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鬼谷子的生平事迹。收了哪些徒弟?徒弟有什么事迹。

2.孙膑的故事

3.戊午上高宗封事原文及翻译注释

4.“家中有四项,家亡败得快”说的是啥意思?

5.家有三样,不败也亡。这么可怕的三样都指的是什么?

6.翻译文言文《尔朱荣传》

鬼谷子的生平事迹。收了哪些徒弟?徒弟有什么事迹。

危如累卵的意思和造句-危如累卵的道理

鬼谷子

王诩,又名王禅,鬼谷子,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弟子: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

孙膑

田忌赛马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请他当作老师。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

马陵之战

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说:“总算叫这小于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庞涓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苏秦

说陈轸崭露头角

齐宣王七年(公元前312年),齐国攻打魏国。楚国围攻韩国的雍氏,秦国打败楚将屈丐于丹阳。苏秦对楚国大臣陈轸说:“臣有事愿拜见您,这件事非常完满,会使楚国对您有利,成功了是福,不成功也是福。今天我站在门口,有人说到魏王曾对韩冯(píng,平)、张仪说:‘煮枣将要失陷,齐军又来进犯,您二位来救寡人就可以不败;不来救寡人,寡人就无能为力了。’这只是婉转之辞。秦、韩的军队不向东救魏,十几天之后,魏国就要转变策略,韩国追随秦国,秦国驱逐张仪,拱手侍奉齐、楚,这样,您的事就成功了。”田轸说:“怎么才能使秦、韩军队不向东进呢?”苏秦回答说:“韩冯救魏的言辞,一定不会对韩王说‘我是为了魏国’,必定说‘我将用秦、韩的兵力向东打退齐、宋,我趁势聚合三国的军队,利用屈丐战败后的疲备,向南要求楚国割地,韩国失去的旧地一定能全部收回。’张仪救魏的言辞,一定不会对秦王说‘我是为了魏国’,必定说‘我将用秦、韩的兵力向东抵挡齐、宋,我将聚合三国的军队,趁屈丐战败后的疲惫,向南要楚国割地,名义上是为保存将亡的国家,实际上是攻伐三川之后返回来,这是王者的事业。’您让楚王给韩国土地,让秦国控制两国议和,您对秦王说‘请让楚国给韩国土地,而大王可以在三川一带施逞威风,韩国的军队没有动用就从楚国得到了土地。’韩冯向东发兵的言辞会怎样对秦国说呢?他说‘秦国不用兵就得到了三川,进攻楚国、韩国、使魏国受到困窘,魏国便不敢向东联齐,这样就孤立了齐国’。张仪向东发兵的言辞会怎样说呢?他说‘秦国、韩国想得到土地却按兵不动,声威震动了魏国,魏国不想失去和齐、楚的关系也就有所凭借了。’魏国转就对秦国、韩国的态度,争着侍奉齐国和楚国,楚国正想得到魏国侍奉而又不想给韩国土地,您让秦国、韩国不用兵就能得到土地,这是对两国有大恩德啊。秦韩两国国王受韩冯、张仪的威胁,向东发兵以便使魏国顺服,您可以常常持胜券去责问秦、韩,这样就使秦、韩两国喜欢您而厌恶张仪用的本钱太多了。”

说齐归燕地

燕王晚年,让位给大臣子之,引起太子平和将军市被的叛乱。齐国趁机派兵攻燕,仅五十余天就占领燕国全境。燕国因此残破。赵武灵王护送燕公子职回国,立为燕昭王。

 ? 燕昭王广纳贤士,积极准备对齐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报复行动。苏秦在这时来到燕国,已经初步取得了燕王的信任。昭王派他到齐国交涉仍被齐占领的燕国土地。苏秦到齐,见了宣王,先拜了两拜表示祝贺,接着就仰起头来念悼辞。齐王手按铁戈向后退了几步,问道:“你这是怎么回事,先贺喜接着就念悼辞?”苏秦答道:“人饿的时候,之所以不吃毒药,是认为即使能填满肚子,可是不久就会去。现在燕国虽然比较弱小,但也是强秦的翁婿之邦。大王贪图十个城邑的便宜却和强大的秦国结下了深仇。现在如果让弱小的燕国做先锋,而强大的秦国做后盾,从而用天下的精兵攻击您,这与吃毒药充饥一样危险,所以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 齐宣王说:“既然如此,该如何办呢?”苏秦回答说:“圣人做事,能够转祸为福,因败取胜。因此尽管齐桓公虽有女色的牵连,自己的名声却更加的尊贵;韩献子虽因获罪,但自己的地位却越发稳固,这些都是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例子。大王可以听从我的意见,不如归还燕国的十座城邑,并用谦恭的言辞向秦国道歉。当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邑,一定感激大王。燕国平白无故收回城邑,也会感激大王,如此,大王不就避开了强敌,反而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吗?再说燕秦都会讨好齐国,那么大王发号施令,天下诸侯又有谁不会听从呢?大王只用话语表示亲近秦国,又以十座城邑取得天下的支持,这可是霸主的事业,也是所谓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好办法。”

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把燕国的十城送回,随后又送千金表示致歉,并在一路上叩头,希望结为兄弟之邦,恳请秦国赦罪。苏秦遂受到燕昭王重用。

苏秦刚开始就以念悼词先声夺人,紧紧地抓住了齐王的心。然后剖析了秦、齐、燕三国之间的利益关系,秦国可以联燕攻齐,齐国面临着这种威胁之后开始改变态度。之后苏秦据古论今、旁征博引,指出归还十座城市才会转祸为福。论证非常的有力,尤其是引用齐桓公、韩献子等历史人物的经验,给论辩内容增加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把这种历史智慧自如地运用和贯通于论辩中,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说服力。也难怪他是战国时期相当著名的纵横家。

摆脱谗言

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

苏秦对燕昭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辈,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

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取得了收复十座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其实,我不守信义,那倒是您的福气。假使我像曾生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要孝顺,具有这三种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来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服务了。”

苏秦道:“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认为周武王不义,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国的君位,饿在首阳山上,廉洁到这种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而为弱小燕国的垂危君主服务呢?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和女于约会在桥下,那女子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绩呢?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如果满足现状是可以的,那么齐国就不会进兵营丘,您也不能越过楚国边境,不可能窥探边城之外了。况且我在周地还有老母,离开老母来事奉您,抛开固步自封的做法,谋求进取的策略。看来我的目标,本来不和您相同。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

燕王说:“忠信又有什么可责怪的呢?”苏秦说:“您不知道,我的邻居中有个在远地方做官的人,他的妻子跟别人私通。她的丈夫眼看就快要回来了,和他私通的人很忧虑。那妻子对他的情夫说:‘你别担心,我已经准备了毒酒等着他呢。’过了两天,丈夫到家了,妻子让女仆捧着毒酒送给他丈夫。女仆知道那是毒酒,如果送上去就要毒男主人,如果说出实情女主人难以避免被赶走。于是她假装跌倒,泼掉了毒酒。男主人很生气,就用竹板打她。那女仆这一倒,对上救了男主人,对下保住了女主人。忠心到了这种地步,然而仍然免不了被打,这就是因为忠信反而受到罪责的人啊。现在我的处境,恰恰不幸和那个女仆泼掉毒酒反而受罚的遭遇类似。而且我事奉大王您,尽量使信义崇高,国家获益,如今竟受罪责,我担心以后天下来事奉您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况且我劝说齐王,确实没用欺诈的手段,只不过游说齐国的其它使者,没有谁像我说得那么婉转。即使他们像尧、舜一样贤明,齐国也不肯相信他们的话。”

苏秦通过列举尾生、伯夷、曾参的事迹,和一个小故事,驳斥了那些道学家们对他的指责,也说明了自己好心没有好报的处境。道学家们实际上不懂政治,正象马基雅维利将政治科学从旧道德中分离出来一样,苏秦也指出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如果政治活动受到高尚道德的制约,那么政治上将一事无成、毫无作为。国家与个人不一样,国家之间由于无信义可言,就必须讲实力、讲策略、讲变通。国家之间是超越于日常道德的,所以被日常道德所不齿的威逼利诱、暴力欺诈会经常使用,不足为奇。阴谋诡计用在日常人事上,那是小人伎俩,而如果用在国家大事上,那是枭雄志士的雄才大略。何况苏秦等人违背日常道德完全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清名或利益。

其实战国时期之所以繁荣,战国策士们之所以功勋卓著,在于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占居主流,在于策士们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的功利主义人生观。儒家强调高行节义,但因此导致道德至上的虚骄之气充斥官场和社会中,而战国策士们的务实精神为国家增添了活力。善变敢说、运筹谋划不是在扭曲人性,而是在充分张扬人的智力、个性和气度,显露出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以辞锋相争,以智谋相夺,没有遮蔽道德虚饰的战国策士们的这种进取有为的功利主义人生观,在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那些蒙蔽燕王的士大夫和卫道士们,标榜高行节义,却由于囿于教条而不能成事,困于日常道德而不能处理国际事务,甚至有的虚伪透顶,明里拿道义作攻击人的幌子,暗里玩弄权术诡计、大行尔虞我诈之本领。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害倒是这类人。

阻孟尝君入秦

公元前300年,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并请求见到孟尝君。孟尝君准备去秦国,而宾客都不赞成他出行,规劝他,他不听,执意前往。这时苏秦由于参加离间的关系陪伴燕王质子在齐国做大臣,便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正在交谈。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要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可不知把你冲到哪里去了。’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能不被土偶人嘲笑吗?”孟尝君听后,悟出了个中道理,才停止了出行的准备。

计得东国

楚怀王在秦国时,太子还在齐国充当人质。苏秦就对担任齐相的孟尝君田文说:“阁下何不扣留楚太子,用他与楚国交换下东国之地呢?”孟尝君说:“不能这样做,假如我扣留楚太子,而楚国另立新君,人质便失去了挟持的价值,反而落得不义之名。”苏秦说:“不对,楚国一旦另立新君,阁下大可以挟太子以逼新主:‘如果楚能割下东国之地与齐,我就为大王杀掉太子这个第一政敌,否则我将联合秦、韩、魏三国共拥太子为君。’这样下东国之地必能到手。”

苏秦的这个计谋有多种好处:他可以请求出使楚国;可以迫使楚王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国;可以继续让楚国多割让土地给齐国;可以假装忠于太子,迫使楚国增加割地的数目;可以替楚王赶走太子;可以假装替太子着想而让他离开齐国;可以借此事在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趁机取得楚国的封地;也可以令人说动孟尝君,以自己的计策解除孟尝君对自己的戒心。(按:以上都是假设,以下是完成这些假设的实践)

苏秦对孟尝君说:“我听说,‘计谋泄露不会成功,遇事不决难以成名’。如今阁下扣留太子,是为了得到下东国之地,如果不尽快行动,恐怕楚人会另有算计,阁下便会处于空有人质而身负不义之名的尴尬处境。”孟尝君:“先生说得很对,但是我该怎么办?”苏秦回答说:“我愿意为您出使楚国,游说它尽快割让下东国之地。一旦得地,阁下便成功了。”孟尝君说:“有劳先生了。”于是派苏秦到楚国完成使命。

苏秦至楚,对新立的楚王说:“齐人欲奉太子为王,图谋用太子交换贵国的下东国之地。现今事势紧迫,大王如果不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太子便会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换取齐人对自己的支持。”楚王赶紧恭敬的回答:“寡人一切遵命照办!”于是献出下东国之地。——可见苏秦之计能使楚王赶紧割让土地。

苏秦回来对孟尝君说:“看楚王诚惶诚恐的样子,还可以多割占些土地。”孟尝君问:“有何办法?”苏秦答道:“请让我把内情告诉太子,使他前来见您,您假意表示支持他回国执政,然后故意让楚王知道,他自会割让更多的土地。”——可见苏秦之计可以从楚国继续多割取土地。

于是苏秦前去拜见楚太子,对他说:“齐国拥立太子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却以土地贿赂齐国以扣留太子。齐国嫌得到土地太小,太子何不以更多倍数的土地许诺于齐呢?若能如此,齐人一定会支持您。”太子说:“好主意。”就把比楚王割让的多出一倍的土地许诺给齐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甚是惊慌,便割让更多的土地,还诚惶诚恐,害怕事情不能成功。——可见苏秦之计可以使楚王割更多的土地。”

苏秦又跑到楚王那里讨好说:“齐人之所以胆敢多割楚地,是因为他们以太子相要挟。如今虽已得到土地,可仍然纠缠不休,这还是有太子作要挟的缘故。臣愿意设法赶走太子,太子一走,齐国再无人质,必然再不敢向大王索要土地。大王趁机与齐达成一致协议,与之结交,齐人定然接受大王的要求。

这样一来,既消灭了令大王寝食难安的仇敌,又结交到了强大的齐国。”楚王听了十分高兴,说:“寡人以楚国托付给先生了。”——可见苏秦之计可以替楚王早点赶走太子。

于是苏秦再次拜见太子,忧心忡忡的说:“现今专制一国的是楚王,太子您不过空具虚名,齐人未必相信太子的许诺,而新楚王业已割地给齐。一旦齐、楚交结,太子就有可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请太子早作良策!”太子醒悟:“惟先生之命是从。”于是整治车辆,乘马连夜逃去。——可见苏秦之计能尽早打发太子离开齐国。

这时苏秦又派人到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劝您扣留太子的苏秦,并非一个心眼替您打算,他实在是为楚国的利益奔忙。他惟恐阁下察觉此事,便通过多割楚地的做法以掩饰形迹。这次劝太子连夜逃奔的也是苏秦,可您并不知晓,我私下里替您怀疑他的用心。”——可见苏秦之计可以使人到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苏秦又派人到楚王那里游说:“使孟尝君留太子的是苏秦,奉王而代立楚太子的也是苏秦,割地以达成协议的是苏秦,忠于大王而驱逐太子的仍然是苏秦。现在有人在孟尝君那里大进苏秦的谗言,说他厚楚而薄齐,心塌地为大王效劳,希望大王能知道这些情况。”楚王说:“寡人知道了。”于是封苏秦为武贞君。——可见苏秦之计能为自己受到楚国的封赏。

事情还未结束,苏秦通过景鲤向孟尝君进言说:“阁下之所以名重天下,是因为您能延揽天下才识之士,从而左右齐国政局。如今苏秦,乃是天下出类拔萃的辩说之士,当世少有。阁下如果不加接纳,定会闭塞进才之道,也不利于游说策略的开展。万一您的政敌重用苏秦,阁下便会危机丛生。现在苏秦很得楚王的宠信,假如不及早结纳苏秦,就很容易与楚国结怨成仇。因此您不如顺水推舟,与之亲近,令其富贵荣达,阁下便得到楚国的支持。”于是孟尝君与苏秦言归于好。——可见苏秦之计可以劝服孟尝君善待自己。

苏秦在齐、楚两国间来回游说、互相借重,几个来回,使自己谋取了巨大的好处。苏秦看起来好象作了个齐、楚两国间传令兵的角色,实际上他传的话都是或威胁、或利诱、或哄抬自身。先期他用祸患威胁使楚国割地、使太子逃亡,后期他用利益、敌对方的器重来使自己在两国中越来越显贵。在这里,其威胁的游说方式和借重敌方哄抬自身的方法很值借鉴。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故胁人以害,使其为避免危亡在即的祸患就可以就范我方的如意盘算。威胁是动用暴力等极端手段前的通牒或者虚张声势,威胁也是施行说理、施恩和其他仁政时必需要同时准备的手段,威胁用得逼真恰当,就可以轻易达成目的。苏秦的过人之处还在于看到楚王诚惶诚恐,就觉得威胁的作用超过了想象的程度,而向对方要求的砝码就继续加重。他这种揣摩对方,控制对方的能力何其毒辣。

挟敌方而重自己,因为自己一方不会轻易给你好处,当自己一方从敌方处看到你具有的重要作用,他才会重用、抬举你。苏秦作了大量的谋划工作,使双方都从对方处发现他奇货可居、必须重用,苏秦的谋划和安排使他能够左右逢源、四处渔利。

献书辩冤屈

公元前290年,燕昭王不计后果,贸然听从田代(战国策作田伐)和参去疾的话,整顿军队准备进攻齐国,这使得在齐国做间谍的苏秦大为震惊,如果燕昭王伐齐,自己的间谍身份立刻就会暴露,于是苏秦立即派人给燕昭王写信,信上说:“我这次到齐国来,被来就知道会有人进谗言,所以我给您秤上一封书信,说:‘我在齐国地位显贵,燕国的大臣将会对我产生不信任的情绪;我的地位卑贱,燕国的大臣轻视我;我一旦被重用,就会和他们产生许许多多的恩怨。齐国对燕国有不友好的地方,他们将要归罪于我,说我不尽职;诸侯没有对齐国发起进攻,那些人又说善于对齐国出谋划策;诸侯要是进攻齐国,他们

会把我和齐国一起抛弃了。我的处境危如累卵。’大王对我说:‘我一定不会听从那些闲话和谗言,我信任你,犹如斩钉截铁,毫不动摇。你最好能够得到齐国那个方面的重视,次之也要让齐国信任你,最不理想的是你只要不了,就干你想干的事情。你可以一并把妻子儿女都带到齐国去取得他们的信任,你可以对齐国说是离开燕国到齐国去的,只要把我们的事情办成就行。’我受命承担燕、齐的邦交五年了,齐国多次出兵不曾图谋燕国。齐、赵两国的邦交,时好时坏,时合时分,燕国不是和齐国去图谋赵国,就是和赵国图谋燕国。齐国信任燕国,到了就是靠近燕国南部边境的地方不驻扎士兵的地步。现在大王听从田代和参去疾的话,准备进攻齐国,使得齐国大为震惊而不信任燕国。如今大王又派遣盛庆告诉我说:‘我要任命我合意的人。’大王如果有合意的人,并且想任用他,那么我愿意为大王来侍奉他。大王如果想抛弃我,专任合意的人,那么我请求回国后解除职务。我如果还能见到大王也就能满足了。”这封书信到达燕国之后,燕昭王立刻放弃攻齐的计划。作间谍是一般伦理道德所不齿的事情,但为了国家、团体利益,作间谍又是非常的必需。作为间谍自己,因为长期在外国,所以必然会引起已方的猜疑。苏代作为燕国的间谍长期任职在齐国,而且在齐国身居要职,他忠心的为燕国作事,但却得不到燕国君臣的信任。当嘲弄、陷害、仇视等不是发自敌人而是发自自己的阵营时,这确实是对一个政治家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政治家高尚心灵的伤害。政治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痛苦、误解、孤独感,常使人难以接受而逃离政治斗争。政治家遇到的困难非一般人想象;政治是非道德的,对手是残酷无情的。曾说“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这里充满了尔虞我诈、烽火与硝烟。政治事业的伟大就在于它充满了挫折和困苦、政治家的伟大就在于他能承受荒原一般的孤独、以及对手的折磨、同志的误解。如果没有这此曲曲折折,则政治事业和政治家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成功的景象和影响也不尽人意,犹如昙花一现。

劝齐闵王伐宋

苏秦洞察了昭王想攻齐的意图,献计于昭王道:“我们虽然收回了被齐占的土地。然而当年亡国之恨不可以不报。如果使齐西劳于宋,南疲于楚,我们即可趁机发动进攻,一举灭齐。我请求到齐国说宣王攻宋。”燕昭王遂拜苏秦为上卿,出使齐国。

秦国一向与宋国交好,齐伐宋就必须与秦绝交、恰好秦派人到齐国商议共同称帝的事,苏秦趁机劝说齐王:“齐秦并立为帝,天下人是尊齐还是尊秦?”齐王说:“当然是尊秦了!”“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呢,还是爱秦?”“当然是爱齐了!”“两帝并立,共约伐赵,与齐军独攻宋,哪一个更有利呢?”齐王回答:“当然伐宋有利!”苏秦接着劝齐王道:“如果我们同秦一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齐而称强秦,共约伐赵又不如单独伐宋。所以,我主张放弃帝号以顺应天下。”

齐王听从苏秦建议,联合赵国在阿地会盟,约定共同抗秦,秦齐关系恶化。苏秦趁机劝齐王攻宋:“宋国国君荒*无度,天下共愤,如果我们挥师西击宋,正是奉天讨罪的壮举,大王必然贤名震于诸侯,且可得到实际的利益,使齐雄踞东方,成为中原诸侯之长。”?齐于是攻宋。燕为了取得齐的信任,派兵协助齐国。宋在联军攻击下,割淮北地求和,而齐国实力也因战而衰弱。

孙膑的故事

孙膑的故事: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垣县),?[7]?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次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

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扩展资料:

关于孙膑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鬼谷子命令两个徒弟孙膑、庞涓去找“无烟柴”。孙膑决心一定要找到“无烟柴”,而庞涓却为人十分狡诈,借故不去找。孙膑找了好多天没找到,忽然飞来一群乌鸦,一边飞,一边“哇哟”、“哇哟”地叫着。

孙膑一听,“哇哟”、“哇哟”不就是“挖窑烧炭”吗?于是他挖了个土窑,又在山上砍了一些木头砍成一段一段的,装入窑中。点火后,几天功夫,就把一窑木炭烧成了。

他用火点燃一试,果然没烟。“无烟柴”找到了。鬼谷子对孙膑十分满意,而庞涓对孙膑也就更加忌恨了。从此,人们把孙膑尊为烧炭业的祖神。

鬼谷子为考验孙膑、庞涓,假装生了病。孙膑为让老师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就磨了豆浆。正巧他晾的盐,被露水化成盐水流进了豆浆,豆浆就成了豆腐(还有一个传说是庞涓往豆浆里洒了泡尿)。

鬼谷子吃完豆腐后,夸奖了孙膑,要求孙膑再做点。庞涓十分嫉妒孙膑,偷偷的往盐水里加了点石膏水,没想到也成了豆腐。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孙膑和庞涓供奉为豆腐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

百度百科-孙膑

戊午上高宗封事原文及翻译注释

戊午上高宗封事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

绍兴八年十一月日,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臣胡铨,谨斋沐裁书,昧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臣谨按: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斯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犬戎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犬戎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

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邪?

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啖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验,则虏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当时尚不肯北面臣敌,况今国势稍张,诸将尽锐,士卒思奋。只如顷者敌势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较之前日蹈海之危,已万万矣!倘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我岂遽出虏人下哉?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

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夫天下大势有所不可也!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谤议汹汹,陛下不闻,正恐一旦变作,祸且不测。臣窃谓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虽然,伦不足道也,秦桧以心腹大臣而亦为之。陛下有尧舜之资,桧不能致陛下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近者礼部侍郎曾开等引古谊以折之,桧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则桧之随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明畏天下议己,而令台谏侍臣共分谤耳。有识之士,皆以为朝廷无人。

吁,可惜哉!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夫管仲,霸者之佐耳,尚能变左衽之区,而为衣裳之会。秦桧,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归左衽之乡。则桧也,不唯陛下之罪人,实管仲之罪人矣。孙近附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

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桧曰“虏可和”,近亦曰“可和”;桧曰“天子当拜”,近亦曰“当拜”。臣尝至政事堂,三发问而近不答,但曰:“已令台谏侍从议矣”。呜呼!参赞大政,徒取充位如此,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冲御侮耶?臣窃谓:秦桧、孙近亦可斩也!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小臣狂妄,冒渎天威,甘俟斧钺,不胜陨越之至!

译文:绍兴八年十一月,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官臣子胡铨,斋戒沐浴,恭敬地写下这篇奏疏,冒着罪献于皇帝陛下。

我恭谨地考察过:王伦本来是一个行为轻薄奸邪的小人,街市上的狡诈之徒,前不久因宰相秦桧没有眼力,竟推举他出使金国。他专事奸诈虚妄,欺骗皇上,突然得居高官,天下人无不痛恨唾骂他。

他无缘无故地引来金国使臣,以“江南诏谕使”的名义同我朝谈判,这是想把我大宋当作臣妾,想把我大宋看作刘豫啊!刘豫像臣属一样侍奉金人,面朝南做上了儿皇帝,他自认为这是子孙称帝而万代不会改变的事业,金人一旦改变主意,就把他揪住捆绑起来,父子都做了俘虏。先例可鉴,记忆犹新,而王伦又想要皇上效法刘豫。

天下是祖宗创立的天下,皇上所居的帝位是祖宗传下的帝位。怎么能把祖宗的天下变为金人的天下,把祖宗的帝位变成金人附属国儿皇帝的地位呢!皇上一投降,那么宗庙社稷的神灵都将被金人所玷污,祖宗养育了几百年的人民都要衣襟向左改变风俗了!朝廷执政大臣都将降为陪臣,全国的士大夫都要废弃汉族的礼服,换上金人的服装。

到时金人的贪欲无法满足,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像对待刘豫那样用无礼的态度强加到我们头上呢!三尺儿童是最不懂事的,如果指着狗猪要他跪拜,那他也会怫然大怒;金人就是狗猪,堂堂宋国,一个接一个地拜倒在狗猪脚下,就是小孩子都感到羞耻,难道皇上忍心这样做吗?

王伦的意见竟说:“宋朝只要向金人投降,那么徽宗的灵柩便可归还,太后便可回国,钦宗便可归返,中原便可收复。”唉!自从汴京沦陷以来,主张议和的人,谁不是拿这种话来引诱皇上呢?但是终究没有一桩应验的,金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就已经非常清楚了。

而皇上还不醒悟过来,耗尽百姓的膏血却不知顾惜,忘了国家大仇却不思报复,含垢忍辱,拿天下来臣事金人却心甘情愿。即使金人一定可以讲和,完全像王伦所说的那样,那天下的后人又将会把皇上说成是什么样的君主呢?

何况金人狡诈多端,而且王伦又用奸诈的手段帮助他们,那么徽宗的灵柩决不可能归还,太后决不可能回国,钦宗决不可能归返,中原决不可能收复。然而膝盖一弯曲便不能再伸直了,国势一衰微便不能再振作了,真叫人为此痛哭流涕长叹不已啊!

过去皇上辗转避难在海道上,危险得像垒起来的蛋一样,那个时候尚且不愿面向北方对敌称臣,何况国家形势逐渐好转,将领们竭尽锐气杀敌,士兵们渴望奋起抗战。就比如前不久金人势力到处侵扰,刘豫配合金人入侵,我军就在襄阳、淮水、涡口、淮阴等地击败过他们。

比起流离在海上那样的危险境遇,当然已经好了万倍。假使不得已而非用兵不可,我们难道就一定会败在金人之下吗?现在无缘无故地反而臣服于金人,要委屈皇帝的尊严,向金人俯首跪拜,三军将士不等作战士气就已经衰竭了。

这就是鲁仲连仗义不尊秦为帝的原因,不是舍不得那尊秦为帝的虚名,而是顾惜那天下大势不容许这样做。朝廷内大小官员,朝廷外军队和百姓,异口同声,都想吃王伦的肉。内外议论纷纷,皇上却不闻不问,我真担心一旦事变发生,祸害将不可预料。我私下认为不杀掉王伦,国家的存亡就不可想象。

纵然如此,王伦不值一说,而秦桧凭着朝廷心腹大臣的身份也做出这样的事。皇上有唐尧、虞舜的才资,秦桧不能使皇上成为唐尧、虞舜一样的国君,却想诱导皇上做石敬塘那样的儿皇帝。礼部侍郎曾开等人引用古人所说的道理来驳斥他,秦桧竟大声责备他们说:“你知道古人的事,我难道不知道吗!”

秦桧坚持错误、不听别人的劝告,从这件事上就自然可以看清楚。至于他提出建议,让御史台、谏院和左右侍从共同讨论可否议和,这大概是害怕天下人议论自己,而让御史台、谏院和左右侍从共同来分担舆论的指责。有见识的人士,都以为朝廷没有人才。唉!真痛惜啊!孔子说:“倘若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着头发,衣衽向左了。”

管仲不过是霸主齐桓公的助手罢了,还能改变衣衽向左的地区,协助主持会盟各国诸侯。秦桧是大国的宰相,反而驱使百姓放弃文明风俗,成为衣衽向左的地区。那么秦桧不仅是皇上的罪人,实在也是管仲的罪人了。孙近附和秦桧的意见,于是做到参知政事。天下人盼望太平如饥似渴,孙近却在中书省吃白饭,议事时完全不表示赞成或反对。

秦桧说对敌国可以讲和,孙近也说可以讲和;秦桧说天子应当向金人下拜,孙近也说应当下拜。我曾经到过政事堂,多次提出质问而孙近却不回答,只是说:“已经命令御史台、谏院和左右侍从讨论了。”唉!参与决定国家大事却只求讨人喜欢,空占官位到了这种地步,如果敌骑长驱直入,还能抗拒敌人抵御外侮吗?我私下认为秦桧、孙近也应该斩首。

我充当枢密院一名属员,誓不与秦桧等同活在一个天底下。我的小小心愿,就是希望将秦桧、王伦、孙近三人斩首,把他们的头颅悬挂在竹竿上到藁街上去示众。然后拘留金国使者,责备他们违背礼义,再从容地派出讨伐金国的军队,那么三军将士不待作战就已勇气倍增。

不这样的话,我只有跳入东海一罢了,岂能留在小朝廷苟且偷生吗?小臣狂妄,冒犯了陛下的尊严,甘心等待着处罚,不胜惶恐之至。

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群臣上奏章表,一般不用封缄,如事涉机密,为防泄露,就封以皂囊(黑色丝织口袋)。

绍兴:南宋皇帝赵构年号,1131年至1162年。十一月日:十一月某日。

右通直郎:官职,六品文官。枢密院:官署名称。宋代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以士人充任,副职间用武臣。编修:官职名,掌修国史、实录。枢密院设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绍兴五年,胡铨任枢密院编修官。

斋沐:斋戒沐浴,以示虔诚。裁书:裁笺作书,写信。这里指写此封事。

谨按:恭敬论述。按,经过考察核实得出的结论。

王伦:字正道,莘县(今山东莘县)人。绍兴七年(1137年),徽宗和宁德后于金国,王伦任迎奉梓宫使,出使金国,答应割地议和。绍兴八年(1138年),王伦出使金国,不久即与金国使臣同回临安。绍兴九年,王伦再次出使金国被拘,六年后拒绝降金,自云:“臣今将命被留,欲污以伪职,臣敢爱一以辱命!”遂被金国君主勒。狎邪:行为放荡,品行不端。

顷:不久以前。缘:因为。宰相:指秦桧,时任宰相,力主与金讲和。

举:推举。使虏:出使金朝。虏,对敌人蔑称。下文丑虏、犬戎、夷狄等,皆有蔑视意。

专务诈诞:只说些欺诈虚妄的话。

“家中有四项,家亡败得快”说的是啥意思?

中国农村有许多老话,这些俗语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当一个后生调皮不听话时,老一辈人就会讲一些老话大道理,这时后生就乖乖的了,再也不敢不乱纪违法了,这里说明了这些老话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但是仍然有着深刻的权威性。

在我们农村有一句话叫?家中有四项,家亡败得快?,初听很吓人,家亡败得快,这么严重,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前面说的四项,是哪四项。我问了老一辈人,随后才知道是这四项:

第一, 沾染恶习。俗话说吃喝嫖赌抽这五毒,其中赌这个毒是最厉害的,比其它的毒更严重。因为你一旦沾染了恶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正经事不做,只知道,而且这个是有瘾的,就像一样,一旦沾染了就离不开了。

大家都知道十赌九输的道理,的那几个人整体财富不会增加,只是今天你把他的钱赢去,明天他又把你的钱赢去,并不会创造社会财富,所以这本就不是什么行业。有的因此输了,反目成仇,可能造成危险事故。

有人为跳楼的,有人为卖儿女的,有的为卖房子偷盗的,甚至抢劫的,这些极端行为就是引起的。

第二, 夫妻不和。一个家里夫妻不和,那么基本上这个家就散了架,危如累卵。一个家庭夫妻经常吵架,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更不用说孝敬双方的父母了。夫妻好比一棵树的主干和主根,如果这两个不协调不一致,那么基本上这棵树就废了。

一个生在夫妻不和的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的,他们得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也容易走上歪路,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所以关系不好的夫妻,要赶紧调整双方的关系,改变自己,不要因为自己这一代的关系影响了下一代,那样的话,简直是造孽。

第三, 家教不严。一个孩子应该是这个家庭的掌上明珠,这个很多人都能够接受,可是真正爱孩子的家庭,都是对孩子家教极严的。对孩子既要爱,又要严,否则就会生败子,只知道享受,只知道白拿的白眼狼,很多家庭正在培养的孩子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当孩子受到挫折感到痛苦时,你要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温暖。当孩子得意忘形时,你要给他训斥,让他清醒和保持正态。当一个孩子无论面对什么事时,他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那么就是正确的教育。

第四, 虐待子女。也有一些父母对孩子不是教育,而是把孩子当出气筒,随意打骂,这个在过去很普遍,但是现在仍然有一部分父母对子女是虐待,随意打骂,一不如意,就什么难听的话都咒出来了。

这些父母简直是一种病态,孩子是他们亲生的,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不把孩子当人,这种违背天性的家庭必生变故,不是孩子过早的夭折,就是亲人的病痛。

比对一下,如果你家里有以上四条,赶快行动起来,防止家庭的变故发生。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古语生活智慧的总结,如果你有以上一条或者几条,那么赶紧纠正,趁现在还没发展到严重地步。

家有三样,不败也亡。这么可怕的三样都指的是什么?

1、家里人关系不合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家和,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才能事事兴旺。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夫妻双方经常吵架,两个人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吵得鼻青脸肿,闹得不可开交。如果夫妻两人整天就知道吵吵闹闹,时间久了,夫妻双方的感情肯定会受到影响,吵着吵着家就散了。

除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家里兄弟姐妹的关系也很重要,有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还会大打出手,这让外头看见,人家只有看笑话。兄弟姐妹的关系不合,家里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反而会越做越差。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都是最亲近的,老人常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如果你连自家的关系都相处不好,怎么能处理社会关系呢?

2、丈夫喜欢,喝酒

这些年,人们为了生活,都进城打工赚钱养家,没有外出打工的,在家里也会经常去外边接一点散活来支撑家里的开销。有时候没活的时候,人们都喜欢聚在一起打牌来娱乐一下。我们知道,打牌是会上瘾的,在你的时候,想赢更多的钱。在你输钱的时候,又想着怎么把钱赢回来,一来二去,本来是业余的娱乐时间,却成了大赌。

慢慢的就开始不干活,整天想着去,当你赢不到钱的时候,就会去喝点酒,喝完酒还要回去耍酒疯,慢慢的不光是自己的子女受不了你,就连陪你白头偕老的另一外也受不了你,所以,事实证明,不光是喝酒会担误事情,会让你越来越穷,慢慢的让本来幸福的家庭走向了末路,最后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3、父母忽视对子女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父母都是自己的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重组家庭,重组家庭的小孩明显没有自己父母带的小孩开朗,活泼。因为她们生活的家庭不一样,家庭氛围也不一样。自己的父母从小会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但是重组家庭的子女就不一样,教育好了,他会懂得感谢你,如果教育不好,他就会恨你。

如果父母对子女教育不当,小的时候败家不说,长大后也会给你找很多麻烦,等到你老了也自然不会孝顺你。有些家长就想着,不骂自己的子女,对他们好点就是为了他们好,很多父母都忽视了教育的问题,他们觉得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所以回到家里就会溺爱自己的小孩,放任小孩,这都是害了自己的子女,而不是爱他们。等到老了以后,这样的家庭也自然不会幸福。

如果你的家庭也有这三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提出制止,然后解决问题。毕竟一个幸福的家庭是需要大家一起经营,夫妻之间相互包容,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帮助。父母在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要上心,我们不是常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每个小孩的未来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

翻译文言文《尔朱荣传》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氏。他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便以州名为姓氏。经常统领部落百姓,世世代代为酋长。高祖父羽健,登国初年任领民酋长,率领契胡武士一千七百人跟随圣驾平定晋阳,他率部平定中山。论其功劳朝廷拜授他为散骑常侍。家定居在秀容川,皇帝下诏划出一块方圆三百里的地盘分封给他,让他长为世业。太祖一开始想南秀容川原野肥沃,打算让他在那安居乐业,羽健说:“臣家世世代代奉随国命,侍从圣驾左右。北秀容既然也在分封之内,又靠近京师,臣哪能因封地贫脊与否迁居远地而与我皇分开。”太祖答应了他的请求。羽健居住的地方,曾经有狗舔地,于是人们沿顺着狗舔的地方往下挖,得到一眼甘泉,至今仍叫狗舔泉。

尔朱羽健,世祖时谢世。曾祖郁德,祖代勤,相继任领民酋长。代勤,是世祖敬哀皇后的舅舅。代勤以皇帝外亲加上屡次征战有功,皇帝又加他百年之荫,升任立义将军。他曾经率民围山打猎,百姓射虎,误伤他的大腿,代勤让人拔去箭头,也不查究是谁干的,说:“这既然是过失,我哪里还能兴师问罪呢?”治下百姓听说这事,都被他的慈爱之心打动。高宗末年,朝廷让他假宁南将军,任肆州刺史。高祖赐给他梁郡公爵位。

尔朱代勤因年老退休,每年都受朝廷布帛百匹的赏赐。活到九十一岁,逝世。朝廷赐给他帛五百匹、布二百匹,赠予镇南将军、并州刺史,谥号庄。孝庄初年,

尔朱荣因有辅佐拥戴皇帝的功绩,代勤又被朝廷追赠为太师、司徒公、录尚书事。

 尔朱荣父亲新兴,太和年间,继任为酋长。家中豪富,财货充足。新兴曾经行于马群之间,看见一条白蛇,头上长了两只角,游动在马群前面。新兴觉得十分奇怪,对它说:“你如有神灵,就让我的牲畜兴旺发达。”从此以后,新兴治下牛羊之类,日见滋盛,牛羊驼马,色各为群,不计其数,粟谷麦黍,收成极好。朝廷每次有征战行动,新兴就奉献他养的私人马匹,还备好军粮,以补军需。高祖嘉赏他的行为,命他为右将军、光禄大夫。等到都城迁到洛阳之后,皇帝特许他冬天在京朝上,夏天便返回部落。新兴每次入时,众多王公显贵竞相以珍宝玩好送给他,新兴则以名马作为回报。后转任散骑常侍、平北将军、秀容地区第一领民酋长。新兴每年春秋二季,总是与妻子孩子们一起在川泽之间巡阅畜群,并围山打猎借以自娱。肃宗朝,新兴因年岁已高,请求朝廷传爵位给儿子

尔朱荣,朝廷同意了。新兴正光年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朝廷赠给他散骑常侍、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谥号简。孝庄初年,朝廷又赠他假黄钺、侍中、太师、相国、西河郡王各种称号。

尔朱荣皮肤洁白,容貌姣美,幼年时代便神机妙算,断决明达。等到长大之后,喜爱打猎,每次设围誓众,就按军阵的做法,号令严肃,无人敢稍有犯越。秀容地界内有三口池塘,都处于高山之上,水清亮,深度不测,相传叫做祁连池,魏朝称它们为天池,他的父亲

尔朱新兴,曾经与荣一起在池边游玩,突然间,就听到箫管鼓竹的声音。新兴对尔朱荣说:“古来相传,凡是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可官至公辅。我今年岁已高,这征兆当在你身上应验。你要发愤。”

尔朱荣继承爵位之后,任直寝、游击将军。正光年间,天下兵起,于是,尔朱荣不再从事牧业,分散牲畜,招集兵士,发给他们衣服马匹。蠕蠕主阿那环侵犯抢掠皇魏北方,朝廷下诏让荣代节,任冠军将军、别将,隶属都督李崇北征。

尔朱荣率领部下四千人追击阿那环,越过戈壁地带,没有追上,撤兵而还。秀容地区归附的胡民乞扶莫于攻破郡城,杀了太守;南秀容牧子万子乞真反叛魏朝,杀了太仆卿陆延;并州牧子素和婆山仑山佥也起兵叛逆。

尔朱荣前后都带兵一并把他们平定了。又迁任直尔将军、冠军将军,仍为别将。内附魏朝的胡乞、步落坚胡、刘阿如等又在瓜州、肆州等地叛乱,敕勒的北勒步若在沃阳谋反,

尔朱荣一并扑灭了叛乱。因为军功,朝廷封他为安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不久又加授他为通直散骑常侍。敕勒的斛律洛阳在桑乾西叛乱,与费也头牧子互为犄角,交相呼应,

尔朱荣率领骑兵在深井打败斛律洛阳,把牧子费也头流放到黄河以西。朝廷给他加号为平北将军、光禄大夫,假安北将军,任北道都督。不久又升武卫将军,很快又加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恒、朔州讨虏的各路大军,假抚军将军,晋封博陵郡公,又增食邑五百户。他前面被授的梁州爵位,听其转赐第二个儿子。当时

尔朱荣率领军队到肆州,肆州刺史尉庆宾畏惧讨厌他,紧闭城门,不欢迎他。尔朱荣大怒,攻下城池,便让他的堂叔尔朱羽生任肆州刺史,在秀容把庆宾抓了起来。这个时候

尔朱荣兵威渐渐旺盛,朝廷对他此次举动也不能怎么样。不久,朝廷又命他为镇北将军。

尔朱荣想太行山以东贼势越来越盛,为防止他们向西发展,便派军队固守滏口以防敌人侵入。又上书说:“臣以前因为二州频频反叛,大军丧败,黄河以北没有援军,实在是担心敌人南侵,所以命令精锐骑兵三千人出援相州,京城响应,断他南望之心,敌人听说这种声势,就会放弃南侵打算。使者还朝,奉敕说:‘念生被杀,宝夤受擒,丑奴、明达都向朝廷传递诚意,三辅平安,关、陇宁静。费穆勇猛军队,大杀妖孳蛮人;两绛狂妄的蜀人,都已低头认罪。’又承蒙北海王颢率领人马两万镇守相州。北海王乃是皇孙,名位崇高尊贵,镇守抚慰邺城,确实担得起人们的厚望。臣希望增加他们的配给,尽早派遣。今天关西虽然平定,然士兵未可役使,太行山南面邻近的敌人,理无发召,王师虽然众多,频频被其打败,人们担惊受怕,形势实在难以应付。朝廷若不改弦更张,重思方略,那就无法以保万全。按微臣愚陋的想法,蠕蠕主阿那环荷戴国家厚恩,未必就忘报答,臣请求派一名使者慰问那环。随即朝廷发兵向东,直趋下口,扬威振武,以捣其背;北海的军队,镇抚相部,加强警备,以挡那环前路;微臣统领的兵士虽少,也尽最大努力,自井陉以北,隘口以西,分别防守险要之地,攻击其肘腋部位。葛荣虽然吞并洛周,皇上威力未加于他,且他部下人心不齐,完全可以分而化之。”于是,

尔朱荣便严令约整部下,广招义勇之士,北方捍守马邑,东边塞填井陉。

 不上肃宗驾崩,皇帝得十分突然,

尔朱荣听说,勃然大怒,声称肯定是郑俨、徐纥做的手脚,他与元天穆秘密商议带兵入京,拯救朝廷,讨伐逆贼,安定局势。于是上表直言说:“臣惊闻德高望重的我皇帝背弃万民而去,痛苦万分,号啕顿哭,五脏六腑为之摧裂。臣仰寻诏书旨意,实在震惊扼腕。如今,天下百姓,议论纷纷,异口同声,都说德高我皇,猝然离世,是被毒害所致。臣等耳听众说,静心细想。上个月二十五日圣体有病,到了二十六日便突然去世。思前想后,这确实让人弄不明白。况且天子有病,侍奉大臣不离左右,亲属贵戚,皇室御医,瞻仰病情,面奉陛下音旨,亲身仰承圣上顾托。哪里会有刚生病时不召医生,逝世后没有料理的事情,这要让天下人不感到奇怪惊愕,四海百姓不为之垂头丧气,办得到吗?又皇后生女,称为储君,疑惑朝野,表面悲哀,实则庆幸,宗庙之中,祖先被欺,天下百姓,离心离德,致使七百危如累卵,国家毁于一朝,正是选君于婴孩之中,寄治乳抱之日,必然导致奸臣逆竖把持朝政,乱臣贼子破坏纲纪,他们便可随心所欲地指影以行权力,借形而弄诏令,这就是蒙住眼睛捕捉麻雀,塞着耳朵**铜钟。而今秦、陇尘土飞扬,赵、魏云起雾合,丑奴攻势逼近豳、雍,葛荣、就德侵犯黄河、海边一带,楚兵吴卒近如咫尺。古人说:国家不幸,是邻国的福气。他们一旦听说皇帝逝世,哪个不想占些便宜?臣想德高望重的皇帝以德治天下,且以正君登极,犹且边境烽火、狼烟不断,妖寇不灭,何况现在听从佞臣之计,按照亲戚的意见,共推潘妃的女儿哄骗百姓,奉举尚不会言语的小儿君临四海,这想使天下安宁和平,愚臣闻所未闻。微臣诚挚希望朝廷留聪明贤良的爱慈之心,冷静下来,稍作考虑,洞照微臣赤胆忠心,体察微臣诚恳的意图,让我赶赴朝廷,参与大议,询问侍臣皇帝驾崩缘由,调查禁军所不知道的情况,把徐纥、郑俨之徒送诸刑律,以雪朝廷齐天大耻,谢答远近怨怒。然后召集宗族亲属,推选其中年龄合适,声望很高的人,改承宝运,那就会使四海气象更新复苏,实是百姓的幸运。”于是

尔朱荣带领将帅赶赴京师。灵太后十分害怕,下诏命李神轨为大都督,准备在大行设防阻挡。

尔朱荣上表直陈之始,派遣侄子

尔朱天光、亲信奚毅以及仓头王相进入洛阳,让他们与自己的堂弟一起秘密商议废立之事。天光见到庄帝,陈述尔朱荣的心愿,皇帝赞许

尔朱荣的想法。尔朱天光等人回到北地,尔朱荣正从晋阳出发。听说如此,犹自怀疑朝廷所立是否属实,于是便以铜铸造高祖以及咸阳王禧等六王子孙像,造成的是谁谁便应当被奉为君主,只有庄帝像成功了。

尔朱荣军队驻扎河内,他又派王相秘密入京奉迎皇帝,皇帝与其兄彭城王劭、弟始平王子正从高渚偷偷渡过黄河来到尔朱荣驻军处。

尔朱荣的将士齐声高喊皇帝万岁。当时是武泰元年(528)四月九日。

  十一日,尔朱荣拥戴庄帝为君主,庄帝下诏任命

尔朱荣为持节使、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兼任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太原王,食邑二万户。十二日,文武百官全都在行宫朝拜皇帝。十三日,

尔朱荣被武卫将军费穆的说教所迷惑,便引导迎驾的文武百官到行宫西北,说打算祭祀苍天。朝廷官僚集合到一起之后,尔朱荣的骑兵列队环绕,把他们团团围住,

尔朱荣责问大臣们天下丧乱,明帝猝然驾崩的缘由,说这全都怪你们这帮贪婪酷虐的臣子,不相匡救辅佐所导致的结果。说完,便让士兵乱杀乱砍,王公卿士全都敛手就戮,者达一千三百余人,皇弟、皇兄也一起被害,灵太后、年少的君主那天也一齐突然亡。

尔朱荣于是滋生大志,命令御史赵元则制造禅文,派数十人把庄帝迁到河桥安顿。到了夜里四更时,又拥皇帝南还至行宫幕营。庄帝忧愤交加,无计可施,于是命人向

尔朱荣宣明旨意说:“帝王更替频繁,盛衰没有常度,而今大魏既遭噩运,天下瓦解。将军您仗义而起,所向披靡,这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我投奔这里,本为保存性命,帝王这样高位岂敢妄自希求。面对将军您的逼迫,我所能做的只能权且顺乎您所请而已。而今国运已经转移,天命在您,将军您应及时登位。将军您假如一定推辞不就,打算保存大魏社稷,也任您重择亲贤,共同辅佐拥戴大魏江山。”尔朱荣本已有篡权企图,于是用金铸造自己的铜像,连铸四次,都未成功。当时幽州人刘灵助擅长占卜,被

尔朱荣所信任,他说天时人事不可勉强啊。尔朱荣也精神恍惚,难以自持,很久才醒悟过来,继而便愧惭后悔起来。正在此时,献武王、

尔朱荣外兵参军司马子如等痛切直言,陈述不可取而代之的道理。尔朱荣说:“像我这样罪大恶极的错误,我只有一以谢朝廷,今天朝廷处在如此危险的关头,有什么计策可救国家。”武王等人说:“不如归还奉戴长乐,以安定天下。”这样便还奉庄帝即帝位。十四日,皇帝车驾入洛阳帝宫。

  这些时,民间有的说要迁都晋阳,有的说

尔朱荣纵兵大肆掠夺,人们纷纷惊恐难当,人情汹汹,骇悸震忄栗,京城士子全都外逃,一个不剩,没谁再敢出头露面,衙门空虚,官府废旷。

尔朱荣听说这种情况,上书说:“臣我世世代代身受朝廷厚望,连年征讨,忠于王室,志在效。只因太后*乱,孝明暴崩,臣便率领义兵,以图扶立社稷。陛下刚刚登基,人情未安,大兵交杂,难以齐一,以致诸王朝贵横遭亡的人数众多,而今微臣微躯难以堵塞以往的罪责,难以得到亡者的谅解。然而臣追思难大臣们的声望德行,真可谓是不朽之人,乞求上天降慈恩之心,微申私责。无上王大人请追赠他帝号,请赠诸王公、刺史们三司之号,难臣僚中位置处三品之中的请求赠与令仆的称号,五品之官请赠方伯,六品以下以及平民赠以镇郡称号。那些后无后人能继承这些称号的,请求圣上授予他封号爵位。按他们品位高下、级别高低,授予他们相应的称号,务使皇恩及存达亡,以慰生藉。”庄帝下诏说:“朕览表不胜梗塞。朕德行平庸,难感天地,导致如此残酷滥杀的局面出现,回首往事,真是痛入骨髓。可按表疏中所说的去做。”从此以后,赠荫一事,渐渐变得滥而无味,平庸的人、品位微贱的官员,动不动就做上大官,这被有识之士所看不起。武定年间,齐文襄王开始纠正其过失,追赠褒扬渐有章法。

尔朱荣启奏皇帝派使者沿城安慰那些受惊吓的人,从这以后人心渐渐安定下来,朝中逃亡的官员也渐渐归到朝廷。尔朱荣又奏请轮番当值,每逢朔望那天,当值官员引见三公、令仆、尚书、九卿以及司州牧、河南尹、洛阳河阴执事等官,参与讨论治国方略、王道经纶,作为惯例沿袭下去。

  五月,

尔朱荣返回晋阳。七月,皇帝下诏说:“天地统领万物,星象增其光辉;皇帝统治天下,大臣助其大业。所以周道中缺,齐、晋立下济世之忠;殷运亏损,彭、韦振起救时之节。自从大魏前朝统治颠扑,噩运到来,太原王

尔朱荣于是拥戴朕躬,以君临万国。尔朱荣的功勋超过伊、霍,功劳齐天地,大魏王室重振皇风,全靠了尔朱荣。因此朕授他为柱国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其他官职照旧。”

  这时,葛荣拥军号称百万,矛头直指京师。相州刺史李神轨闭城自守。敌人前部已过汲郡,所经过的村庄都横遭劫掠。

尔朱荣启奏皇帝,请求讨伐。九月,尔朱荣率领精锐骑兵七千,战马都有备用的,日夜兼程,东出滏口。葛荣长期为贼,横行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尔朱荣七千骑兵与他的军队比较起来,悬殊极大,人们议论纷纷:这哪能制服逆贼啊。葛荣听说此事,也高兴坏了,便吩咐部下说:“这太容易对付了。你们只管都准备好长绳子,他们一到,绑起来就是。”葛荣自邺以北摆下数十里长阵,阵如箕形,张翼推进。

尔朱荣偷偷在山谷伏军作为奇兵,分督将以上的军官三个人为一处,每处数百名骑兵,命令他们在埋伏的地方扬尘呐喊,以使敌人弄不清有多少人马。又派遣人马上前邀战,

尔朱荣以刀不如棒的威力大,秘密吩咐军人各备神棒一根,放在马的侧面。说等到战斗发生时,不计斩级,用棒击敌人就行了,以免耽误追击敌军。于是分别命令壮士们在各处冲突敌阵,号令严明,将领士兵争先杀敌。

尔朱荣亲自冲锋陷阵,在敌阵后部出现,这样前后夹击,大破敌军。在阵中活捉葛荣,敌人纷纷投降。尔朱荣考虑敌人人数众多,假如立即把他们分开,恐怕他们心生疑惧,或许又结聚起来,成为后患,于是普告各人自便,亲属任其相随,居住在他们想居住的地方。这样,大家十分高兴,随即星分云散,数十万人马全都散去。等到他们跑出百里之外,

尔朱荣才开始派兵分头押领,把这些人安置在合适的地方,俘虏们都被安置得很好。然后筛选其主将,量力任用,新归附的人都安定下来。当时人佩服他的办事快捷。又用牢车把葛荣送往京城。皇帝下诏说:“荣卿功齐天地,爵服之类必须高贵;道救百姓,嘉赏之名必须伟大。正因为如此所以有莘赞辅亳州,于是朝廷赐给他最高贵的称号;姜望翼蔽周朝,于是他在朝廷中处于特殊的位置。何况导源积石,袭构昆山,庭集群英,助成鸿业,扶颓柱于高天,振绝维于厚地,德行冠绝五侯,功勋高出九伯的人呢!太原王

尔朱荣代代蒙承恩宠,世世都是忠烈,他入则拯颓败国运,出则剿祸了元凶,使多年迷雾一朝散去,几年尘埃迅速清除。燕、代既安,赵、魏还苏,与前人比较他的成绩功勋,古今无双,假如不稽查比照旧典成式,增加礼遇之数,那将凭什么来昭德报功,远明国范?可授予他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增加邑户一万户,加上前面之数总共三万,其他官职照旧。”

  当初,

尔朱荣将要讨伐葛荣时,军驻襄垣,便命战士列围打猎。有两只兔子跃起于战马之前,尔朱荣于是跃马弯弓对天立誓说:“射中就能擒获葛荣,不中则不行。”不一会儿,两只兔子都应弦而倒,三军将士都很高兴。等到大破敌军之后,

尔朱荣就让人在射倒兔子的地方立起一块碑,称“双兔碑”。尔朱荣将与葛荣决战的那天晚上,梦见一个人向葛荣索要千牛刀,而葛荣一开始不肯给他。这个人称:“我是道武皇帝,你敢违抗!”葛荣于是献上千牛刀,这人手执其刀交给

尔朱荣。醒来之后,尔朱荣十分高兴,自知此战必胜无疑。

  皇帝又下诏说:“我皇魏道合神元,德照灵范,源先二象,化和五才,皇运与日月同长久,金鼎共天地齐永远。但正光末年,皇运时挫,四方皆乱,九宫失序,朝野长叹,士女嗟怨,遂使得四海土崩,九州瓦解。逆贼杜周,杀戮于燕州、代州;妖寇葛荣,横行于魏州、赵州。常山、易水,战鼓夜起;冰井、丛台,胡尘昼合。朔南久是荒芜之地,黄河以北殆成灰烬。宗庙常有不安之虑,国家总怀不测之忧。大丞相、太原王

尔朱荣道照域中,德光域外,神机昭明藏匿往古,思考现实预知未来,大义紧跟先勋,忠诚足资往烈。遂能大建义谋,收集忠勇,将士们如熊罴竞逐,虎豹争先,纵横南北,披靡东西,灭此鲸鲵。杀的敌贼多于长平坑数,积累的器物高于熊耳。秦晋闻声而丧胆,齐莒侧听而恐惧。皇道中兴大业于是再兴,太平基业从此开始。即使伊尹、霍光宣明政教翼蔽朝纲之功,齐桓、晋文推重人才、赞辅周室的做法,也难以与

尔朱荣并驾齐驱,比较功勋。尔朱荣道德齐天,仁润万民,自古以来,未有可比。假若朝廷不广赐山河,大开宇土,何以彰表崇高的大义,标记广远的盛德?可以把冀州的长乐郡、相州的南赵郡、定州的博陵郡、沧州的浮阳郡、平州的辽西郡、燕州的上谷郡、幽州的渔阳郡等七郡,每郡各一万户,加上前面所赐总计十万户赐给

尔朱荣,称太原国邑。”尔朱荣又进位太师,其他官职照旧。

  建义初年,北海王元颢投奔南方的萧衍,萧衍于是立他为魏主,给他兵马将帅。当时邢杲在三齐作乱,与元颢遥相呼应。朝廷认为元颢势孤力弱,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永安二年(529)春天,诏书令大将军元穆先平齐地,然后回师征讨元颢。而元颢乘元穆大军征齐未还,乘虚而入,攻陷梁国之后,鼓噪西进,荥阳、虎牢关全都失守。这年五月份,皇帝出逃黄河以北。事出意料之外,天下为之变色。

尔朱荣听说,立即驰马传唤,把皇帝行宫安在上党长子,行其部分。皇帝车马于是向南进发,尔朱荣统军在前面开路,十天之内,兵马云集,粮草兵器紧随而至。天穆既平邢杲,也率军渡过黄河与皇帝会合。元颢都督宗正珍孙、河内太守元袭固守城池,不愿投降,

尔朱荣攻克城池,斩杀珍孙、元袭。皇帝到河内城。尔朱荣与元颢在黄河两岸相持对峙,元颢命都督安丰王元延明据河固守。尔朱荣军中没有渡船,不能马上渡过,便商议回军北方,以等来日。黄门郎杨侃、高道穆等人说大军假如回撤,就会大失天下期望,坚持认为不能这样做。语在侃等传中。恰在此时,马渚众杨姓说有几只小船,请求充当向导,前去征求,于是

尔朱荣命令都督尔朱兆等人率领精锐骑兵夜渡黄河,上岸奋击敌军。元颢的儿子领军将军元冠受率领步、骑兵五千人迎战,尔朱兆大破元冠受,战斗中抓获冠受。延明听说元冠受被捉拿,便自个儿逃奔而去,元颢也领部属向南逃窜。事在其传。

  皇帝车驾渡过黄河,入居华林园。下诏说:“周武奉时,借十乱以更改皇历;汉祖先天,凭三杰以除去暴逆。理民济治,此道未失。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丞相、太原王

尔朱荣,藏伏风烟,抱含日月,总含奇正谋术,兼包文武资才。昔处乱朝,藏光隐翼,秣马冀北,厉兵晋阳,亻宁龙颜而振腕,想日角以叹息。忠勇奋发,虎士如林,所向披靡,始立义功。所以能铲除群恶,重振颓倒朝纲,而朕寡德暗昧,得承

尔朱荣鸿福。但虽然皇位已正,而众盗贼并未正息。葛荣飞扬跋扈,还在中原作乱,尔朱荣率领义军,讨伐罪敌,尽灭贼党。元颢凶险顽固,构成巨大毒瘤,阻乱吴楚,玷污宗社。朕御驾北往,马甲辛劳。太原王闻难星奔,一举平定乱贼,下应民心,上匡王室。鸿勋巨绩,书册查无记载;拯救君民,事迹无人比况。非常之功,必须以非常之赏才能相配,可命为天柱大将军。这个官职虽然访古无闻,今时也没有,但太祖已经增设这个称号,按照典章故例,朕用来作为嘉奖的特殊礼式。另还宜开辟土地疆域,可增加封户十万,加上前面共二十万户,另外加前后部羽葆仪仗、音乐鼓吹等待遇。其余照旧。”尔朱荣不久归还晋阳。

  在这以前,葛荣枝党韩娄仍然据守幽州、平州两州,

尔朱荣派遣都督侯渊率部讨伐,斩杀韩娄。当时敌帅万俟丑奴、萧宝夤拥兵幽、泾二州,气势汹汹,日甚一日。尔朱荣派遣他的侄子

尔朱天光任雍州刺史,命令他率领都督贺拔岳、侯莫陈悦等一齐率军入关讨伐。尔朱天光到了雍州,以人少不敌,徘徊未集。尔朱荣大怒,派他的骑兵参军刘贵前去天光军中,罚天光杖刑。尔朱天光等人大为恐惧,于是发兵讨敌,连破敌军,擒获丑奴、宝夤,囚于槛车,一并送往朝廷。

尔朱天光又擒获王庆云、万俟道乐,关西之地全部平定。这时,天下大难,都已平尽了。

  尔朱荣天性好猎,天气寒暑,在所不辞,至于圈围打猎,人马必须号令整齐,即使遇到阻隔险要,人马也不得回避,虎豹冲出重围的,所狩的将士就得处。部下很是以此为苦。太宰元天穆心平气和地对

尔朱荣说:“大王您勋济天下,四方无事,眼下只宜调理政教,赐养百姓,至于打猎,按时汇狩就行了,何必要盛夏之日,驰兵驱逐,这样也伤害侵犯了天地和气呀。”尔朱荣指手划脚地对天穆说:“太后女主,不能自正,推崇奉举天子的,这是人臣应当做的事。葛荣之徒,本是奴才,乘机作乱,哪分寒暑,对于朝廷来说,就像奴才出逃,擒拿住便完事了。最近以来蒙受朝廷大恩,却没能开拓疆土,统一海内,哪能现在就说功勋呢?假如朝士您也愿放松一下,今年秋天我

尔朱荣和您一起统率军马,在嵩原校猎,让官员中贪赃枉法者进入围场与虎搏斗。然后出鲁阳,历三荆,把荆蛮之民驱填北方六镇。回军之际,顺道平定汾州胡民。明年操练精锐骑兵,分路出击江、淮,萧衍若投降,请其为万户侯。如果他不投降,派数千骑兵径渡长江,缚其归阙。等到六合安宁,八表平静,然后我与兄一起奉赡天子,巡察四方,观察民情风俗,宣明政教,像这样才能称得上有功勋。今天如果停止狩猎,兵士懈怠,那么国家有事,怎能赴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