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纳于言而止于行-金石之言君子纳焉
1.译古文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前几句是什么?
3.陋室铭赏析及原文翻译
4.带言字的五字成语有哪些?
5.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是什么意思
译古文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荀子·非相〉〉中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
君子是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这是君子的美德,是其不同于腐儒的地方。
说服他人是有很多难处的,所以君子在与人接触时,能够显示出宽容并接受他人意见。说服他人的方法,主要在于区别不同情况,以灵活的方式进行。
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虽不说人,人莫不贵,夫是之谓为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此之谓也。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道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
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不下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之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大意
君子必定是善于谈说的人,他们谈论忠爱之道,并行之不辍。经过他们的评说,圣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就清楚了。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前几句是什么?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全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
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
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
长於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
子。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
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
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
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
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
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
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々之事者无
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
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
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
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
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
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
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
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
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
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
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口赞>。傲,非也;<口赞>,非也;
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
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
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
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
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
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
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
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
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
“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
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
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
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
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
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
乎由是,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
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陋室铭赏析及原文翻译
《陋室铭》赏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和反复推敲了。四到七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一到三句是一种铺垫,那么四到七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两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荣辱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全文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词句注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神奇;灵异。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金:珍贵的。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子云:即扬雄,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创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表达主题: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名家点评: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陋室之可铭,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之中,触目皆成佳趣。末以“何陋”结之,饶有逸韵。
清·谢有煇《古文赏音》:陋室但作知足话头,终脱不得个“陋”字。以“德馨”为主,则室以人重,陋而不陋矣。此文殆借室之陋以自形容其不凡也。虽不满百字,而具虎跳龙腾之致。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通篇总是“惟吾德馨”四字衍出,言有德之人,室藉以重,虽陋亦不陋也。起四句以山水喻人,次言室中之景、室中之客、室中之事,种种不俗。无他繁苦.即较之南阳草庐、西蜀玄亭,匪有让焉,盖以有德者处此,自有不同者在也。末引夫子“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若全引,便著迹,读者皆不可不知。
清·过珙《详订古文评注全集》:句句将“陋”字翻案,末引孔子语作证据归束,最为有结构。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起以山水喻引,则来不突;末引古结,则去不尽,中间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布置层次。末引“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若全引便著迹,尤见其巧处。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起首四句,兴起室以德重意。“惟吾德馨”一语,道尽陋室增光处,最为简要、以下皆言吾德之能使陋室馨也,是故苔痕草色,无非吾德生意;谈笑往来,无非吾德应酬、调琴无丝竹乱耳,阅经无案牍劳形,愈不问而知为吾德举动矣。吾德之能使陋室馨者如是,虽以是室比诸葛草庐、子云玄亭,无多让焉,末引“何陋”作结,而诵法孔子,其德又何可量耶?室虽陋亦不陋矣。至其词调之清丽,结构之浑成,则文虽不满百字,自具大雅。
带言字的五字成语有哪些?
『壹』 带有言字的成语
1. 第一是言的成语:
言行一致 言笑晏晏 言之凿凿 言不由衷
言不达意 言不及行 言之有理 言而不信
言不及义 言犹在耳 言行不一 言简意赅
言传身教 言行相悖 言外之意 言听计从
言近旨远 言无不尽 言过其实 言归正传
2. 第二字为言的成语:
一言难尽 察言观色 一言九鼎 出言无状
讷言敏行 一言为定 不言而喻
3. 第三字为言的成语:
不可言状 名正言顺 握手言欢 广开言路
溢于言表 不可言传
4. 第四字为言的成语:
闭口不言 成一家言 口不择言 自不待言
『贰』 带言字四字成语有哪些
甜言蜜语、
总而言之、
千言万语、
不言而喻、
言简意赅、
至理名言、
勿谓言之不预也、
微言大义、
难言之隐、
流言蜚语、
一言难尽、
言之凿凿、
人言可畏、
溢于言表、
一言九鼎、
巧言令色、
知无不言、
言不由衷、
危言耸听、
只言片语、
自言自语、
察言观色、
言传身教、
危言危行、
不苟言笑、
一言以蔽之、
金玉良言、
妙不可言、
谨言慎行、
直言不讳
『叁』 带有言字旁的字的成语和名句
语重心长
语无伦次
花言巧语
说三道四
道听途说
话不投机
言听计从
无计可施
设身处地
天方夜谭
不谋而合
诉诸笔端
诸如此类
千言万语
花言巧语
甜言蜜语
流言蜚语
胡言乱语
风言风语
一言半语
三言两语
不言不语
自言自语
『肆』 带有言字的成语,和带有词字的成语。
闳言崇议制、
立马万言、
一言九鼎、
不恤人言、
言芳行洁、
蜜语甜言、
情见乎言、
言无伦次、
小小不言、
季路一言、
庸言庸行、
出言吐语、
偏听偏言、
涩于言论、
苦不堪言、
流言混话、
事核言直、
甘言厚礼、
沉默寡言、
口不择言、
身轻言微、
行不副言、
谈言微中、
流言飞文、
微言大义、
顿腹之言、
轻言细语、
疾言倨色、
交浅言深、
骚人词客、
词言义正、
*词亵语、
遣词立意、
强词夺理、
念念有词、
词约指明、
词不逮理、
陈词滥调、
不赞一词、
义正词严、
理正词直、
大放厥词、
词穷理极、
词正理直、
理屈词穷、
词穷理绝、
虚废词说、
造言捏词、
属词比事、
谄词令色、
情见乎词、
出词吐气、
绝妙好词、
造言生事
『伍』 带言字的成语大全
带言字的成语 :
冷言冷语、
一言为定、
快言快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妙不可言、
言不由衷、
言之凿凿、
大言不惭、
闲言碎语、
不言而喻、
危言耸听、
肺腑之言、
金口玉言、
言归于好、
『陆』 带言字和语字的成语有哪些
千言万语、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流言蜚语、胡言乱语
『柒』 5个带有言字的成语
杯酒言欢 背惠食言 悖言乱辞 秕言谬说 币重言甘
闭口不言 闭口无言 变色之言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博闻辩言
薄唇轻言 不苟言笑 不堪言状 不可胜言 不可言传
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 不可言状 不幸而言中 不恤人言
不言不语 不言而信 不言而谕 不言而喻 不以人废言
不知所言 惨不忍言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谗言佞语
昌言无忌 畅所欲言 沉厚寡言 沉静寡言 沉密寡言
沉默寡言 沉毅寡言 沉重寡言 沉重少言 陈言肤词
陈言老套 陈言务去 成一家言 耻言人过 出言不逊
出言成章 出言吐词 出言吐气 出言吐语 出言无状
出言有章 刍荛之言 创意造言 词言义正 大辩不言
大言不惭 谠言嘉论 谠言直声 得意忘言 德容言功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德言容功 笃论高言 杜绝言路
杜口绝言 杜口无言 敦默寡言 顿腹之言 顿口无言
多言多语 多言繁称 多言或中 多言数穷 讹言惑众
恶言厉色 恶言詈辞 耳食之言 发言盈庭 烦言碎辞
犯言直谏 方言矩行 放言高论 放言遣辞 肺腑之言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风言雾语 风言影语 肤受之言
附耳低言 腹饱万言 甘言厚礼 甘言美语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敢怨而不敢言 姑妄言之 瞽言萏议 瞽言妄举
顾而言他 顾左右而言他 广开言路 规言矩步 诡言浮说
贵不可言 罕言寡语 毫不讳言 豪言壮语 好言好语
黑言诳语 闳言崇议 闳言高论 胡言汉语 胡言乱道
胡言乱语 花言巧语 话言话语 秽言污语 极而言之
急不择言 疾言倨色 疾言遽色 疾言厉气 疾言厉色
疾言怒色 计行言听 季路一言 嘉言善行 嘉言善状
嘉言懿行 尖言尖语 尖言冷语 缄口不言 缄口无言
交浅言深 矫言伪行 金口玉言 金口御言 金石良言
金石之言 金玉良言 金玉之言 谨言慎行 靖言庸回
靖言庸违 静言令色 静言庸违 酒后失言 举止言谈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侃侃而言 课语讹言 口不择言 口出大言
口出狂言 口无择言 苦不堪言 苦不可言 款语温言
狂瞽之言 乐不可言 冷言冷语 冷言热语 立马万言
临别赠言 流言飞文 流言飞语 流言蜚语 流言风语
流言混话 流言惑众 流言止于智者 龙言凤语 乱语胡言
落花无言 满纸空言 媒妁之言 美言不信 扪虱而言
秘而不言 绵言细语 妙不可言 妙言要道 敏于事,慎于言
名不正,言不顺 名正言顺 默默无言 木讷寡言 目动言肆
难言之隐 讷口少言 讷言敏行 能言快说 能言快语
能言巧辩 能言善辩 逆耳良言 逆耳之言 片言一字
片言折狱 片言只语 片言只字 偏听偏言 七言八语
千里结言 千言万说 千言万语 千语万言 前言不搭后语
前言往行 钳口不言 遣言措意 巧言利口 巧言令色
巧言偏辞 巧言如簧 巧语花言 轻言寡信 轻言轻语
轻言软语 轻言肆口 轻言细语 情见乎言 人微言贱
人微言轻 人言籍籍 人言藉藉 人言可畏 人言啧啧
人之将,其言也善 仁言利博 仁言利溥 日试万言 软语温言
三夫之言 三复斯言 三言讹虎 三言两句 三言两语
散言碎语 涩于言论 伤言扎语 少言寡语 身轻言微
身微言轻 绳墨之言 诗以言志 食言而肥 事核言直
拭面容言 书不尽言 殊言别语 肆言詈辱 谈言微中
谭言微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恬言柔舌
甜言美语 甜言媚语 甜言蜜语 甜言软语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同日而言 徒讬空言 徒托空言 退有后言 吞言咽理
托于空言 托之空言 托诸空言 万语千言 王顾左右而言他
妄言妄听 危言高论 危言核论 危言核论 危言逆耳
危言耸听 危言竦论 危言危行 危言正色 微言大义
微言大谊 位卑言高 握手言欢 无稽之言 无可讳言
无言可对 无庸讳言 五言长城 勿谓言之不预也 西邻责言
析言破律 下笔千言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闲言长语 闲言淡语
闲言冷语 闲言泼语 闲言碎语 闲言闲语 闲言赘语
涎言涎语 相对无言 小小不言 信口胡言 信言不美
行不副言 行浊言清 询事考言 训格之言 哑口无言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有据 言必有物 言必有中 言不达意
言不逮意 言不二价 言不顾行 言不及行 言不及义
言不尽意 言不由中 言不由衷 言出法随 言出祸从
言出祸随 言传身教 言从计纳 言从计听 言从计行
言颠语倒 言多必失 言多伤行 言多伤幸 言多伤幸
言而不信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言而无信 言而有信 言发祸随
言方行圆 言芳行洁 言高语低 言寡尤,行寡悔 言归和好
言归于好 言归正传 言过其实 言和意顺 言简义丰
言简意该 言简意赅 言简意少 言简意深 言近意远
言近旨远 言近指远 言来语去 言类悬河 言论风生
言气卑弱 言清行浊 言人人殊 言若悬河 言三语四
言十妄九 言是人非 言谈举止 言谈林薮 言提其耳
言听计从 言听计行 言听计用 言听谋决 言听事行
言听行从 言外之味 言外之意 言为心声 言文行远
言无不尽 言无二价 言无伦次 言笑不苟 言笑晏晏
言笑自如 言笑自若 言信行果 言行抱一 言行不贰
言行不符 言行不一 言行计从 言行若一 言行相悖
言行相符 言行相副 言行相顾 言行相诡 言行信果
言行一致 言扬行举 言犹在耳 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与心违
言语道断 言语路绝 言语妙天下 言约旨远 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言之不预
言之成理 言之过甚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物
言之有故 言之有礼 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凿凿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言中事隐 言重九鼎 妖言惑众
药石之言 要而言之 要言不烦 要言妙道 一家之言
一言半辞 一言半句 一言半语 一言不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 一言两语 一言难尽 一言千金 一言丧邦
一言堂 一言为定 一言兴邦 一言一行 一言以蔽之
一言中的 以人废言 以言举人 以言取人 以言为讳
以言徇物 倚马千言 意在言外 溢美之言 溢言虚美
溢于言表 溢于言外 *言诐行 *言狎语 *言媟语
隐忍不言 庸言庸行 由衷之言 有口难言 有言在先
语四言三 语言无味 欲言又止 载笑载言 在官言官
造言捏词 造言生事 躁言丑句 啧有烦言 詀言詀语
詹言曲说 仗义执言 正色敢言 正色危言 正色直言
正言不讳 正言厉色 正言厉颜 正言直谏 知无不言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直口无言 直言不讳 直言极谏 直言贾祸
直言切谏 直言取祸 直言无讳 直言无隐 直言勿讳
直言正谏 直言正论 直言正色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言片语
至理名言 智小言大 中冓之言 忠言逆耳 重厚寡言
自不待言 自食其言 自言自语 总而言之 作言造语
坐树不言 坐树无言 坐言起行
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不经之语 不可同日而语 不言不语
谗言佞语 沉吟不语 出处语默 出言吐语 出语成章
村学究语 低声细语 对床夜语 多言多语 恶语伤人
恶语相加 恶语中伤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风言雾语
风言影语 风语不透 浮文巧语 浮语虚辞 甘言美语
罕言寡语 豪言壮语 好言好语 好语如珠 好语似珠
黑言诳语 胡言汉语 胡言乱语 花香鸟语 花言巧语
话言话语 秽言污语 尖言尖语 尖言冷语 街谈巷语
课语讹言 快人快语 款语温言 冷言冷语 冷言热语
冷语冰人 临别赠语 流言飞语 流言蜚语 流言风语
龙言凤语 乱语胡言 纶音佛语 眉语目笑 绵言细语
妙语解烦 妙语解颐 妙语惊人 妙语连珠 目挑眉语
目语额瞬 喃喃细语 喃喃自语 呢喃细语 能言快语
鸟语花香 琵琶胡语 琵琶旧语 片言只语 片语只辞
七言八语 齐东野语 千言万语 千语万言 前言不搭后语
巧语花言 切切私语 窃窃私语 轻言轻语 轻言软语
轻言细语 人语马嘶 软谈丽语 软语温言 三言两语
散言碎语 伤言扎语 少言寡语 殊言别语 甜言美语
甜言媚语 甜言蜜语 甜言软语 同年而语 同日而语
万语千言 未可同日而语 膝语蛇行 夏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语冰
闲言长语 闲言淡语 闲言冷语 闲言泼语 闲言碎语
闲言闲语 闲言赘语 涎言涎语 玄辞冷语 牙牙学语
言颠语倒 言高语低 言来语去 言三语四 言语道断
言语路绝 言语妙天下 燕语莺声 燕语莺啼 一言半语
一言两语 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一语双关 一语中的
一语中人 溢美之语 *词秽语 *词亵语 *辞秽语
*言狎语 *言媟语 莺歌燕语 莺声燕语 莺啼燕语
鹦鹉学语 硬语盘空 语不惊人 语不投机 语长心重
语出月胁 语短情长 语简意赅 语近词冗 语近指远
语妙绝伦 语妙天下 语四言三 语无伦次 语无诠次
语笑喧呼 语笑喧哗 语笑喧阗 语焉不详 语言无味
语重情深 语重心长 语重心沉 詀言詀语 枝词蔓语
枝辞蔓语 只言片语 自言自语 作言造语
『捌』 带言字的成语有哪些
言之有理,薄唇轻言 不苟言笑 背惠食言 杯酒言欢 闭口不言
不可胜言 闭口无言 不可言传 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
不堪言状 不可言状 变色之言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博闻辩言
不幸而言中 不恤人言 不言不语 不言而信 不言而喻
不言而谕 悖言乱辞 秕言谬说 不以人废言 不知所言
币重言甘 惨不忍言 沉厚寡言 沉静寡言 沉默寡言
沉密寡言 刍荛之言 畅所欲言 出言不逊 出言成章
陈言肤词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沉毅寡言 成一家言
陈言老套 谗言佞语 耻言人过 出言吐词 出言吐气
出言吐语 昌言无忌 陈言务去 出言无状 出言有章
词言义正 创意造言 沉重寡言 沉重少言 大辩不言
顿腹之言 杜绝言路 杜口绝言 顿口无言 杜口无言
笃论高言 敦默寡言 德容言功 大言不惭 多言多语
多言繁称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多言或中 谠言嘉论
德言容功 多言数穷 得意忘言 谠言直
『玖』 带言字的成语
言必行,行必果
言必有中
言不达意
言不及义
言不践行
言不由衷
言传身教
言而无信
言而有信
言归于好
言归正传
言过其实
言简意赅
言人人殊
言谈举止
言听计从
言外有音
言外之意
言行一致
言犹在耳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之成理
言过其实
言之无物
言之有物
言之凿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察言观色
『拾』 带“言”字的成语有哪些
杯酒言欢bēi jiǔ yán huān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币重言甘 bì zhòng yán gān 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变色之言biàn sè zhī yán: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不可言宣bù kě yán xuān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赠送给别人友善的忠告或鼓舞的话,比送珠宝玉石要有价值的多;用语言伤害了别人,或恶语伤人,比用刀剑的伤害还要严重。
出自——战国末年荀况《荀子·非相》。
原文:国学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於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於锺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无厌。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佣俗。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
译文:
凡是说的话不符合古代圣王的道德原则、不遵循礼义的,就叫做邪说,即使说得动听有理,君子也不听。效法古代圣王,遵循礼义,亲近有学识的人。但是不喜欢谈论圣王,不乐意宣传礼义,那也一定不是个真诚的学士。君子对于正确的学说,心里喜欢它,行动上一心遵循它,乐意宣传它。
所以君子一定是能言善辩的。凡是人没有不喜欢谈论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而君子更是这样。所以君子把善言赠送给别人,觉得比赠送金石珠玉还要贵重;把善言拿给别人看,觉得比让人观看礼服上的彩色花纹还要华美;把善言讲给别人听,觉得比让人听钟鼓琴瑟还要快乐。
所以君子对于善言的宣传永不厌倦。鄙陋的小人与此相反,他们只注重实惠,而不顾及文采,因此一辈子也免不了卑陋庸俗。所以《周易》说:“就像扎住了口的袋子,既没有责怪,也没有赞誉。”说的就是这种迂腐的儒生。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1-7]?。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百度百科—荀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