

梅花 王冕 潇洒托身溪谷,清高不染红尘。 数点幽花的砾,包藏万斛阳春。

3.语文版九年级上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题目

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2.杜甫的<&lt;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3.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盂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义利之辨: 。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8.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 。

9.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 旧”的对

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10.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

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lt;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

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11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12.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1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14<&lt;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16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论语)) 1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1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19.今年六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郦道元描述的昔日“眠者歌日”的“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20《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21.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巧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2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是: , 。

23.&lt;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

2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

25《(论语)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 。

26理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2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其中“ ,

义”这个中心论点。

28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29.曹判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30.《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

31.在刘禹锡的

4.语文新航线九上古诗文名句默写山西版:

是初中25篇,高中14篇,还有课外名句。

2011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9.臣生当陨首,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1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1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1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5.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9.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前赤壁赋》) 2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前赤壁赋》) 2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2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2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前赤壁赋》) 2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29.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3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3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3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3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3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3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潜《归园田居》) 37.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 3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9.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40.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4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44.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

乡为身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的译文是?

乡为身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原文节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以前(有人)宁肯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出处:《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扩展资料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鱼我所欲也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在那篇古文

出处:出自南宋范晔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

原文: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白话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谁家的女儿。曾经乐羊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丢的东西,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丢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乐羊子妻》(yuè?yáng zǐ qī),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是西汉梁国榖丘(今河南虞城县谷熟镇)人。?

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不可半途而废的精神。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长史,迁秘书丞、新蔡太守;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刘义康,贬为宣城太守,开始撰写《后汉书》,迁宁朔将军。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将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随从孔熙先拥戴彭城王刘义康即位,事败被杀,时年四十八岁。

一生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著作《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只节取本传的前半部分,所以标题不加“传”字。《列女传》共著录17人,都是东汉时期妇女中的著名人物,作传的目的是歌颂“女德”。本文写乐羊子妻帮助丈夫树立美德和成就学业,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百度百科-范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